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4 章(1 / 1)

朕不是宋钦宗 江湖无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如今,赵佶对赵楷的宠幸不减。

赵桓唯一的优势,就是预知了未来且表现出了足够的才能。

但是,这不保险。

因为赵桓说了一部分未来,赵佶已经知道了,大概也有信心解决,赵桓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心思急转时,赵桓拜道:“父皇其实不必为难,亦不用厚此薄彼,不若儿臣为监军正使,三哥为副使。

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兄弟二人精诚协作,且又能相互监督,岂非两全其美的事?”

“大哥精通军事,且手兵将厉害,若是横加干涉,甚至夺取军权,小弟如何能够阻止?”赵楷道。

“陛下。”童贯亦道:“郓王所言有理。”

“陛下。”高俅道:“臣不敢违背太子,实在不好说能否守住兵权不失。”

“为防太子做大而伤了天家和睦,只好委屈太子一二。”余深道。

气炸了,全是恶意。

赵桓无计可施,只得拜道:“请父皇定夺。”

“无需争执。”赵佶道:“桓儿,便忍耐些,安居东京罢,待对西夏金辽用兵时再出不迟。

拟诏,以郓王楷为京东两路监军使,授旌节、御剑,全权监督征讨梁山贼寇事。”

“多谢父皇,儿臣定不辱使命。”赵楷兴奋地应下。

“啊~”赵佶打了个哈切,摆摆手,转身走了。

退朝都不说,径直走了。

当今对郓王的偏爱,瞎子都知道了。

换储的心意,也相当明显。

赵桓看着他略带急切的背影,嘴角浮起一丝冷笑。

这个便宜老子偏爱太甚,又没有十分本事,还指望什么呢?

如今中毒已深,若是事有不逮,说不得就要发作了。

至于赵楷高俅,且让他们得意一时。

大不了,把果然送到梁山去,看他们能否游过八百里巨野泽!

到时候平贼不成反被操,看他们有什么话说。

一百六十三 各自准备

朝堂计较已定,亦非一时半刻可以出兵。

编组军伍,筹备粮草,调拨将领军兵,都需要时间。

没有三两个月,是绝对出不了兵的。

乐和一直住在东宫附近,朝议结束,便有人送了消息过去。

乐和不敢怠慢,当即辞别了太子,急急赶回梁山。

到了酒店时也不休息,径直上船到了金沙滩。

宋江已经领着许多兄弟在等待,不及寒暄太多,到了忠义堂上聚众相会,商议军情。

“目下朝廷出兵之事,东京城内人尽知晓,时间已经确定,三月十五,清明之后出兵。”

听了乐和的叙述,众好汉都认真起来。

“哎,本以为有东宫做主,招安不难,却不想还要刀枪相见,实非心中所想。”宋江叹道。

“哥哥何必忧虑。”吴用笑道:“论吴某的意,即便有太子支持,即便招安亦是必然不成。

本事不显,声名不彰,朝堂衮衮诸公如何正眼来觑?纵使招安,也看得俺们如草芥。

等这厮引将大军来到,教他着些毒手,杀得他人亡马倒,梦里也怕,那时方受招安,才有些气度。”

宋江道:“你们若如此说时,须坏了‘忠义’二字。”

林冲道:“朝廷中贵官有几个如太子仁义?还不是装模作样,且让高俅那厮来,正好厮杀一场。”

鲁智深道:“林教头所言极是,向日杀了高达的人情未还,正好了了太子嘱咐。”

宋江道:“若非兄弟提起,几误了大事。乐和兄弟且说,殿下有何安排?”

“小弟临回时太子面授机宜,言高俅不能留,其余兵将能留就就留,不能留亦无妨。”

听了乐和的话,宋江点头,道:“太子倒是明白人,只是杀了高俅恐彻底开罪了朝廷,不便稳当。”

疆场厮杀,形势瞬息万变,绝无可能留下某个人。

太子没有特意吩咐,众人下手便不用顾忌太多,只管厮杀便了。

“哥哥说哪里话,再不济等得太子登基,招安自然能成,何必拘泥于眼前,”大刀关胜道。

待众人议论几句,乐和继续道:“至于郓王赵楷,须得保证毫发无伤,若是能够生擒,不妨演一出黄袍加身的戏码来。”

“太子好算盘,却不知道如何收场。”吴用冷笑。

“杀了便是,要甚手长?”李逵插话道。

众人都笑。

“铁牛且去吃酒。”宋江打发了李逵,继续道:“郓王夺储之心愈演愈烈,太子不好过的紧,也罢,便替他做了这排场。”

“怕只怕我等为朝廷忌惮,落得个鸟尽弓藏的下场。”吴用不无忧虑的说道。

“观太子为人,不是奸邪之辈,想来不会做那等事。”乐和道。

“不错。”萧让道:“所谓文如其人,一首正气歌便见其品性,其实不必忧虑。”

“朝廷内忧外患,用的着我等地方有许多,说不得我等都已经战死疆场了。”卢俊义也道。

“那便如此,尽心替东宫把事情办的漂亮,众兄弟也好博个出身。”宋江做出了决定。

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黄袍加身后再把赵楷放回去,赵佶哪怕顾念父子之情,冷落赵楷也是肯定的。

后遗症也不会小,好在是簇拥赵楷做皇帝,不是宋江自己做皇帝,算是从犯,赵桓有把握兜住。

至于斩杀当场,那是万万不能的,尽管这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承平时节,最宠爱的儿子、当朝堂堂亲王死于草寇之手,赵佶岂能善罢甘休?

非得不死不休不可!

不把梁山上下赶尽杀绝,赵佶绝对不可能罢手的。

所以,必须留着赵楷的小命。

吴用道:“哥哥,高俅不日即来,如今闲话都打迭起。

兄长且传将令:马军拴束马匹,步军安排军器,水军整顿船只,以备朝廷大军征讨。一两阵杀得他人亡马倒,片甲不回,梦着也怕,那时却再商量。”

众人道:“军师言之极当。”

于是,宋江再遣戴宗乐和往东京沟通东宫,探查详细,再遣各人分守各处,准备粮草兵甲船只战马药材等物,准备应战。

安排完毕,当即散席,各归本帐。

梁山上下忙碌不题,殿帅府也是人来人往。

酒肉飘香,乐声悠扬,一场宴会正在举行。

上首主座上,高俅举杯,道:“诸位皆是英豪,惯于厮杀的,此次剿贼,还望不吝相助。”

“不敢,定唯太尉马首是瞻。”众人举杯回道。

“好,择日发兵,一鼓作气荡平贼寇。”高俅一饮而尽。

“祝太尉马到功成,建功立业!”众人同饮。

见众人态度端正,高俅只觉得志得意满。

百余人济济一堂,前面的全是此次的领兵大将。

高俅左手边第一位,乃是泸川军节度使、步军副都指挥使、熙渭军都统制刘仲武。

当初高俅往西北混功劳时,便是刘仲武大力支持方得顺利回返,关系十分亲近。

当初魏勇去招揽刘锜时,刘仲武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此时,刘锜陪在末座,一起的还有兄长刘锡、弟弟刘钊与刘锐。

刘仲武一共九个儿子,全部得官锡阁门祗候,此次为了帮助高俅,带来了四个,可谓全家出动。

左手边除了刘仲武,还有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郑州兵马都监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