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却通过消耗能量来反哺氧,维持身体机能运转。对于能够自主吸收外界能量修炼之人而言,初步摆脱了对外界氧气的依赖。如果能把矩阵进一步完善,重新生成碳水化合物和各种有益因子,就能摆脱对饮食营养的依赖,依靠吸收能量生生不息!”
凌七仔细感悟了一会,睁开双眼。有了这个内呼吸功能就足够了,他有船长空间和舰载空间,可以随身携带大量食物,暂时不需要营养循环的功能。将来达到星系级境界,生命层次会产生巨大进化,体内会自然形成能量反哺的矩阵。
敖莹看到凌七睁开眼,虽然猜到他成功了,仍忍不住问题:“怎么样?”
“很好,从今往后和你们大战三百回合,哥都不带喘气的!”凌七坏笑。敖莹白了他一眼,拉起小柔就走。凌七嘿嘿怪笑着跟了上去。
两天过后,董妮联系凌七询问他的进展。她也看出来凌七属于修炼者了,猜测他肯定会植入矩阵。
“我成功了,你呢?”凌七见她精神焕发,就知道她肯定也成功了。
果然董妮笑道:“感谢你帮忙解析,我对于矩阵理解得更加透彻,植入非常顺利。”
“嗯,恭喜你了!”凌七暗道本应如此。矩阵方案就是她提供的,理解得自然透彻,植入成功率也是很高。如果理解不透,就算依葫芦画瓢照搬硬套,也是无法植入的,所以他没有要求敖莹和小柔尝试植入。
“呵呵,同喜……”
他们又探讨了一些维修方面的理论,凌七对那些更加得心应手,让董妮连连叹服他的基础牢固,专业全面。
飞船上的生活重复而充实,修炼能量、研究矩阵、督促双胞胎锻练、辅导释媛等人专业理论、和董妮探讨、和敖莹小柔大被同眠……时间在日复一日中流逝。
三十天后,释媛信心百倍地参加学徒考核,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获得转正,她也正式成为星门中的一员。
当天,凌七把任务共享给她后,借此由头大举庆祝,还专门向李布耳报喜,声称他有徒孙了,面子大大的。
可惜老李很扫兴,很形式的应付了凌七。因为徒孙做任务奖励不到他头上。至于面子,他表示那玩意不值一杯星辉酒……
311 到达宇宙海
释媛成功转正,凌七除了大举庆祝,还用玉扳指帮她接受了功法传承,正好让她借助接下来这段时间巩固基础,等到了宇宙海再冲击流星境界。
接下来,又恢复了日复一日规律而充实的生活。
有董妮一起探讨,凌七对于矩阵的研究突飞猛进。很多时候陷入停滞时,缺的其实就是一个思维碰撞,有人从不同角度提出看法,常常能带来灵光。
在这个过程中,凌七意外获悉,董妮的父亲赫然就是分部的总负责人董仲天。十多年前,董仲天亲自带队探索过一次宇宙海,曾经发现其中一座巨大的浮岛上有虫族痕迹,并且随后在一片洞穴中成功找到了母虫粘液晶体。然而还没来得及开发,浮岛所在区域出现海啸,被巨浪抛入太空百万公里,随后在引力和回落的惯性之下,沉入海中不知被卷到了何处。他们好不容易逃出来少部分人,剩余登陆的探索人员全部遇难。
“不但是分部,就算在整个星门,母虫粘液晶体也属于短缺材料。因为用量太大了,高级的晶体直接用于强化矩阵结构,中低级晶体则是强化船体材料的催化剂,强化出一艘超级战舰就需要至少数十吨晶体!总部分发下来的配额已经无法满足分部的需要,所以才组织了这次探索。”董妮这么对凌七说道。
凌七听完,心里一阵沉重,看来宇宙海的凶险程度比他想象中还要严重。
董妮见他神色凝重,便安慰道:“正常如果浮岛足够大,只要在抛起回落的过程中不倾覆,倒也不至于凶险成那样,毕竟就算被惯性沉入海中也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往往需要十几天时间,足够做很多事情。但是一旦倾覆,等于直接沉入海中,一切都难以作为了!”
“吓得我都想喝一杯八二年的雪碧了!”凌七拍了拍心口,决定小心再小心。
“八二年的雪碧是什么?”董妮露出好奇的神色。
凌七随口忽悠:“那是我家乡的一种强效镇定剂,喝上一杯,泰山……星球崩于眼前色不变,美女坐于怀中心不乱!”
……
半年时间一晃而过,某一天,舰队集体降低曲率引擎的功率输出,速度开始下降。当速度脱离超光速时,一片暗影迎面袭来,随后眼前一清,他们重新回到原来的宇宙维度。熟悉的星辰景象,让人们倍感亲切和安心。
前方遥远处,一道不规则的环形幽蓝轮廓,中间广阔区域黑暗,仿佛充塞着整个宇宙的巨兽。那便是宇宙海,距离还有千亿公里以上。
这里远离恒星,缺少足够的反射光,舰队笼罩在宇宙海的阴影之下,前途黑暗。
编队频道中传出关铜的声音:“队伍暂停前进,绕行宇宙海圆心角三十度后再螺旋切入,监测系统的团队注意对宇宙海进行斜面观测,收集数据。”
舰队方向一变,以超光速横向围绕宇宙海的圆心角作三十度圆周飞行。
因为正面属于宇宙海的阴影区,没有足够反射光,无法观测到前进方向的环境,就算有星空巨兽迎面而来他们也发觉不了。
而以他们目前的位置作为宇宙海的绕行轨道,往任一角度进行圆周移动三十度,都是他们能观测得到的最佳斜面。螺旋切入,也能保持前进方向的视野,并掌握更大范围的空间数据。
从之前观测到的景象判断,斜面没有任何异常。当然基于背景恒星光的速度,他们之前观测到的其实是几天前的景象。便是这样,也好过停留在正面盲区或垂直接近。
一个多小时后,舰队脱离超光速,出现在距离原来方位三十度圆心角的位置。这时再看原来的前进方向,便能观测到和宇宙海之间的空间景象了。
确认前方斜面空间仍然正常后,舰队开始螺旋切入,以贴近宇宙海的角度往前飞一段距离,脱离超光速出来重新观测,然后调整角度再往前飞一段。这种谨慎的操作,可以避免一头撞入不可测的险境中。
如此一天后,除了几艘负责空间监测的飞船分散在千万公里以外进行斜角同步监测,舰队主体贴近到宇宙海二百万公里之外。
相对于比恒星系还广阔的宇宙海而言,这个距离已经近在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