第 83 章(1 / 1)

大明惊变 吴蔚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番话是否属实,得到了答案后,便将杨行祥杀死灭口。那么他又是如何同时买通狱卒韩函和仵作伍汉的呢?

还有一层更深的疑问,如果真是建文帝太子朱文奎在暗中兴风作浪,无论他知不知道父亲行踪下落,为何要等到现今才开始行动?是一直在暗中窥测,终于等到了土木堡之变的天赐良机吗?

胡濙又道:“建文帝太子算来今年该五十岁了,那一直跟我说话的绑架者是个年轻人。”

杨埙道:“绑架者应该跟建文帝太子没什么关系,不然他不会来找胡尚书问凝命宝的下落。我猜他应该也是个有野心的人,想利用建文帝后人的名义谋朝篡位。但他需要玉玺来证实身份、发布诏书,所以他找上了胡尚书。”

这其中还有个矛盾之处,从绑架者言谈来看,他已经知道杨行祥就是建文帝,且人还活着。然绑架者既有能力潜入锦衣卫大狱,大可直接询问建文帝凝命宝的下落,为何还要辗转来找胡濙?

还是说,杨行祥始终不肯合作,绑架者不得已才来找胡濙?大概绑架者知道凝命宝已坠入大江后,已然绝望,遂再度入狱,对杨行祥下了狠手。杨行祥临死之前,说出了长子朱文奎仍然在世的秘密?

但杨行祥一把年纪,已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之前一直称朱文奎已死,应该是为了保护儿子,如何会因绑架者的威逼而就范?

是不是杨行祥自知将死,忽然说出太子朱文奎尚在人世,便能给对方以威慑?而凝命宝玺适时出现,到底是绑架者寻到了凝命宝玺,还是太子朱文奎本人在背地里兴风作浪?

三人商议一番,毫无头绪。刚好有仆人在外拍门,欲进屋掌灯,胡濙便起身道:“我老啦,不能像你们年轻人一样为国效力了。这件事,我也不敢宣扬,只告诉了二位。还望二位能查明真相。”

朱骥与杨埙遂起身告辞。胡濙也不挽留,只叹息一声,送到堂前,就此拱手作别。

胡濙虽然讲出了整个事情经过,连他个人缺失也没有隐瞒,但其实对查案没什么帮助,他没有提供能追查绑架者的有用线索。

朱骥道:“流言无根,短时间内无从查起。绑架者应该是目下最好的线索,但我们只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却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该怎么办?”

杨埙道:“那张纸再给我看看。”

朱骥道:“天都快黑了,能看出什么来?”仍然将那张皱纸掏出来,递给杨埙。

杨埙道:“这张纸肯定是裱褙胡同出来的,不如我们拿去裱褙铺问问。”

朱骥道:“胡同内外大大小小近百家铺子,差不多排到贡院。仓促之间,怕是问不出什么来,还容易闹得尽人皆知。”

杨埙笑道:“工匠一道,朱指挥是外行。纸也是工匠做出来的,不同的裱褙铺,各有自己偏好的用纸。我们不问印玺,而是去打听这张纸出于何处,不就没人怀疑了吗?”转头看了朱骥一眼,皱眉道:“不过朱指挥最好脱掉这身飞鱼服,实在太过碍眼。人家见到你都远远避开了,哪里肯说实话。”

二人遂往东而来。朱骥先回去岳父于谦家中,换了一身便服,连绣春刀也摘了。

于冕妻子邵氏怀了身孕,朱骥最近又常不归家,便让妻子于璚英住在娘家,方便照顾嫂嫂。于璚英见丈夫到来,还以为朱骥是专程来接自己归家,很是欢喜,不想他转身又要出去,不由得有些黯然,道:“爹爹这样,夫君又是这样,家里连间客栈都不如。”

朱骥忙回身抱住妻子,道:“实在抱歉,最近公务太多。等我辞掉锦衣卫代长官的职务,就会清闲些,到时我就有时间陪你了。”

于璚英不由得转嗔为笑,道:“只听说人一心升官,哪有人当了长官,还总想着辞掉的?”

朱骥笑了笑,习惯性地伸手刮了下妻子的鼻子,又顺手点了只灯笼,这才提着出去。

天色已黑,裱褙铺大多打烊关了门。朱骥举灯四下照了照,问道:“要如何查起?”

杨埙早已胸有成竹,道:“先去找这一带的百事通潘舍,跟我是苏州同乡。”

朱骥道:“苏州还真是多出能工巧匠,蒯匠官和杨匠官你也就不必说了,制扇子的蒋家娘子是苏州人,这潘舍又是苏州人。”

到了西街口的潘氏书画铺,门板已经封上。杨埙喊了两声,无人相应。正好对面铺子有人出来,告道:“老潘今儿个没开门,人不知跑哪儿去了,有人找他好几回了。”

杨埙“呀”了一声,道:“希望不是我想的那样。”忙与朱骥绕到后面,果见后门未闩,一推便开。

来到前堂,却见潘舍倒在柜台后,双眼瞪得滚圆,胸口一个大血窟窿,人早已僵硬,显然已死去多时了。

* * *

[1]内承运库:明代皇宫的官库,主要储藏金银、纱罗、丝绸、羊绒、珠宝玉器、象牙、玛瑙等,供皇室使用。其署设在东下马门,在宫内设内东裕库、宝善库等里库,并在会极门、宝善门等设外库。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下设近侍,佥书、太监十人,掌司、写字、监工无固定员额。明时,国家的朝廷和皇室的财政收支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供朝廷开支的赋税,归户部、工部、太仆、光禄寺等分别掌管,其中主要是户部的太仓库,而供皇室开支的收入,都出自内承运库。明代中后期,皇帝们开始敛财,将各种赋税收入也纳入内承运库,如矿冶、关榷、金花银等,即使遇到辽东战事和自然灾害也丝毫不能动用内承运库的白银,国家财政一而再,再而三地扩大田赋和其他税收,致使百姓不堪忍受沉重的税赋,纷纷逃亡或造反。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打进北京城,崇祯皇帝被迫自尽后,农民军从内承运库中搜到上千万两白银,而太仓库中只有区区二十五万两白银。

[2]明宣宗朱瞻基晚年也曾因废原配胡善祥皇后位悔过,说是年少冲动,见《明史·后妃列传》:“(胡)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宣宗后亦悔。尝自解曰:此朕少年事。”天顺六年(1462年),孙太后崩逝以后,明英宗朱祁镇为母亲加徽号为“圣烈慈寿皇太后”,明代后宫徽号亦自此始,并颁行优老之政。孙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宝的贵妃,现在又成为明朝第一个得到徽号的太后,可谓一生鸿运高照,天下的老年人也因此分沾了不少好处。孙太后去世之后,英宗非孙太后所生的真相渐渐也就传了出来。英宗发妻钱皇后同情无辜被废的宣宗皇后胡善祥,将朱祁镇并非孙太后之子一事如实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