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1 / 1)

唐朝诡事录3:骇人听闻大结局 魏风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倒换坐骑,她便将自己所养驴马以低价转手,很受欢迎,很多旅客都慕名而来,说这三娘子人长得俊,心地又好。

  唐宪宗元和年间,有许州旅客赵季和,奔赴东都洛阳,途经汴州,入住板桥店。由于在此之前,已有六七个客人先到,占了外侧便榻,赵季和后来,只得安顿在最里面。隔壁就是三娘子所住房间。

  像往常一样,三娘子殷切地以美食好酒招待客人,大家都很高兴,胃口大开——所谓“秀色可餐”,说的就是三娘子吧。直至二更天,客人们在醉意中各自安歇。赵季和虽不会喝酒,但也很高兴。

  这天夜里,赵季和辗转难眠。是因为见了三娘子之美貌吗?我们不知道。

  就在他于黑暗中发呆时,似乎听到隔壁有奇怪的声音传来。那可是三娘子居住的房间。这叫他很感兴趣,于是悄悄起身,从缝隙中窥视:

  只见三娘子点着蜡,取出一个小箱子,从里面拿出一套微型的耕种用的农具,以及一头小木牛和一个小木人,分别只有六七寸高,放在灶前,含水喷之。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小木人牵着木牛开始耕种!

  三娘子又取来一小袋荞麦种子,叫小木人种上。

  须臾间,种子发芽,很快便成熟了。小木人又开始收割,得到七八升麦子。

  三娘子又放置了小磨,令其磨成面。最后,她把小木人等物件收入箱中,开始用那面做烧饼。

  赵季和看得目瞪口呆。

  这时候,鸡鸣天亮,三娘子把做好的烧饼端上来,给客人们吃。

  赵季和没敢吃,溜了出去,伏于窗外偷看。果然,客人们吃完那烧饼,就一个个地倒地变成驴。三娘子一笑,将他们驱赶至店后关起来,客人们的钱财尽归自己囊中。

  赵季和急忙离开客栈。

  路上想起这件事,他没怎么害怕,反而觉得很有意思,羡慕三娘子的异术。

  一个多月后,赵季和从洛阳东返,再次路过板桥店。这一次他有备而来,带了几个荞麦烧饼。三娘子依旧热情招待了他,这次店里只有他一个客人。

  入夜后,三娘子问赵季和有什么想要的。赵季和说:“明晨需要早点出发,你还是给我准备点早点吧。”

  三娘子说:“没问题,您只管睡个好觉。”

  半夜后,赵季和爬起来再次窥视。见到与上次一样的情景后,他不由轻轻一笑。

  第二天早晨,三娘子把烧饼端上来。

  赵季和看了看烧饼,对三娘子笑道:“早起口有点渴,可否劳烦您替我倒杯茶?”

  三娘子欣然答应,转身出屋取水。

  赵季和赶紧把自己所带的烧饼拿出来一个,放在盘子里,又取走一个揣于怀中。

  三娘子回屋后,赵季和正在吃着自己那个烧饼,并对她说:“忘记了,我也带有烧饼,你把剩下的这些给其他客人吃吧。”

  三娘子斟茶时,赵季和又说:“如不嫌弃,品尝一下我带的烧饼如何?”说着,他取出刚才从盘子里调走的那只烧饼。

  三娘子笑纳,吃了两口,倒地变作了驴。赵季和便骑上她出门而去。

  却说这三娘子日行百里,无处不能去。

  四年后,赵季和入关去长安,在西岳庙东五六里处,于路边看到一位老人。老人拍手大笑:“板桥三娘子,怎么变得这副模样?”

  随后,老人对赵季和说:“三娘子虽有过,但也让你骑了好几年了,就此放过她吧。”赵季和想了想,答应了。

  那老人掰开驴的口鼻,口中有词。

  不一会儿,三娘子便从驴皮中跳出来,向老人深鞠一躬,瞧也没瞧赵季和,一个人愤然离去了。

  唐汴州西有板桥店,店娃三娘子者,不知何従来。寡居,年三十余,无男女,亦无亲属。有舍数间,以鬻餐为业。然而家甚富贵,多有驴畜,往来公私车乘,有不逮者,辄贱其估以济之。人皆谓之有道,故远近行旅多归之。

  元和中,许州客赵季和将诣东都,过是宿焉。客有先至者六七人,皆据便榻,季和后至,最得深处一榻。榻邻比主人房壁,既而三娘子供给诸客甚厚,夜深致酒,与诸客会饮极欢。季和素不饮酒,亦与言笑。

  至二更许,诸客醉倦,各就寝。三娘子归室,闭关息烛。人皆熟睡,独季和转展不寐。隔壁闻三良子悉窣,若动物之声。偶于隙中窥之,即见三娘子向覆器下,取烛挑明之,后于巾厢中,取一副耒耜,并一木牛,一木偶人,各大六七寸,置于灶前,含水噀之。二物便行走,小人则牵牛驾耒耜,遂耕床前一席地,来去数出。又于厢中,取出一裹荞麦子,受于小人种之。

  须臾生,花发麦熟,令小人收割持践,可得七八升。又安置小磨子,硙成面讫,却收木人子于厢中,即取面作烧饼数枚。有顷鸡鸣,诸客欲发。三娘子先起点灯,置新作烧饼于食床上,与客点心。季和心动遽辞,开门而去,即潜于户外窥之。

  乃见诸客围床,食烧饼未尽,忽一时踣地,作驴鸣,须臾皆变驴矣。三娘子尽驱入店后,而尽没其货财。季和亦不告于人,私有慕其术者。后月余日,季和自东都回,将至板桥店,预作荞麦烧饼,大小如前。既至,复寓宿焉。三娘子欢悦如初,其夕更无他客,主人供待愈厚。夜深,殷勤问所欲。

  季和曰:“明晨发,请随事点心。”

  三娘子曰:“此事无疑,但请稳睡。”

  半夜后,季和窥见之,一依前所为。天明,三娘子具盘食,果实烧饼数枚于盘中讫。更取他物,季和乘间走下,以先有者易其一枚,彼不知觉也。季和将发,就食,谓三娘子曰:“适会某自有烧饼,请撤去主人者,留待他宾。”即取己者食之。

  方饮次,三娘子送茶出来。季和曰:“请主人尝客一片烧饼。”乃拣所易者与啖之。才入口,三娘子据地作驴声,即立变为驴,甚壮健。季和即乘之发,兼尽收木人木牛子等。然不得其术,试之不成。季和乘策所变驴,周游他处,未尝阻失,日行百里。

  后四年,乘入关,至华岳庙东五六里。路傍忽见一老人,拍手大笑曰:“板桥三娘子,何得作此形骸?”因捉驴谓季和曰:“彼虽有过,然遭君亦甚矣。可怜许,请従此放之。”老人乃驴口鼻边,以两手擘开,三娘子自皮中跳出,宛复旧身。向老人拜讫,走去,更不知所之。(《河东记》)

  故事的最后,三娘子并没有感谢赵季和,这一点大约叫赵季和不快。不过,也可以理解,三娘子作为一大美女,却被赵季和当驴骑行了四五年,怎能不气!

  不过,那些被三娘子化为驴的旅客,又有谁去怜悯呢?他们一辈子只能做驴了。

  故事中,三娘子那个装满农具的小箱子令人好奇。在晚唐皇甫氏所著《原化记》中,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