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公子, 正事要紧,莫要为了这些贱民浪费时间。护卫劝道。
冯镇昌收回鞭子, 一勒缰绳, 走!
一行人朝着南城门奔去, 到了城门下,护卫高声喊道:冯公子有要事回京, 速开城门!
但城门上并没有任何回应。
护卫又喊道:冯阁老的公子回京,如果误了要事你们担待得起吗?
另一个紧跟在冯镇昌身边的文士打扮的男子道:敢问今天是哪位统领值守?
城门上还是没有任何回应。
冯镇昌怒了:今天值班的是谁?报上名来!只要对方敢说出名字, 他冯镇昌就能让这个人混不下去。就算不说名字,他日后也能查出来, 照样罢了对方的官。
是我!一个身穿铠甲的高大身影, 慢悠悠地踱到了城门楼最中间,怎么的?你想硬闯南城门?
刑宾,竟然是你!冯镇昌仰头看向城门楼, 恨不得扑上去把刑宾拽下来。
半夜硬闯城门, 等同谋反。我等守卫有权将谋反者就地处决。刑宾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刑宾, 你不要公报私仇冯镇昌还要继续争辩,被旁边文士打扮的男子拦住了, 公子,事态紧急,必须迅速报告冯阁老。没有时间让你在这儿跟别人吵架。
那怎么办?冯镇昌满脸怒气道, 刑宾不可能给我开门的。莫非你要硬闯?
属下不敢。那人连忙道。纵然他是冯阁老手下的得力干将,也担不起谋反的罪名啊!他提议道:公子,咱们可以绕道西城门。
太远了, 白走那么多冤枉路。冯镇昌不乐意,他家在城南,从西城门进了城还要再往南边绕。
公子,事态紧急耽搁不得。他当然也知道从南城门进最方便,但这不是进不去吗!谁让冯镇昌总仗着阁老之子的身份,到处为非作歹,遍地得罪人。
公子,冯阁老吩咐过,一旦事情有变,让咱们以最快速度回府。那人继续劝道。
冯镇昌恶狠狠地朝城门楼瞪了一眼,刑宾,你给我等着!咱们走!
一行人掉转马头,朝西边奔去。
一路疾驰到西城门,终于靠着冯阁老的名头进了城。
快马疾驰在安静的城中,不知多少人被马蹄声从梦中惊醒,暗自嘟囔一句,不知是哪个纨绔子弟!就又睡了过去。
半个时辰后,冯镇昌终于到了府里,把已经入睡的冯阁老从床上挖了起来,父亲,南边的岛出事了。
什么?本来准备发火的冯阁老惊了,怎么回事,详细说来!
冯镇昌道:您让我去岛上巡查,我就像往常一样带了人手过去。可是,我们的船一直到靠岸了,都无人前来接应。我觉得情况不对,没有贸然登岛,回城里找了足够的人手,才去了岛上查看。
他继续道:我们去查看的时候,发现岛上已经空了!
空了,是什么意思?冯阁老追问道。
我们秘密建的私人盐场,盐工,留在岛上的护卫,以及山洞里的仓库,都空了!那么多金银珠宝,都没了!冯镇昌满脸心疼道。
纵使老练如冯阁老,闻言也差点一口血喷出来。这是他将近一半的私产啊!
还有私人盐场,以及用护卫之名招募的私兵,都是他这么多年慢慢给自己累积的退路,竟然被人一锅端了?
到底是谁?
哪方势力能人不知鬼不觉的,拿下一个带上千守卫的岛屿?
不可能是顾朴,那个老家伙就嘴上功夫厉害,真刀实枪的他肯定不行。
莫非是龙椅上那位亲自下的手?
傀儡皇帝做了这么多年,终于忍不住了?
吴轩他们在南城门外的驿站住了下来。
当时冯镇昌一行人冲过来的时候,接连冲撞了好几辆马车。有一辆马车被惊马带着跑了很远,马车上的人都被甩了出去。还有一辆马车缰绳断了,车厢倒在地上还被冯镇昌抽了一鞭子。
马车里都是来顺天府赶考的秀才,多多少少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所幸官方驿站里有大夫,及时给伤者包扎好伤口,并熬制了汤药。
吴文韬道:那人也太跋扈了,天子脚下如此目无王法。
吴轩也道:这么嚣张,肯定活不长。把南城门当成自家后花园,对着来赶考的秀才直接拿鞭子抽,这种完全没脑子的纨绔子弟,再好的出身也保不住他。
八月初二一早,城门大开,吴轩一行人进了城,直奔贡院附近最有名的客栈状元楼。
财大气粗的吴轩直接包了一整个小院,我和豆豆住这间,其余的你们自己挑。
吴文寿在客栈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返程。吴轩送他出门,回来的时候,就见院子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顾瑾正大咧咧地坐在院子里,喝着茶水。
豆豆坐在不远处的小凳子上,捧着一本不知道是什么的书看得津津有味。
吴轩在顾瑾对面坐下,你怎么知道我们到了,还知道我们住在哪儿?
顾瑾轻笑一声,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道:昨□□会上宣布了此次顺天乡试的主考。是张镜诚张大人,翰林院出身,现任户部尚书。
刚上任的那位?
顾瑾点头:本来冯阁老要推荐的是其他人,可惜可惜冯阁老的老巢被人端了,无暇他顾,被他们趁机拿下了主考的位置。
虽说乡试的主考官和会试不能比。但顺天府的乡试,和其他省份的乡试可不一样。大多朝中大臣的后辈子弟都要在顺天府应考的。
顾瑾没说出后面的话,吴轩也就没有问。朝中没有传出来的事情,知道的太多并不是好事。
家父和张大人是故交,我对张大人也十分熟悉。顾瑾道。
吴轩明白他的意思,从善如流地追问:关于张大人的喜好,不知顾公子可否透露一二?
顾瑾笑眯眯道:张大人一甲探花出身,又在翰林院修书多年,最喜引经据典文采卓然的学子。
哦。吴轩就知道,顾瑾才不会那么好心给他送情报。
他的文采一直是最拖后腿的存在,碰上看重文采的主考只能听天由命了。反正乡试有那么多阅卷考官,普通水平的卷子也不一定会被主考看到。顶多是鹿鸣宴的时候,因为文采差不被主考待见呗!
顾瑾看了一眼旁边伸长了耳朵听他们讲话的豆豆,对吴轩道:要不是看在的面子上,我才懒得理你。
谁的面子?顾瑾说的太含糊,吴轩没听清。
张大人祖籍顺天府,先辈曾跟随真武帝征战,他弃武从文二十五岁就考中了进士,之后一直在翰林院潜心修书顾瑾大致讲述了张镜诚的生平,最后道:
张大人和家父闲聊时,曾多次提起,想重新修订新政,并再次大力推行。
吴轩拿起桌上的茶杯,多谢顾公子指点。
顾瑾道:你这谢意略有些敷衍吧!那杯茶明明是他自己倒的,吴轩想谢他最起码也该亲自倒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