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红楼 清穿乱炖
德妃颇为喜欢的一个秀女指给了四贝勒胤禛做庶福晋,且是本次四贝勒府唯一进的新人, 这样的事实再一次刷新了大家的认知, 看来这位秀女是真的入了德妃的眼,否则按四贝勒府现在的情况至少也得指两个新人,明晃晃的是准备让这位合眼缘的秀女利用三年时间在四贝勒府站稳脚跟。再结合这秀女的样貌身形, 明眼人自觉一眼就看破德妃的打算, 这是让四贝勒府多添几个新丁, 好热闹一点儿, 不是说德妃对四子总是爱答不理吗,据传闻在德妃跟前连四福晋都比四贝勒多一分脸面。这么喜欢的一个秀女竟然越过幼子直接赐给长子,看来传闻果然是传闻,不够真实。
这第一步终于成功迈过去,林玉暂时松了一口气儿,前些日子为了应付选秀着实累狠了,不光是身子累,心也累, 待在储秀宫里时刻脑袋都得绷根弦儿, 林玉一想到往后一直要过这种瞻前顾后、小心翼翼的日子,恨不得直接一睡不起, 看不见明天的太阳,谁让她是没有直接自杀逃避的勇气。不过心里抱怨归抱怨,也只是舒缓一下最近太大的压力,等她回到荣国府闭门好生睡了三天三夜,再次出现在人前时差不多已经满血复活, 不就是宫斗嘛,斗输了最坏不过尘归尘,土归土,反正这一世本来就是偷来的,林玉像只不服输的小强暗暗给自个做心理建设。
本来荣国府得知黛玉被指给四贝勒府时心里先是一沉,没有如愿进入期望中的东宫,入了四贝勒府也算是一件幸事儿,可坏就坏在荣国府的元春也在四贝勒府,荣国府等人难免心里有些别扭。尽管明白元春获宠的几率已然微乎其微,但又进去一个沾亲的表妹一同争宠,岂不是更要被压在底下不能翻身,有这样担忧的非王夫人莫属。
元春当年是以第一批侍妾的身份进去的,说白了就是教导胤禛人事,本来正史上只有宋氏和武氏两位,但红楼乱入后便多了一位元春,这三位老人唯有宋氏孕有两女,却都因先天体弱半路夭折。自此这三位老人便成了四贝勒府的隐形人,哪怕住在一个院子里寻常也没有过多交集,幸而四福晋还算仁善,并不刻意为难那些老人,日子虽过的凄苦无味,但衣食上倒不曾短缺,当然也比不过有宠爱的侍妾。
荣国府在外并没有太多门路,元春又不受宠,这些年基本已经断了消息,哪怕府内不少人期盼着她有朝一日恩宠加身,可心里大概也明白基本无望,只是心里不愿接受罢了。
所幸林玉本就知道荣国府的风气,从宫里回去短暂小住的时间里,装作并未察觉府内的气氛,还有一干人等对她的不同态度。诸如邢夫人、王熙凤等人巴结捧场居多,贾琏也时不时送点儿东西过去表示亲近,话说的很是漂亮,连贾赦都遣人送了两套颇为贵重的头面,看起来应该是一直藏着的好东西;借居的薛宝钗、探春等人也是示好羡慕为多;截然不同的是二房的态度,自黛玉归来王夫人那一张脸就没好过,还总是在贾母跟前哭诉元春,仿佛黛玉是故意进四贝勒府抢元春宠爱似的,贾母明白这不能怪黛玉,可被王夫人说的多了,难免心里起了疙瘩,内孙女和外孙女毕竟还是有分别的,贾母当然希望两个都受宠,都争气生个儿子傍身,可要是有选择的情况下自是希望元春更好一些,这么一来对黛玉便有些淡淡,连之前要大肆摆酒庆祝的话茬好似忘了一般没再提。
要是黛玉能入太子东宫该好多啊,再不济直接入宫当娘娘也好,这样荣国府的选择也能更多些,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唯二有希望的人都投在一个篮子里,目前看这篮子的希望也不大。贾母本就暗自可惜,被王夫人又一挑拨,整个人怏怏的连饭食都有些用不下,荣国府所有人等都是看贾母的心情过活,围着她这位老封君转悠,一看贾母兴致不高,也不敢露出喜色,本该因为黛玉入选热闹非凡的荣国府一时间竟冷冷淡淡。
这正合了林玉的意,一个庶福晋而已,只是名头上比侍妾好听点儿,算是侍妾堆儿里分位最高的,但既没有册封,也不上玉蝶,若是荣国府真要大咧咧的招摇办酒席,传出去也只会说她还未进府就开始招摇,甚至惹了未来顶头女上司的不喜,绝对得不偿失。再者为了巴结讨好她每日乌泱泱的来一波人,扰得她连最后这段松快日子都过不好,更是不美。如此正好,林玉可以安心闭门休养生息,正好以后也有理由拒绝荣国府一些不合适的要求,也算是防患于未然。
但是清净的日子终究没挺到最后,等康熙的一道口谕传到林玉处,贾母等人再也坐不住。这道口谕不是正式的圣旨,但荣国府还是中门大开,设了香案,爷们儿、女眷都按品大妆,恭敬的迎候圣上口谕。
口谕大意就是先赞了林如海办差有功,又赞了黛玉温恭有礼,素有孝心,特指给四贝勒胤禛为庶福晋,随之而来的还有永和宫的部分赏赐,不多,但足以让贾母等人兴奋。这可让荣国府炸开了锅,从没有听说庶福晋还下旨的,尤其是皇上亲自指定,这等荣耀可是大清头一份,这代表了什么,代表黛玉不仅得了圣心,永和宫也颇为看重,有这两大巨头明面上支持,那她进了四贝勒府还用担心不会受宠吗,还担心生不了皇孙吗只怕一进府连四福晋都要给两分面子,不敢随意欺辱。贾母有史以来头一次开始喜欢黛玉现在的体格,小时候那种品貌吸引人倒是容易,可若是一直这样子嗣上怕是难的,现在的黛玉生的不差,但一看就是能生养的,有这道圣旨在,只要生育有功一个侧福晋是跑不了的,不然为何特意破例传口谕。
原以为几年不见缺了灵气的黛玉竟闷声不吭的给了这么大一个惊喜,恭恭敬敬的送走传口谕的太监,贾母连自个的院子都没回,直接拉着黛玉进了她暂住的院子,贾母全程笑的牙豁子都露出来了,再也不见前几日的怏怏,也不要人扶亲热的拉着黛玉的手,腿脚跟吃了十全大补丸似的的灵便。黛玉被王熙凤、邢夫人还有几个姑娘,下人们簇拥在中间,如众星捧月般乌泱泱的一片由远及近,热情的让黛玉险些招架不住。
只是本来笑脸如花的贾母一进门就看到几个荣国府的下人懒懒散散的聚在一处,说说笑笑,连这么多人过来的动静都没听到,沉着脸进了屋内,结果坐下后茶也不热,让人重新沏了来,半晌没动静,遣人一问原来炉子灭了要重新燃了炉子才能烧水,贾母终于忍不住了,摔了手边凉透的茶盏,一脸不虞道:
“我只是不舒坦了两日,你们就这么照顾主子,一个个是不是心大了,荣国府庙小容不下你们,改明儿干脆一并发卖了,哪里庙大你们就去哪里吧。”
“老太太息怒。”
“还不赶紧烧了茶来,再慢吞吞的仔细你们的皮。”王熙凤一个眼神扫过,堂下的低着脑袋战战兢兢的下人们赶紧动作起来,生怕再晚一步就真的被卖了。
有贾母坐镇,很快便沏了新茶,贾母喝了一口儿,转而对黛玉道:“我那里新得了两斤雨前龙井,回头让鸳鸯给你送过来。”
“多谢外祖母。”林玉仿佛什么都没察觉,淡定的看着贾母等人的做派,该道谢时道了谢,但整个人也表现的淡淡的,仿佛与屋内的人是两个世界互不相干,看的贾母心里一跳。
“咱们府里向来宽和,惯得这起子下人无法无天,外祖母已经教训过她们,往后要是有谁再不听话你尽管来找外祖母。”贾母拉着黛玉的手安抚道,有点儿后悔之前想偏了,希望黛玉不是个计较的,能揭过此事。其实也不能全怪下人们偷懒,素来主子们的表现便是下人们的风向杆,尤其这后院拥有最大话语权的贾母都变了态度,更不要说下人们有样学样慢待人,都以为黛玉只是个没名分的侍妾,不值得重视巴结。王熙凤等虽有一部分示好的,可也不敢违着贾母的意,过分巴结,正巧这点子怠慢大咧咧的全部展现到明面上,贾母又急需挽回与黛玉的关系,正好借机发作一二,让黛玉知道她的态度。
“外祖母言重了,自一进府琏二嫂子就照顾的极为妥帖,样样想的周到,没有哪里不好的。”并不提偷懒的下人,但却将王熙凤拎出来单独感谢,也是表明家大业大作为管家人又不能时时看着每个人,只是底下的下人欺上罢了。
“妹妹这是折煞嫂子了,都怪嫂子这两天俗物缠身,一个错眼就让这群欺主的奴才作起来,妹妹放心,嫂子一定将功补过,看看还有谁敢偷懒。”王熙凤轻轻打着嘴巴子,笑着赔罪,一时间屋内的气氛好了不少。
这件事儿就轻轻揭过,王熙凤等人一看贾母有话要单独问黛玉,便有眼色的跟大家一起先退下了,心里想着看来真得好好整治一下这起子下人,幸亏黛玉大度不计较,否则之前的讨好可就全都白费了。王熙凤暗下决心,在黛玉最后的一段日子里,定要将人照顾的妥妥当当,再不能出一丝纰漏,这个妹妹看来真是个有福了,比那元春要强不是
第3
[综]红楼之圆梦巨人 分节阅读 222
d12章 红楼 清穿乱炖
屋内只剩下贾母和林玉二人,林玉打起精神应对贾母接下来显而易见的问话。
“没想到你一转眼也到了嫁人的年纪, 仿佛昨儿我才将你母亲送出门。”贾母感慨着, 这会儿的情绪倒是不假,拭了拭眼角的眼泪。林玉也跟着红了眼眶,只不过是悄悄掐大腿肉疼的, 好想拥有想哭就哭的技能。
“可惜你母亲看不到, 不然她定是高兴的。你放心, 虽说是去贝勒府做庶福晋, 有外祖母在也不会让旁人小瞧了你。”贾母本是想表示对黛玉的爱护之意,只是这话说的仿佛忘了林如海的存在一般,黛玉是个无人撑腰的孤女似的。林如海一个大男人再不济也知道给黛玉多塞点傍身的银子,反正林府没有男嗣,肯定不会吝啬,有了银子还怕买不到好东西吗哪怕无宠,可有钱能使鬼推磨,林府的家当足够黛玉舒舒服服过一辈子。
林玉立即听出来贾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果然紧接着贾母道:“外祖母这两天身子不舒坦, 又想着你宫里定是不曾好好休息,便也不曾叫你, 还未来得及问你入宫的那段时间可曾一切安好,有没有受了委屈”贾母这话基本算是废话,进了宫如何能独善其身,如何能远离争端哪怕林玉已经低调的不能再低调,还是因为得了永和宫的眼儿被拈酸的其他秀女说成, 她为了讨好德妃甘愿做厨娘这等奴才做的活儿,要不是林玉不在意,恐怕小矛盾也是不断的,自然也会有委屈。贾母此言自是想侧面打听在宫里发生了何事才让永和宫和康熙特别青睐,甚至破例下了旨。
林玉像是没听明白一样,捡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说了,甚至还特意讲了两件秀女故意找茬的事儿,只不过她时刻不忘谨言慎行,一个巴掌便拍不起来罢了,语气里还带着躲过一劫的庆幸。
贾母以为自个说的太过委婉才导致黛玉没听懂话中的意思,毕竟按照正常小姑娘的心性得了这独一份儿的荣耀难保不升起一两分得意,如此自然有显摆的欲望,只要稍加引导估计就能吐露个干净。结果黛玉竟分毫未露,回答的内容并不是贾母真正想听的。
“你可知为何有了皇上特意的口谕和永和宫额外的赏赐外祖母怕这份荣宠让你招了旁人的眼儿。”正常情况也该是黛玉进入四贝勒府之后永和宫才赐下赏赐,能在入府前就赐下,不是永和宫特别喜欢黛玉,要么就是四贝勒看上黛玉,特意给她做的脸面。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好事,只不过撑腰的人不同,效果也不同,贾母还是要搞清楚以便下一步动作。
林玉面上一派茫然,仿佛也想不通其中缘由,过了好一会儿,在贾母准备再次开口前,才带着迟疑道:“我也不知为何,可能是给德妃娘娘做了两次药膳的缘故。”语气还有些虚,看起来真的是不确定这份另眼看待究竟为何。
“或许是父亲差事办的好也未可知。”林玉补充道,反正绝对不能让贾母知道德妃娘娘喜欢她的事实。她老爹远在扬州,荣国府哪怕想让林如海帮忙干点啥也鞭长莫及,林玉将人卖的很痛快。
贾母只觉没这么简单,但结合刚才口谕内容确实赞了林如海,又赞了黛玉孝顺,其他并未多说,倒是和黛玉的回答对上了。
“药膳倒是不曾听你说起过。”
“本不是什么值当的事儿,孙女回扬州看到父亲重病在床,汤药不进,便跟大夫求教,大夫说可以辅以药膳调理,便潜心研究了一阵,没成想不仅父亲的旧疾有所缓解,孙女的胃口也开了,往日的旧症也好了七七八八。当日初选时问起孙女的特长,孙女答的是药膳,德妃娘娘可能留了心,后来便叫孙女去做了两次。”
“这倒是你的缘法,那德妃娘娘应该很喜欢你”
“孙女只第一次入永和宫时进殿拜见了娘娘,之后都是在小厨房,不曾再见过娘娘。等教会了永和宫负责膳食的太监,就再不曾被召见过。不过娘娘倒是赏了孙女几匹时兴的料子。”林玉并不直接回答,这些话一分真九分假,贾母又不能找人验证,还不是任由林玉张口就来,至于到底喜欢不喜欢任由贾母猜测。
果然,贾母眼里的热切淡了一分,以为真的只是机缘巧合,并非真的得了哪位的特别喜爱。
“你是个明白孩子,如此外祖母也就放心了。你眼见着就要进四贝勒府,还是让紫鹃跟着你,她素来妥帖,外祖母也放心。”
真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将紫鹃送过来恐怕照顾居少,传话洗脑居多。若林玉真答应了,恐怕往后耳朵边上便要日日听着紫鹃念叨荣国府对她如何如何好,她不能忘了荣国府,要不就是大姑娘如何艰难,让她好好拉拔一番云云。林玉在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带着不安:
“外祖母赐人本不该辞,只是临行前父亲俱已考虑妥当,两个随侍的丫头被郑嬷嬷按照宫里的规矩了两三年,外孙女分位低,带两个丫鬟已然是破例,若是再多带,怕是”黛玉剩下的话没说出口,自称也由前头更为亲近的“孙女”改成“外孙女”,都这么说了要是贾母还强塞人,那就不是亲外祖母该有的做派。毕竟紫鹃再妥帖也只是府里的丫头,如何比得上出宫嬷嬷出来的丫头懂规矩,她此行虽是皇子府,和外头一般府邸到底是不一样。
“难为你父亲想的周全,外祖母就不操心了。”贾母有些遗憾,倒是没想到林如海一个大男人能想到这么多,怪不得那郑嬷嬷看起来不一样,原来是宫里出来的。贾母倒是没怀疑到林玉头上,她一个失了母亲的小姑娘要是能想得这么周到,怕是被什么精怪附身了才是。
“还有一事,外祖母知晓有些为难你,但还是拉着脸嘱咐你两句。”
弯弯绕绕终于到了正题,你要是真觉得为难我,就不该说出口,林玉心里吐槽着。从一开始定下来往四贝勒府努力,林玉就知道有一天躲不过贾元春这个坎儿,果然,该来的总会来的。
“只要外孙女能力所能及的,但凭外祖母吩咐。”至于究竟属不属于力所能及的范畴自是林玉自己说了算,这话听起来好听,可真细究起来并未承诺什么。但林玉说的真诚,让贾母相信她愿意拉自个姐妹一把,毕竟想走的长远总得有人帮扶着,元春进府多年,对府内关系人脉定是比黛玉这个初来乍到的强上许多,想来不说黛玉都会主动寻求元春的帮助,贾母自觉有这个自信说动黛玉。
“你元春大姐姐在四贝勒府多年,里头的人情世故,主子们的喜好定是知晓的比较清楚。只是她还没有子嗣傍身,再加上规矩使然也没怎么与府里联系,想是日子过得有些艰难。你进府之后若是能照看一二便搭把手,你们姐妹二人沾着亲,自是比不了解的旁人亲近,今后相互扶持也是多份助力,在四贝勒府的日子肯定会好过些。”贾母即便不想承认元春已然是昨日黄花,但为了让黛玉心软帮忙,还是露出点儿实情,但依旧先摆出实在的好处,有益处黛玉定然愿意与元春亲近。如此,说不定元春也能多得些宠爱,有了子嗣便能站住脚。
“外祖母放心,我与元春姐姐流着一家人的血,往后在一府生活正好相互做个伴儿,也不寂寞,哪有什么谁拉拔谁的说辞。”林玉应的痛快。
“好孩子,外祖母没白疼你一场。”贾母自觉完成一件大事,便不再多留,嘱咐黛玉好好休息,便回去准备黛玉进四贝勒府的东西,当然顺带的也想给元春再捎点儿东西。
王夫人一听贾母回了院子,便赶紧带人过去。贾母一见王夫人便明白她心中所想,嘱咐道:“我与玉儿都交代过了,她答应了,你快去准备些实在又不打眼的东西,让玉儿一同带了进府。”
王夫人心中暗恨,可还得靠着黛玉给元春捎东西,少不得先暂且压下这份嫉恨,回去专心准备东西,毕竟时间不多了。除了元春,她也会给黛玉这个外甥女送份大礼,好感谢她“照拂”之情。王夫人冷笑一声,悄悄吩咐可靠的人去办。
其实不用荣国府准备,林玉从扬州带的资产已经丰厚的足以肆意的过一辈子,只因都是银票,不显眼罢了。林如海虽不想黛玉中选,可以防万一,扬州又不是京城,还是提前准备万全了才不慌,因此黛玉临出门前林如海给了她足足有四五十万银票,只说无论中选与否这些都是黛玉的嫁妆。不是林如海不舍得再多给点儿,只是再多就太过招人眼,往后总归还有见面的时候,不急于这一时。
所以林玉真看不上荣国府那点儿仨瓜俩枣,不是她不珍惜情分,实在是收了钱就得办事,否则就跟承了荣国府多大人情似的,看的人牙疼。不过出乎意料的是,王夫人竟然一改之前对黛玉的不喜,送了不少好料子,还有两套贵重头面,尤其其中一整套珍珠头面,每一颗又大又圆,闪的人眼睛发疼。按王夫人的意思,是多谢黛玉帮元春捎带东西,还要请她往后与元春多多扶持。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王夫人哪怕有事所求,可这殷勤也献得太过了些,林玉直觉有问题,可找了郑嬷嬷也没看出异常。最后由攻略系统一一扫描了,才发现暗藏乾坤的地方,原来衣料都是被药物侵染过,送的首饰里边大多中空,里头也塞着不知名的药物。不用攻略系统再细说,林玉已经猜到无非就是让人不易怀胎,即便怀了也易流产的药,好一个王夫人,真让她长见识了。
这东西要是林玉傻乎乎的用了害得就是自己,正好趁了王夫人的意。即便林玉不用,倘若转送给别人,不小心害了人,万一被查出来林玉就是有十张嘴也说不清楚。这一箭双雕的计谋用的可真是炉火纯青,她就不怕自个送给贾元春吗,不小心害了亲闺女,还是有法子通知贾元春,让她避开这些东西。
林玉随手拿起桌上的镇纸对着一个精致的镂空金串子狠狠砸下去,唬的一旁郑嬷嬷等人吓了一跳。
“嬷嬷,你看看这里头是何物”
郑嬷嬷也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拿起被砸的不成样子的金串子,细细闻了一下,脸上一派震惊,还带着愤怒:“好歹毒的心思,幸亏小姐机警,否则这个暗亏可就吃定了。”
一旁的林玉冷笑道:“母亲在世时就常说我那二舅母不是个好相与的,她突然送我这么贵重的东西,岂能不令我生疑,我不过一个小小的庶福晋就让她这么下功夫,还真要谢谢她。”
“小姐准备如何处理”郑嬷嬷一早就发现这个半路伺候的小主子并不是如外表那般单纯,尤其今天还发现了她都不曾察觉的东西,心中更是佩服,自然唯林玉事从。
“我怎能辜负我那好舅母的好意,这东西自然要好好收着,还要光明正大的用。”
郑嬷嬷心下了然,“小姐放心,老奴定然办的妥妥当当。”这郑嬷嬷也有一颗向上的心,奈何时运不济,熬到年岁也没能得到贵主儿的青眼,遂歇了心思出宫养老,没想到去了林府,还遇到个有志向的小主子,以前的心思不由得又起了几分,这时候的郑嬷嬷还不知道往后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她。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小小燕子飞啊飞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小小燕子飞啊飞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