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 章(1 / 1)

朕不是宋钦宗 江湖无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很好,不吸水不说,火头也很旺。

想着,赵桓哑然失笑。

这个时候,居然还有心思想这些有的没的。

收敛了心神,赵桓稳步走向醮台。

此时,四十九个道士已经停止了神之舞动,各自按照一定的方位站着。

在林灵素的引领下,赵桓到了香鼎前,恭敬地把香插下。

林灵素并无具体安排,只是要让他祭拜。

赵桓趁着后退两步的功夫,决定学着赵佶祭天时的礼节来。

反正自由发挥,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主意既定,赵桓直直跪下,对着城外的天空拜下。

三跪九拜,顷刻间礼毕。

大雨哗啦啦地下。

乌云郁积不散,天空阴沉依旧。

浑身湿透了赵桓,心中冰凉。

看这模样,怎么也不是要停的样子,最起码一时三刻不会停。

祭拜停雨失败,固然林灵素要倒霉,赵桓也要受连累。

谁让林灵素口出狂言,说太子是道德楷模天命所归呢。

要是给赵佶留下一个太子非天命之人的概念,立刻就要完蛋。

随着时间的流逝,城下百姓骚动了起来。

“嘿,就说这林灵素是欺世盗名之辈。”

“或许是太子无德,是故皇天不予回应。”

“也可能两者皆有。”

听到周围杂乱的议论,赵桓很慌。

稳住!

给自己打了口气,赵桓装作若无其事地模样,再次跪下,拜了下去。

当然没什么卵用!

见状,蔡京一张老脸皱成了菊花。

这个场合,当然不能畅快地大笑,只是心中快活,如何也是忍不住。

今日不但要除掉了林灵素这个妖道,更把太子给坑了进去。

一箭双雕有木有?

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陛下。”蔡京奏道:“想来是祭拜未毕,还是稍等片刻才好。”

赵佶面无表情,不置可否,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蔡京只说了一句,并不多说。

此时不是穷追猛打的时候,还得耐着心思等上一等。

一百九十三 妥了

“淡定!”

赵桓深吸一口气,稳住了心神。

说不后悔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么多等着看笑话的人,绝对不能露怯。

余光扫视周围,只见环绕在侧的官吏军民,或是兴奋莫名,或是担忧非常。

总之,他们都以为太子要倒霉了。

早知道如此,还不如让林灵素坚持要蔡京的脑袋祭天呢。

如此就算失败,折了林灵素,终归是拖着一个下去了,也不亏。

怪只怪心太大,求名心切,一时被蒙蔽了理智。

不过,情势如此,有机会的时候不能不冒险。

成功了,收获不用多说,此事定然是被反复提及。

证明了太子乃是天命所归之人、道德出众之辈,赵佶再怎么偏爱赵楷,也没办法换储了。

当然,根本原因还是赵桓对发动军事政变存在犹疑。

本朝没有被废的太子,却也没有政变上台的太子。

倒不是说不能打破这个惯例,而是东宫的实力不足以控制全场。

拿下开封城是没问题的,强行登基也没问题。

但是,散布天下的皇室那么多,随便一个跳出来反对篡位的太子,都能引起无数呼应。

到时候,就是天下烽烟四起,又是一场群雄逐鹿的戏码。

金辽未灭,西夏虎视眈眈,哪怕南边的李朝也颇为不安分。

西南土司,西北羌人、吐蕃等胡人都是墙头草,一旦天下大乱,必然反叛。

虽然打算打破原有秩序,重整天下规则,但不表示赵桓愿意打烂这个天下。

所以,赵桓才立刻相信了林灵素,并愿意配合他来表演。

只是很显然,搞砸了。

闭目吸气,赵桓收回思绪,再次跪了下去。

顷刻间,第三场三跪九拜礼毕。

看着落汤鸡一般的太子,蔡京开心异常。

“陛下,胡闹够了,逗留此处徒惹百姓笑话,不如回宫商议,如何收拾首尾。”余深谏言道。

如何收拾首尾?

当然是弄死妖道林灵素,再把太子打入冷宫幽禁终身喽!

虽然雨下如注,然而蔡京等人的心情,真的是万里晴空啊。

对手发昏,送了如此份大礼,简直是喜从天降啊。

赵佶面露失望,挥了挥手,转过了身。

长生梦破灭,实在是懒得开口了。

随行小太监见状,喝道:“摆驾回……”

轰~

一声巨响,地动山摇。

惊慌失措之下,不少人都跌倒在地。

“速速查明,发生了何时!”赵佶怒喝道。

“陛下,看西北。”有人惊呼。

“赤红之气横贯天空,皇天有回应了!”

惊呼中,众人尽皆看向西北方向。

果然,开封西北方向,有一道赤红色的烟柱直冲云霄。

“赤气亘空,到底是什么预兆?”

“必是皇天给予了回应。”

“荒唐,若是皇天回应,如何大雨不歇?”

惊讶时,臣民军兵都是议论纷纷。

这到底是不是祭天成功了?

若是成功,为何大雨不停?若是失败,如何能有这等异象?

难道说,这是传说中的功败垂成?

不提众人议论纷纷,赵桓却是松了口气。

出现这等异象,推脱的借口有了。

国师法术没问题,太子道德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少了飞天魔鬼的脑袋,因此皇天不满。

只要斩了蔡京,以其头颅为祭天祭品,肯定能停雨。

若是不能,就再加上余深、冯熙载的脑袋试试。

想着,赵桓看向了林灵素。

只见他一脸愕然,想来是没想到会有如此动静来。

“雨停啦~”

“雨停啦~”

“城外水也退了~”

“果真是退了,速度还不慢!”

“官家万岁!”

“国师威武。”

“太子天命所归!”

惊呼后,乃是震天价的呼唤。

被巨响唤回神来,赵桓瞪大了眼睛。

雨真的停了。

呼~

纷杂的吵闹中,赵桓听见林灵素长出了一口气。

想来,他的压力也是山大。

好在,结果完美。

雨停了,乃是国师做法成功,太子天命所归的原因。

赵佶虎步龙行地出了城楼,见赵桓仍在醮台上,叫道:“大郎,速速到我身边来。”

“是。”赵桓立刻凑了过去。

蔡京等人面色惨白,好比死了爹娘。

不,死了爹娘也不会这么悲愤。

输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手开挂啊!

这得多强大的运气,才能赶上这个好时候?

明白人自然不会以为大雨停歇乃是林灵素做法的原因。

只能说运气好,赶上了。

赵桓跟着赵佶到了城墙边,探头向外看去。

只见洪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退去。

速度相当快。

粗略估计,一刻钟一尺的速度是有的。

“好,好,好!”惊叹中,赵佶喝道:“元妙先生法力高强,祈雨停有功。

来人,赐元妙先生黄金一千两,以为修行之用!”

“多谢道君,然为国出力乃是我等本分,如何能要赏赐?”林灵素推辞道。

看他样子,实在不是欲擒故纵或者假客气,是真的不想要。

“些许俗物,确实污了先生耳目,然与国有功,不可不赏。”赵桓思忖片刻,继续道:“便晋元妙先生为灵国公。

若是先生有意,可从旁支家族挑选一人继承国公。”

显然,赵佶是高兴坏了。

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