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打工?给给哥打工吧(均订650加更)(5/8)
“妈,你要干啥子!”
刘春来赶紧拦住了老娘。
这日子,一天天的,为啥变得如此精彩?
可这种精彩,不是刘春来想要的。
“老子是没让老三带着郑家给的彩礼回去,也没给陪嫁,可她把老子女娃子打成这个样子……”杨爱群挣扎着要往外冲,满脸杀气。
刘春来松了口气。
不是去看王素珍就好。
“妈,他都被老三打断了手杆,老四扳断了脚杆,还被贺黎霜砸了命根子,即使好了,也会进公安局……”刘春来赶紧解释了。
“真的?”杨爱群根本不信,“老三能有这脾气,至于挨这样的打?”
“我在那里撑腰呢。”刘春来提醒老娘。
见老娘不冲动了,从她手里把刀拿下来,拉着往回走。
“大哥。”一个身上穿着已经褪色的65式军装,跟比刘春来年龄还大点的男子一脸憨厚笑容地看着刘春来打招呼。
这是二妹夫了。
想着刘雪说的二妹也经常挨打,刘春来的脸就冷了下来。
徐勇军看着大舅哥的表情就知道不太受欢迎,毕竟当年他们结婚办酒,大舅哥掀了酒席的桌子,加上现在刘夏青也没安排工作,两人准备出去打工,只能讪讪地笑着。
刘夏青从灶屋出来,看了刘春来一眼,冷着脸对刘春来伸出了手:“刀给我,我切肉。”
对老娘也没有好脸色。
刘春来把手中的刀用一手捏着刀头,刀把递给了她。
这家里的日子不好过啊。
刘秋菊已经被安排在了右边的厢房她自己原来的房间。
虽然都是用木头做支柱,下面是一米多高的石板做墙,上面则是用篾条编织,外面再糊上用切短的谷草和的稀泥敷着的排扇房子,刘家三个闺女,都有着各自的房间。
整个房子其实就是一个三合院的形式。
中间的堂屋,左边是刘福旺老两口住的,右边那间是刘春来住的。
两个闺女虽然都已经出嫁,不过房间杨爱群倒是经常打扫,哪怕家里来了客人,如果女客,倒是能住几个闺女的房间。
而男人,只能住刘春来的房间。
好几年没有住人,床也是空着的,这会儿,刘秋菊正在慢慢地铺床。
刘雪跟贺黎霜两人还没回来。
院子里的气氛,极其压抑。
“你们怎么今天回来了?”杨爱群直接开口问徐勇军,“今天不上班?”
徐勇军一脸尴尬,“妈,那个,那个……”
他不知道怎么说。
“有啥不好说的?我嫁过去,就没工作过,勇军也只是打零工,准备去特区打工,明天就走,今天回来看看。可能,就不回来了。”
刘夏青从灶屋里出来。
“啥?”杨爱群又惊又怒,“徐勇军,你爹当初可是承诺要给夏青安排工作!”
“妈,我爸是安排了,不过,不过……”徐勇军涨红了脸,不知道怎么解释。
“我自己不上班的,跟他没关系!”刘夏青冷冷地说道,“如果你不欢迎我们,等会儿爹回来,我们就走。”
刘夏青一边说,一边解下身上的围腰。
杨爱群顿时不吭声了。
刘春来看这情况,二妹跟二妹夫这关系,好像不是传闻的那样。
尤其是听到说两人准备去沿海特区闯荡,估计也是刘夏青的主意,不由来了兴趣。
他手头正缺人得紧,刘夏青好歹也读了高中,徐勇军就读个初中,那也比队里大多数人好很多。
“你们去深城?”刘春来问两。
“要你管!”刘夏青对刘春来不待见。
刘春来知道她对自己的火气从哪里来,除了心中苦笑,倒也不生气,“你们去那边,有熟人么?有落脚点么?能保证去了就能找到工作?还是说你们手中有足够你们生活很久的钱?在外面,所有的一切,都得要钱!”
刘夏青跟徐勇军两人都愣了。
这些,都不是他们考虑过的东西。
就听人说那边到处都是工作,钱很好挣。
“你去过?”刘夏青看着陌生的哥哥,完全不认识了。
“没去过,但是我知道。我就去过山城。”
刘春在心中补充了一句,曾经去过无数次。
79年,老爷子在海边画了个圈儿,然后渔村就变成了一座城市。
这座城市,带来了无数机会,同样也让无数人亏得血本无归,无数人带着发财梦去了,结果却只是成了工厂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如果不是有必须去的理由,只是为了有工作,留下,山城也好,蓉城也罢,或是县城,你们随便选,爹手里的钢铁厂跟家具厂你们不满意,我手里的服装厂、纺织厂也看不上,直接说你们想要啥厂,我给你们弄。二妹,我知道你恨我,这就当哥给你的补偿吧。”
刘春来不想去解释太多。
这年头的特区,不是那么好闯荡的。
骗子也不少。
刘夏青看着刘春来,瞪大了眼睛,“你不是……”
她想说的是,刘春来预考成绩出来现在,根本没有多长时间。
怎么可能就有了这么多厂?
“你们考虑一下。如果同意,明天就开始上班。”刘春来没有多解释,“秋菊,明天开始,你管所有钱!”
看着三妹依着门框听着,刘春来直接给告诉了她未来干什么。
回来的路上,刘春来就想好了。
老三这样的人,才是最适合管钱的。
谁让三个妹妹中,就这个喊自己哥呢。
做出对不起妹妹的事情,她都还为当哥的考虑。
“哥,我……”刘秋菊急忙摇头,“我做不了……”
“谁生下来就什么都会了?不会的慢慢学,你以前数学不是好么,会算账就行了。帮哥把钱看着,免得别人黑了……现在不多,也就百多万,很快就会多了起来……”
“多少?”刘秋菊被吓到了。
就差点瘫坐下去。
她这辈子,只有当初嫁人的时候,见过郑家给的两百块钱,手里最大面额的,就是读书时候交学费时的大团结。
“一百万,在你八祖祖家里。你哥手里没人,还没去呢。那是你哥挣的钱,明天开始就收地……”杨爱群突然开口了,随后问刘春来,“春来,咱家的地,不交行不?”
“必须交!”刘春来坚决地说到。
他知道老娘不想交。
不交也没啥,要是老娘不交,以后看到交了地的人分钱,其他人肯定会怂恿老娘找他跟老爹。
那是后患。
不能留。
“可我这交了地,干啥?要是你讨了婆娘生了娃儿,我给你带娃儿啊……”杨爱群诺诺地说道。
可看了一圈,没看到贺黎霜。
关于目前剧情的解释
看到有不少兄弟反应剧情有些毒,感觉跟主线发展无关,有些看不明白。
这怪葫芦,手速太慢,更新不够,葫芦会努力尽快写出来。
其实主要是为了从这一点介入到收地的剧情。以前农民对土地的感情,现在的人根本无法理解与体会。看到评论区有个兄弟说他在基层就处理过这问题,这是很普遍的一个农村问题。哪怕现在山区里大多数人打工了解家里的地荒废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也是不能让人动自己的地的。只不过现在没有那么严重了而已。
在这个故事中,有兄弟说直接把厂放外面,别人服服帖帖,那是不了解人性。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这本书里,葫芦自认为人物的刻画还是比较生动的。设定中,刘春来是出生在九十年代,穿越到八十年代,加上死去的短命儿子留下的记忆也不不多,何况被老娘宠坏了,只是为了不种地在县城混了七年……哪怕刘春来经历过无数事,对于农村也是陌生的。
刘春来需要时间成长,了解,相对来说,他原来的管人经验,有些不适合这个年代,就像现在,大多数大型公司的职员,学历都比较高,即使不认同,为了饭碗跟收入,也得接受。
可农民不会这样。
如同前面剧情发展刘雪动手扳断郑驼子的腿一样。那不是一个普法程度高的年代。
请兄弟们多给葫芦一点时间。就如同之前三妹退婚的剧情处理,葫芦不会让支持的兄弟姐妹失望的。
就像现在,一遇到征地,有人会为了拿更多当钉子户,这种人哪里都有。
肯定会有人作为反面教材,不能因为穷就有理了。
毕竟,这是极其少见,以农村集体发展为核心的题材,没有参考,葫芦也只能摸索着写。
还有兄弟说,只是给女人递件衣服,不至于误会这么大,那是真不了解那个时代的农村。可能有人知道严打事情搞对象的拉下手就被处理的事。
书中王素珍五个女儿,想生儿子,男人又被结扎了,可能很多兄弟没听过这个词,太遥远了。
那年代,农村为了生儿子,干出的事情,比葫芦介绍的绝对更匪夷所思。
当然,更主要的是,得写出那时候的穷,人的思想,行为,才能在后续剧情中让大家看到他们因为发展的转变。就像我们现在一样。
葫芦爹妈的转变,就是最明显的……
发展是肯定的啊只要地一收回来所有的发展都会展开,到时候保证让大家看到有人哭着喊着求上船的情节。
不能再说了不然就剧透了。
最后,求订阅,求月票。希望喜欢这个故事,也有能力的兄弟姐妹订阅支持一下。
这样葫芦爆更才有更大动力啊。每天八更,好像确实有些多,尤其是普通会员跟高级会员,一章一毛钱,一天就得八毛。
葫芦一天从早上到晚上十点都在电脑前码字,考虑剧情,考虑写得更有意思,看起来不单调。
不废话了,这一哔哔,又是半章的字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