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1)

大傻子成亲以后 七品棠 271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2章

去问你的宝贝孙子呗!孙桂花道。

吴文祥自己废物考不过县试, 吴老太太不去骂他,反而牵连一串无辜的人, 真不知道老太太这脑子怎么长的。

老天爷不长眼呐!不长眼呐!吴老太太兀自大声喊叫。

眼看着又要变成一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婆媳大战, 吴三成只能上前拉住老太太, 他还指望着从大房二房要钱呢,不能弄得太僵。

吴三成示意他媳妇薛氏扶好老太太, 对吴大成道:大哥,一家人闹成这样也不好看。老太太岁数大了, 做儿子的就该顺着她一点。八百文钱对你们来说也不多。

怎么不多了,八百文钱够我花一年了!孙桂花又跳出来, 指着吴三成的鼻子大骂, 一个大男子自己不挣钱,天天撺掇老太太来搜刮我们家,你还要不要脸皮!

吴三成攥紧拳头, 为了要到钱, 硬是忍下了这口恶气, 我不跟你这妇人一般见识!

他拉着吴大成往屋子里走,大哥, 我们去别处商议。

吴大成立在原地没有动,道:就在这儿说吧。

孙桂花得意地笑了,看着吴三成的眼神里满是鄙视。

小薛氏柔柔弱弱地走了过来, 劝道:大伯,大伯母,我公公婆婆也是为了孝敬老太太, 这才来的这一趟。

而且她的眼泪刷的一下流了下来,我又怀上孩子了,明年咱们吴家又能添一个孙辈。这本是天大的喜事,奈何我这身子不争气,一有孕就做不了活,吃的也娇贵了些

吴三成道:现今咱们吴家,文韬还没有成亲,吴轩,哦不,该叫文轩了,文轩又娶了个男媳妇。这延绵子嗣的重任就都落在了三房身上。你们两房不该帮衬帮衬吗?

说话的时候,他的目光着重落在了吴轩和豆豆身上,颇为意味深长。

吴轩被他看的一脸茫然,豆豆则狠狠地瞪了回去。

吴大成犹豫片刻,道:如果三房有事,我们可以适度帮衬一些。但一个月一两六钱银子,太过分了。

吴三成知道吴大成这是心软了,只要心软,一切就都好商量了。他再接再厉道:大哥,我们都是一家人,本就该互相帮衬着

孙桂花直接打断了他,一直是我们帮衬三房,你们三房什么时候帮衬过我家?

吴大成按住孙桂花的手臂,道:你不要说了。

孙桂花不可置信地看向吴大成,怒道:吴大成,你什么意思?三房一家子就是一个无底洞,你一辈子都填不满!

吴大成轻轻拍抚了两下孙桂花的手臂,示意她稍安勿躁。随后面色严肃地直视吴大成,道:老三,一两六钱银子太过,我们最多给八百文。你要是同意就拿着,要是不同意,咱们去衙门仲裁。

吴三成道:那啥,大哥你是里正,衙门里的人都认识你。去仲裁,衙门里的人肯定都向着你啊。

吴大成道:我不出面,让你大嫂去。

行!孙桂花爽快地应了,十分支持吴大成的决定,她早就想跟三房一家子打官司了,到时候衙门怎么判,咱们就怎么办!

大哥大嫂,家里的事家里解决,咱们再商量商量。看吴大成两口子态度强硬,吴三成怂了。

我当里正一个月的俸银只有二两银子。文韬还在读书,花用也不少。吴大成叹了一口气,谁家的日子也不容易!

大哥。在吴三成眼里,大哥一直是顶天立地什么事都能办成的形象,他从来没见过吴大成这么颓丧的样子。吴三成心里仅有的那一丝丝良心刺痛了一下。

吴大成又道:八百文钱我可以给你,但需要你签一份契约。以后大房只负责出钱,三房负责奉养老太太。两边彻底分开来,除了大年大节,平时就不用走动了。

大哥,你这是不想认我这个弟弟了?吴三成道。

如果还按以前的五百文,那你还是我三弟。如果你接了这八百文,那以后就少来往吧。吴大成闭了闭眼睛,硬下心肠道:你自己选。

吴三成一家子拿着八百文钱和一纸契约走了。定好以后每月初十,吴文祥来拿钱。

孙桂花想闹,但看着吴大成疲惫的脸色,责怪的话又都咽了回去。

吴大成道:轩小子,豆豆,你们两个先回家吧,过几天再来大伯家吃饭。桂花,你送送他们。

孙桂花应了一声,沉默地带着吴轩豆豆往外走。一直到出了大门,确定吴大成听不见了,她才开始抱怨:你大伯就是个烂好人,从来都自己吃亏。一天天的心里想着这个弟弟那个弟弟,帮扶了一个又一个。结果还落不到一点好!

吴轩从荷包里取出五两银子,递给大伯母,这是我们今年出的钱,您先拿着吧。

这钱难得孙桂花见到银子还有犹豫的时候,你大伯说你是小辈不让你出。

刚才签契约的时候,吴大成特意强调了。二房只剩吴轩一个小辈,不用出钱,八百文钱的赡养费全部他一个人出。对于这个决定,孙桂花心里是极其不满意的,所以刚刚才拿话刺吴轩。

帮扶了一个又一个,总得有一个有良心的吧!吴轩揶揄道。

孙桂花罕见地红了脸,有些不好意思了,瞧你这话说的,大伯母也是一时嘴快,并不是针对大侄子你。

吴轩笑笑,大伯母,劳您回去宽慰宽慰大伯,我们就先回去了。

放心吧,你大伯那个人心宽,给他安排点活儿干,一会儿就把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忘干净了!孙桂花攥着银子,朝他们摆摆手。

两人回了家,吴轩从床头柜里翻出一盒子红宝石,在桌子上弹石子。

滴溜溜溜,一颗红宝石滚落到了地上。吴轩叹息一声,为了八百文钱,亲兄弟闹成这副模样,值得吗?

豆豆捡起地上的石子,朝吴轩扔过去,轩哥,你又乱扔!

吴轩大手一伸,把石子抓在了手里,辩解道:我不是故意的,是它长得太圆了,自己滚下去的。

才不信你。豆豆气鼓鼓地在椅子上坐下。

吴轩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击,豆豆,你说,大伯会不会很伤心?

肯定伤心啊!亲弟弟为了八百文钱,连大哥都不认了!豆豆气愤道,就像轩哥,万一有一天为了什么东西,不要我了,我肯定伤心死了。

乱说什么呢,我怎么可能不要你!吴轩拿小石子砸他。

豆豆接住小石子,砸回去,那可说不准,万一有什么比我重要的。比如说,子嗣。

三月底,衙门贴了公告,府试定在了四月二十日。

四月中旬,真兴府下辖各县的考生们,陆续出发前往府城。

定山县距离真兴府并不远,快马一天能到。

吴轩四月十六出发,先去县城和吴文韬汇合,然后和致远书院的学子们,一起坐牛车前往府城。

牛车慢慢悠悠地走着,午后温暖的阳光照在吴轩身上。他被晒得昏昏欲睡,迷迷糊糊地想着,也不知道豆豆现在在干嘛。

豆豆正在田婶子家,和田婶子婆媳两个一起做鞋子。

田婶子力气大,帮豆豆纳鞋底,豆豆心思巧,给她画了好看的鞋面。

刘招娣也挑了一个好看的花样子,绷在绣架上,她问豆豆,你怎么不跟大堂哥一块去府城?

她和吴文寿新婚不久,最喜欢黏在一起,时常跟着吴文寿一起跑牛车送货。要是吴文寿突然出门,一走半个多月,她可受不了。

对啊,我怎么不跟轩哥一起去呢?豆豆也问自己。轩哥才走了一天,他已经度日如年了。

噗嗤!田婶子和刘招娣一起笑出了声。

要不你现在追过去?田婶子逗他。

豆豆摇了摇头,我在家等他。轩哥带他出门,处处都要照应到他,生怕他出一点意外,太累人了。他还是乖乖待在家里,给轩哥省点心吧。

豆豆每天早上起来,习惯性先写两篇大字。写完下意识想拿给吴轩检查,回过头,空荡荡的书房只有他一个人。

府试四月二十开考,连考三场,前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考两天,考完还要等着放榜。豆豆掰着手指头数了半天,不管怎么数轩哥都还要一个月才能回来。

他望着桌子上的大字,发了一会儿呆,起身又围着书架转了好几圈,最后抽出一本书开始抄写。

元年春王正月几个大字出现在纸上,正是他以前最讨厌的五经中的一本《春秋》。

田婶子和刘招娣每天做两次豆腐,早上一次中午一次,下午等吴文寿出门了,她们才能闲下来做针线。豆豆也每天这个时候到田婶子家串门。

上午读书练字,下午做鞋做衣裳。

日子这么一天一天过去,转眼间到了五月初十。

这天是去吴家村村北赶集的日子,是里正固定每月去县城衙门汇报的日子,也是吴轩离开家的第二十五天。

豆豆陪田婶子去集市上买菜。轩哥不在家,他也没有什么买东西的兴致,只是百无聊赖地逛着,时不时往大路上瞅一眼。

此时差不多刚到中午,去县城办事买东西的人们都还没有往回赶,路上也没有什么往村子里来的牛车。

所以,远远出现一辆牛车的时候,就十分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