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1 / 1)

我家学生能改变历史 烽火成林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学识,那么到时候说不定能封侯呢。”

“也是,忍一忍吧。”

曹操也开口劝到,

“大汉比这位老师性格恶劣的大儒多了去了。就这样大家还不是一个接一个的去拜师。”

“对啊。”

刘备接着说道,

“我在稷下学宫求学那会儿,有个老师家里有一座造纸坊,我寻思如果拜他为师,说不定能学到一些造纸的技术。以后就算不能当官,回家开个造纸坊倒也挺不错的。

但是谁知道那位老师在听到我的来意之后,不仅把我直接赶出去,还在我的导师卢植那里告我不思进取,喜欢钻研邪门歪道。”

“哈哈哈,我想起来了。”

曹操听了刘备的话顿时开口大笑起来,

“我在来这里的前一周就听到朋友说起此事。说是有个涿郡来的小屁孩,来学校不到十天就去找在稷下任教的公孙珣教授学习造纸技术,结果被直接赶出了门,原来是你啊。”

“是我倒没错。”

刘备听到曹操的话,尴尬的笑了一声,然后问道,

“不过孟德兄,我听旁人说这位教授向来和善,为何我去求学,怎么就被赶出来了呢。”

“因为那座造纸坊是他母亲的产业。而公孙询教授向来不喜欢求他母亲。你去找他学造纸技术,他必然要向他母亲请示。他不赶你,赶谁”

“原来如此,我是个外地人,倒是不知道此事。”

刘备焕然大悟道。

“行了,我们还是看看这位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什么任务吧。”

公孙策听着两位忘了正事,聊了起来,于是便打断了他们。

“诶,我还以为你不学,所以我们打算一起陪你退学呢。”

刘备开了句玩笑。

“我也就是说说气话,怎么能不学呢。”

孙策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父亲去世的消息被传回的那一刻,家中的弟弟妹妹哭的是如何撕心裂肺。

父亲走后,我就是家中的顶梁柱,我如果不学,谁来庇护弟弟妹妹们。

孙策叹了一口气,乖乖的走向了房间放着书籍的桌前。

“我们三个人的任务不一样呢。”

刘备虽然迈步的时间比孙策晚,但却是第一个走到桌前的。他发现桌子上放着的三本书都不一样,而且每本书上都贴着名字。

“这本是我的。”

刘备拿起书一看,发现书的名字叫做:古文诗歌入门。

“我最讨厌学习诗歌了。”刘备苦恼的揉了揉后脑勺,然后问另外两人道,

“你们的都是什么”

“我的是长枪入门。”

曹操看着自己的书也有些头疼,

“刀剑我都学过,但是长枪这玩意真不会啊。”

“我的是手工编织入门。”

孙策看着自己的书,脸皮不断抽抽。

学这玩意能学保护弟弟妹妹吗,他们孙家还没有穷困到需要他去大街上卖手工艺品的程度啊

第132章 值此一件事

“三天时间怎么够我们学会如何作诗,如何做手工,如何挥舞长枪。

这下就连曹操也有点儿怨气了。

“那要不我们一起去找老师抗议,到时候就算直接被赶走,也总好过因为没通过考验而被开除吧。”

刘备建议道。

“算了,我看他能难为我们难为到什么时候。”

这次孙策倒是没有喊着离开,他是无论如何都要试一下的。

“行吧。”刘备和曹操看孙策都不打算走,他们两就更不会走了。

于是三人坐在了书桌前,皱着眉头学习了起来。

与此同时,补习学校大教室里,叫寻泽正在和杨玉环,太平公主三人讨论郭子仪为何反水的事情。

“杨玉环手中的兵马基本都掌握在郭子仪手里,也就是说,郭子仪如果扶持杨玉环登基,那么还要率军击败李隆基和李亨手中的军队。

而如果郭子仪帮助李隆基和李亨重新夺回政权。那么几乎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这两种做法的难易程度不同,但能获得的功劳却差不多的。所以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

郭子仪一定是这样想,才会倒向李隆基,所以我建议等下次回去以后,杨玉环在郭子仪的身旁安插亲信,并且在军中扶持出其他人来制衡郭子仪,一旦他生出二心,便当场杀了他。”

“也不一定是这样。”

叫寻泽却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说郭子仪是为了功名,那李白为何也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中立。如果李白在第一时间率领青莲剑阵军袭击郭子仪的大营,说不定郭子仪也不会顺顺利利的囚禁杨玉环。

要知道,郭子仪投降李隆基,的确是能捞到一个天大的功劳。但是李白却是从一开始就站在杨玉环这边的。如果没有李白,李隆基早就带走杨玉环了前往马嵬驿了。所以,李白即便投向李隆基,不仅没有功劳,甚至还会有杀身之祸。”

“的确是这样的。”

杨玉环想了想也开口说道,

“从历史记载来看,李白在李隆基到长安之前就前往了蜀中建立剑馆。即便后来李隆基因为李白杀死安禄山和史朝义一事对他进行封赏,他也拒不接受。

所以,殿下的说法有点儿立不住脚。”

“抛开个人名利方面的因素,我们单纯从国家角度分析来看看如何。”

叫寻泽想了想说道,

“安史之乱之后,中原战乱刚平,死尸遍地。西南因为接纳了大量的难民,混乱不堪。北方的少数民族趁着这个时候四处劫掠,南方因为要向朝廷提供大量的钱粮而疲惫不堪。

而如果在这个时候,大唐再因为权力斗争而导致战乱再起,或许就会直接葬送掉整个大唐的国运。郭子仪作为名将,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你是说,他是为了大唐才倒向李隆基”

太平公主勃然大怒,

“笑话天大的笑话”

“殿下,这不是笑话。”

杨玉环沉默片刻,突然开口道,

“你知道我这次读史书,认为自己做的最对的是什么事情吗”

“什么事情”

“那就是赶在李亨向回鹘借兵之前收复了洛阳。”

杨玉环说道,

“值此一件事情,我便没白来这里。”

元始756年,李亨在灵武继位,因为担忧大唐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平息叛乱,所以派人借兵回鹘,除了将宁国公主进贡给回纥六十多岁的老可汗为妾以外还并许下承诺:克城之日,长安的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元始757年六月,大军收复长安,因为攻破长安时是唐兵想先入的城,于是唐肃宗以长安为帝都,若任由回鹘抢劫,班师回朝不好向京都百姓交代。随让广平王李俶亲自出面,将长安府库财物全部交给回鹘,说道:“东都洛阳还在伪皇帝安庆绪手中,若放抢长安,则洛阳百姓恐怕会帮助叛军死守洛阳城”。

十月,洛阳被收复,回鹘王子叶护担心李俶再次寻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