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6章 杨四出击(1 / 1)

丰碑杨门 圣诞稻草人 3682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0396章 杨四出击

“爹,您就别逼孩儿了。孩儿愿意和您同生共死。”

“爹,要死咱们也要死一起。”

“……”

杨四和杨五,一脸视死如归。

老杨气不过,从地上捡起刀,凶狠道“你们兄弟既然不愿意动手,那我这个当爹的就亲自动手。”

杨四和杨五吓一跳,双双上前,抓住了老杨的臂膀。

“爹,五弟答应了,五弟答应去偷袭了。”

“四哥答应了,四哥答应了。”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说完以后,都意外的看了对方一样。

杨四转头劝解杨五,道“五弟,你去负责偷袭,我在这里陪着爹。由我帮爹镇守雁门关,胜算也会大一些。”

杨五坚定的摇头,也不再隐藏身上的伤势,顺手扯开了身上的盔甲,露出了包裹伤口的白布。

“四哥,我受伤不轻,从雁门关绕道到辽军背后,这一路上道路崎岖。我恐怕坚持不下来。”

“五弟……”

“四哥,你听我说。你活着,要比我活着更有用。你要想一想七弟。一旦我和爹战死在雁门关,以七弟的性格,必定搅的地覆天翻的。咱们家七弟,除了能听你说几句话以外,我们的话他都不会听。也只有你,稳得住他。”

杨五的话说完,杨四陷入了沉思当中。

杨四不得不承认,杨五的话有道理。

一旦老杨和杨五战死在雁门关,辽军必定长驱直入的南侵。

再加上大宋境内还有王小波等人叛乱。

在这种局面下,盛怒下的杨七必然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整个杨家,对杨七最了解的就是杨四。

他相信,杨七有这种本事。

杨七掀起腥风血雨的结果如何,杨四想不到。可是他能想到,一旦中原大地上狼烟四起,最遭殃的,始终是中原的百姓。

百姓是无辜的。

不能因为杨家的私欲,就让百姓陷入到水深火热当中。

“好!我答应去偷袭。”

杨四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身上的骨头像是被抽空了,无力的瘫坐在了地上。

老杨收起匕首,欣慰的拍了拍杨四的肩膀,吩咐杨五道“快下去准备,挑一千好手,再挑一些脚力快的马儿,打包上行囊,随时出发。”

杨五二话不说,转头就出去加紧准备了。

老杨拽起了瘫坐在地上的杨四,让他坐在了椅子上。

老杨解下了身上披着的虎皮大衣,披在了杨四身上。

“外面天冷,你又要昼夜奔波,披上它,暖和一些。”

老杨的这一件虎皮大衣,是老杨的心爱之物。

大衣是用一张完整的虎皮制成的,上面没有一个箭眼儿。

经年的老猎人都知道,一张兽皮的价值,就在于兽皮是否完整。完整的兽皮价格,远超有伤痕的兽皮。

老杨的这张虎皮,显得更珍贵一些。

它是杨二年轻的时候亲手猎的。

当时的杨二还有些彪呼呼的,仗着自己力气大,赤手空拳的和一头猛虎搏斗,生生打死了猛虎。

杨二险些丧生在虎口。

当杨二捧着虎皮去跟老杨献宝的时候,被老杨吊起来抽了一天一夜。

老杨明面上狠狠的责罚了杨二。

暗地里却吩咐佘赛花,把虎皮制成了大衣,他当成宝贝一样穿着。

虎皮大衣是儿子的孝心。

这东西不能留着,一旦雁门关被攻破了。这东西就落到辽人手里被糟蹋了。

“呜呜呜……”

杨四抓紧着虎皮大衣,肩头耸动,泪流满脸。

这一走,也许就是永诀,杨四又怎能不伤心?

“爹,四哥,都准备好了。”

杨五看淡了生死,对于这生离死别的,没有一点儿伤心。

他准备的很快,只是一会儿,就备好了杨四去偷袭所要用的所有东西。

老杨上前,抱着杨四,轻声在他耳边低语,“收起你的眼泪,男儿流血不流泪。你要对爹有信心,爹在北汉的时候,抵御了辽人二十年。到了大宋,又抵御了辽人十年。爹未必会败,也许还能反败为胜。这关键就在你身上。”

老杨低语完了,拍了拍杨四的肩头,朗声道“振作起来。”

杨四重重的点了点头。

在老杨陪伴下,杨四出了帅帐。

帅帐外,早已集合了一千火山军的精锐,还有两千马匹,一个个都背着行囊,整装待发。

火山军的军卒,只知道自己全去执行秘密的军令,却都不知道这一道军令意味着什么。

老杨大步上前,仔细的查看每一个人的行囊,顺嘴勉励几句。

在老杨眼里,这些火山军的军卒,除了是去偷袭的勇士外,还是火种。

一旦老杨战败,他们就是重新搭建起的火山军的火种。

老杨勉励了这些人好久,让这些人在其他的军卒眼里,看起来更像是去送死的敢死队一样。

“出发吧!”

老杨重新回到了杨四面前,淡淡的说道。

杨四努力保持着坚毅的面孔,跨上了马背,挥舞着手里的大枪,喊道“上马!出发!”

一千火山军精锐,一人二马。

浩浩荡荡的从雁门关西,冲出了雁门关。

在雁门关西,一片山坳里。

一队一队的宋兵埋伏在此处,看他们身上的穿着打扮,更像是土匪。

为了掩饰他们的身份,他们努力的把自己变成像土匪一样的人。

领头的是一个中年人,满脸的大胡子,怀里抱着一根狼牙棒。

他的名字叫司马康。

“这鬼天,能冻死人。刚才出去撒了一泡尿,差点连小鸟都冻住了。”

一个贼眉鼠眼的家伙,用羊皮袄把自己裹的紧紧的,像是一个大粽子一样,躺在山坳里晒太阳。

在他身边的其他人,基本上也跟他是一个德行。

旁边一个蓄着短须马脸汉子,从地上揪出了一根草根,搓掉了上面的泥土,塞进嘴里,一边嚼着,一边嚷嚷道“康头儿,你说咱们得守到什么时候儿?从雁门关出来得斥候和传令兵,咱们劫杀了十几批了。他们还会派人出来送死?”

司马康捋了捋满脸的大胡子,黑着脸道“上头给的命令,是让我们守在这里,封锁雁门关,让关内连一只鸟的飞不出去。

咱们只管执行命令就是了。至于说要守到啥时候,拿得看上头的命令。

反正这一趟买卖的饷银是少不了你们的。你们就别埋怨啰嗦了。”

第0395章 发狠的老杨

老杨的泪水也布满了眼眶。

父子二人泪流满面。

老杨的这一道军令太沉重,杨四不愿意接。

明面上看,这是一道偷袭敌军粮草的军令。

暗地里呢?

这是一道逃跑的军令。

决战在即,一旦还没偷袭到辽军的粮草,辽军就攻破了雁门关,那么这一道偷袭的军令,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只要杨四领了军令,出了雁门关。

那么他就从雁门关这个必死的战局里面活下来了。

老杨若是在决战中守住了雁门关,那么他偷袭辽军粮草,借此击溃辽军,大获全胜。

老杨若是守不住雁门关,那么他就只能冲开辽军的封锁线,回到大宋,苟活下去。

只要他带人离开雁门关,就能活。

可是他带走了一批人,老杨就少了一批人帮忙守城。

那么老杨能活吗?

正是因为看穿了老杨这道军令背后的东西,杨四才不愿意接。

老杨老泪纵横,抬起尚未清洗,沾满着鲜血的双手,抓着杨四的肩膀,低吼道“四郎,这是唯一的机会。”

杨四仰着头,直视着老杨,目光坚定,道“正是因为这是唯一的机会,才更应该留给五弟。我这个当哥哥的,不能临阵脱逃。”

杨四心意已决,他又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老杨知道,再劝解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

“哎~”

老杨仰天长叹了一口气,一瞬间像是苍老了许多。他松开了抓着杨四肩膀的手,步履阑珊的回到了座前,大马金刀的坐下。

他脸上的泪痕,已经在不经意间擦拭掉了。

当他的腰肢挺起的时候,他又是那个威风凛凛的雁门关主帅杨业。

“招代州团练杨延德来见。”

浑厚而有力的声音传出了大帐,大帐外的传令兵,立马去寻找杨五。

传令兵在雁门关城关下的一个墙角,找到了抱着大枪昏昏欲睡的杨五。

“五将军,主帅有令,招你前往帅帐议事。”

传令兵站在杨五面前,大声的宣读了主帅老杨的命令。

昏昏欲睡的杨五,立马挺身而起,抖弄了一下身上的灰尘,扯了扯肩甲,挡住了白布包裹的伤后,提着大枪,昂首挺胸的赶往了帅帐。

一进入帅帐,杨五就感觉到了帅帐里的气氛有些诡异。

老杨端坐在帅帐正中,像是庙里供奉的神灵,一动也不动的。杨四站在老杨下首,脸板着像是被熨斗烫过。

帅帐里都是自家人,未免有些太刻板了吧?

杨五腹谤了一句,提枪拱手施礼,“末将杨延德见过父帅,见过刺史大人。”

在火山军里,称呼老杨为父帅,不是因为他们的父子关系。而是因为老杨爱兵如子,手下的兵也把他当成亲爹一样,亲切的称呼他为父帅。

杨五口中的刺史大人是杨四。

杨五头上挂着代州团练的头衔,杨四头上却挂着代州刺史的头衔。

杨四比杨五高一级,而且还是杨五的直属上司。

老杨上下打量了一眼耿直的杨五,见他身上并没有缺胳膊少腿儿的,才开口道“代州团练杨延德,本帅现有一项重要的军令交付于你。”

对多智的杨四,老杨选择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对耿直的杨五,老杨直接下达作战命令。

老杨把刚才对杨四说的话,以命令的口吻向杨五传达了一遍。

“下去准备吧!”

传达完了以后,老杨直接摆手,让杨五下去准备。

杨五站在原地愣了愣,沉默了片刻,他开口道“父帅还是将末将斩了吧,这个军令,恕末将不能遵从。”

老杨愣了。

这关键时刻,一个个怎么都变的猴精。

老杨领兵三十年了,趁着快死的时候,以权谋私一把,结果儿子们居然都不领情?

这让老杨很为难。

有人或许觉得,以老杨耿直的为人,不可能做出这种以权谋私事。

那么就错了,而且还是大错特错。

没有任何一个当父母的,希望看着子女在自己眼前死去。

在这种几乎可以说必死的局面下。

老杨这种耿直的人,为了儿子,也难免会徇私一把。

在《杨家将》演义中,老杨金沙滩血战被困,派出了杨七郎翻越两狼山去求援,未必就没有让杨七郎借机活命的心思。

由此可见,关键时刻,老杨也舍得了名声,为儿子以权谋私一把。

可惜了,老杨一片良苦用心,却没有一个儿子领情。

老杨皱着眉,提着声,喝问杨五,“本帅将雁门关内,所有人的身家性命,托付于你,你却肆意推脱。你是胆小畏死,不敢去冒险吗?”

杨五梗着脖子,辩解道“末将不畏惧生死,即便是现在父帅派遣末将单枪匹马的冲出雁门关,和那十万辽军一战,末将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但是父帅让末将绕行去偷袭辽军粮草,末将不干。”

“啪!”

老杨一拍桌子,站起身,爆喝道“杨延德,你可明白什么叫做军令如山?在这军中,本帅的军令不容违背。你也是将门出身,你爹难道没教过你什么叫军令如山吗?”

面对老杨搬出大义的名头压自己,杨五一点儿也不胆怯,他依旧梗着脖子,毫不示弱的盯着老杨的一双虎目。一字一句的朗声道“我爹教过我军令如山,却没教过我临阵脱逃。”

“你!”

老杨气的三尸神暴跳,把身前的案几拍的啪啪作响。

“竖子!”

“逆子!”

“不孝子!”

“……”

老杨气的浑身颤抖,指着杨四和杨五大声咆哮。

杨四和杨五恬着脸,任由老杨骂他们。

老杨骂了足足一刻钟,见两个儿子似乎都无动于衷的,他发了个狠,在大帐内四处寻找了一番,找到了一柄一尺长的匕首,扔在了杨四和杨五脚下。

“你们这两个不孝子,让我这个当爹的,看着你们一个一个的死在我面前。你们倒是英雄了,可是你们知道我这个当爹的是什么心情吗?”

老杨指着自己的胸膛,狠声道“我感觉,就像是有人用刀子,在我的心头剐肉。你们兄弟两个既然都不愿意去执行这个军令,我也不勉强你们。

你们谁不愿意去,就拿起地上的刀子,在我心头挖上一刀。我就当这个儿子死了,就算你们之后死在战场上。我也不会太心疼。”

老杨扯开了衣襟,指着心脏的位置,喝道“来!从这里下刀。可劲挖,挖一大块。最好挖穿了,我也不会感觉到心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