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殿试后第三天, 也就是三月十八日,进士放榜。
进士榜用黄色绢布书写, 所以也称金榜。名字出现在这张榜上, 才叫金榜题名。
金榜不由差役报喜, 而是所有贡士进宫,至奉天殿外, 肃立两排,等待宣读进士名次。
吴轩站在人群中央, 望着奉天殿前长长的台阶。
金榜传胪远远的高台上,响起传胪大典开始的声音。
景元十六年三月十八日, 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共录三人, 赐进士及第。甲辰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直隶省真兴府定山县顾瑾
第一甲第一名,直隶省真兴府定山县顾瑾
直隶省真兴府定山县顾瑾
名字连唱三次, 随后有专人引顾瑾出列, 站立在御道左侧。
甲辰科殿试第一甲第二名, 江源省南安府涪中县符苏
依旧连唱三次,随后符苏出列, 站在顾瑾身后。
此时,大部分人的目光都放在了杜传枥身上,只有吴轩, 略有些担心地看向杜传枥身后的柳思源。
甲辰科殿试第一甲第三名,直隶省真兴府定山县柳思源
吴轩注意到柳思源的身子猛地一僵。
第三名柳思源唱名的声音还在继续,但众人已经没有心思听了。
虽然身处御阶前, 没有人敢大声喧哗,但大家都忍不住朝前排看去。因为探花的人选实在太出人意料了。
殿试虽说会重新排列名次,一两名的名次变动也属正常。但杜传枥是谁?是当朝杜阁老的儿子。就算处于公正的考虑不能给他往前提一个名次,但直接往后降一名,还是从一甲降到二甲,也着实有些过分了。
一甲三人唱名完毕,有专人引着他们进奉天殿,接受陛下单独召见。
负责唱名的官员,展开另一张绢布,继续道:第二甲共录一百四十九人,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第一名,顺天府杜传枥。第二甲第二名,大明府汤迎瑕。第二甲第三名
第二甲第五十名,真兴府吴文轩第二甲第一百四十九名,南庆府吉宸。
二甲只唱名一次,也不用出列。等一百四十九人都宣读完毕,由二甲第一名带头,一起入奉天殿。
吴轩会试的时候排在第九十九名,殿试的时候竟然是第五十名,换做往年,这么大的名次波动,一定会引起注意。
但今年,众人的关注点都在杜传枥身上,根本没人在意他了。
杜传枥带头,一百四十九人进了奉天殿,除了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两侧还分立着三品以上的朝中重臣。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不敢乱看,跟着杜传枥一起向陛下行礼谢恩。
陛下长篇大论地勉励了这些新晋进士一番,又单独拎出了吴轩,吴文轩,暂任工部司掌固一职,钦派至昱沽盐场,三日后启程。
话音刚落,当即有官员以不合规矩为由出列反对,马上又有另一位官员反驳了回去。
吴轩假装自己是个透明人,看着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不休,一直吵到三甲同进士都唱完了名,进殿谢恩了。
陛下照例长篇大论地勉励一番,然后吩咐礼部官员安排三鼎甲跨马游街。
至于给吴轩派官一事,就这么含糊了过去。
吴轩左右看了看,也不知道自己这差事算已经定了,还是被搁置了。
顾瑾柳思源跟他走的又不是同一条路,吴轩身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只好跟着大部队往外走。
从奉天殿出来,又走过长长的甬道,直到出了宫墙,又被带上门口早已备好的马车。
一辆马车里四个人,吴轩刚坐进去,另外三人就朝他拱了拱手,吴兄,久仰大名!
诸位同科客气了!吴轩回礼。
因为有吴轩这件事打开话头,原本不认识的四人倒是也有了话题可聊。众人分别报过姓名籍贯以后,纷纷询问吴轩为何独得陛下青睐。
吴轩道:可能陛下看我字写得好。
吴轩知道,陛下之所以表现地对他赞赏有加,频频为他破例,其实只是利用他,来试探杜阁老一派的容忍度。就算没有他,陛下也会选择另外一个人,做出类似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选择他。可能因为他出身真兴府定山县,算是在改革派的势力范围内考出来的学子。也可能因为他出身寒门,没有任何家世背景。当然也可能单纯看他字写得好,非常适合用来打击同样以书法见长的杜阁老。
另外三人赞道:能得陛下夸奖,吴兄的字必然如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不敢当,不敢当。吴轩连连摆手,做足了一个谦虚学子该有的姿态。
三人对他的印象更好了一些。
其中一名留胡须的中年男子又提起了另一个话头,咱们只能坐着马车去琼林苑,三鼎甲却能打马游街,风光无限。
另外两人纷纷赞同,吴轩也跟着羡慕了几句。
中年男子又提到了杜传枥,却是点到即止,众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没有继续往下聊。
琼林宴也无非是一场正式一些的宴会,尤其是在皇帝不出席的情况下。
吴轩他们早早坐到了席位上,等着三鼎甲游街完毕,又等着三位阁老来露了一面,剩下的就是宴饮交际环节了。
一甲三人,自然是最受欢迎的。尤其是顾瑾周围,围了一大圈人。
榜眼符苏据说是江南一位非常有名的学子,也有很多人慕名而去,上前结交。
只有柳思源,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一来他名声不显,家世也不高。二来,他这探花的位置相当于是从杜传枥手里抢过来的。
虽然陛下提了一句,选柳思源当探花是因为他长得貌美。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场陛下跟杜阁老的博弈。
他们只是还没入朝堂的小小进士,自然不敢得罪杜阁老这种朝中重臣。
吴轩可不在意这些,他从座位上起身,拎着酒壶往前排柳思源的位置走去。结果还没走到,竟然看到杜传枥去了柳思源的座位前,还主动敬了一杯酒。
柳思源脸上带着明显的诧异,杜公子?
杜传枥道:乡试放榜的时候,在状元楼,咱们曾见过一面的。
那真是,十分荣幸。其实柳思源当时只顾着紧张了,根本没注意到杜传枥。还是后来吴轩跟他提起,他才想起来那天有一个名次比他高的人,是杜阁老家的公子。
思源贤弟能得中探花,想必除了容貌,才学也定有过人之处。杜传枥赞扬道。
不及杜公子。明明杜传枥笑得十分友善,但柳思源就是感觉面前的人十分可怕。
杜传枥脸上依旧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明日杜某打算办一场家宴,邀请三五好友共聚,不知思源贤弟是否
思源!吴轩拎着手里的酒壶往桌上一放,恭贺你得中探花!
文轩兄柳思源朝他投去求救的目光。
吴轩转过头,像是才发现杜传枥似的,道:杜公子,早就听闻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杜传枥道:吴兄独得陛下青睐,才真是让人十分钦佩。
两人皮笑肉不笑地寒暄了两句,吴轩就以有事情商谈为由,直接带着柳思源走人了。
琼林苑是皇家别院,除了是举办琼林宴的场所,它还是一座景色优美的园林。
两人走了一段路,找了一个亭子坐下来。
看了看四周无人,柳思源才小声道:文轩兄,陛下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点我为探花?
应该是朝堂里的派系斗争,咱们只是被殃及的小虾米。吴轩道,你放宽心,既然点了你,你就收着。进士及第三鼎甲,多少人求而不得呢!
嗯,我明白。柳思源点了点头,顿了一下,又道:这些日子,是我太矫情了。
今天被得中探花的事情一吓,柳思源突然从前段时间那些迷迷糊糊的日子中清醒了过来。
会试之前,他一直告诉自己,必须考中状元,只要考中了状元,一切事情就都解决了。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不管他能不能考中状元,姜姑娘都不会嫁给他。不管他能不能考中状元,母亲也都会日复一日地催他成亲生子。
他把考状元这件事当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却无端牵连了别人为他担忧。
文轩兄,多谢这段时间的照顾,给你添了不少麻烦。柳思源站起身,端正地朝吴轩行了一礼。
确实添了不少麻烦,吃我家的住我家的,还天天催着我去读书。
柳思源面露愧色。
还打扰我跟豆豆的二人世界。
柳思源头更低了。
不过,也多亏了你的教导,我才能考出这么好的名次。
不是教导,只是互相探讨而已。柳思源连忙反驳。
咱俩有多大差距我还不知道吗?我也就背诵的好一些,一写文章就不行,都是你在教我怎么改
两人把话说开了,柳思源也恢复了往常的样子。
宴会一直持续到下午,结束前,才有礼部官员过来宣读了陛下的旨意。
依例,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榜眼和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至于其他进士,则要参加一月后的朝考,考中者入翰林院学习,考不中者,则外派各地为官。
除了这道常规的旨意,还有一道是专门给吴轩的。让他明日到工部报到,三日后,启程去昱沽盐场赴任。
吴轩在众人或是羡慕或是幸灾乐祸的目光中,接下了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