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1 / 1)

唐朝诡事录3:骇人听闻大结局 魏风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武则天的肉体玩偶和养生顾问而已。

  明崇俨作为正谏大夫,论政事得失时喜欢假借鬼神之言。皇帝和皇后更是对其言听计从。关于明崇俨通鬼神之事,有这样的例证:

  正谏大夫明崇俨,少时父为县令,县之门卒有道术,俨求教。教以见鬼方,兼役使之法,遗书两卷,俨阅之,书人名也。俨于野外独处,按而呼之,皆应曰:“唯。”见数百人。于是每须役使,则呼其名,无不立至者。俨尝行,见名流合祔二亲者,輀已出郊,俨随而行,召其家人谓曰:“汝主君合葬二亲乎?”曰:“然。”曰:“汝取灵柩,得无误发他人冢乎?”曰:“无。”俨曰:“吾前见紫车,后有夫人,年五十余,长大名家妇也。而后有一鬼,年甚壮,寡发弊衣,距跃大喜,而随夫人,夫人泣而怒曰:‘合葬何谓也?’汝试以吾言白汝主君,云明正谏有言如此。”祔亲者闻之,大惊,泣而谓俨曰:“吾幼失父,昨迁葬,决老竖取之,不知乃误如此。”崇俨乃与至发墓所,命开近西境,按铭记,果得之,乃弃他人之骨,而祔其先人。俨在内言事,及人间厌胜至多,备述人口,故不繁述。(《纪闻》)

  明崇俨少年学道,师父是他那做县令的父亲身边的一个门卒。

  这门卒是个高人,深识道法。明崇俨那闻名当时的驱使鬼神之术,就是向他学的。记载中,门卒给了明崇俨两卷书,书上都是人名字。明崇俨每每默念书上的人名,空中就会有声音答应:“在!”

  有一次,明崇俨出行长安郊野,看到有人欲合葬父母。他发现哪里不对,于是叫住那家仆人:“你的主人要合葬已亡的双亲吗?”

  仆人点头。

  明崇俨说:“你们挖旧坟时,有没有可能挖错了,错取了别人的尸骸?”

  仆人说:“不会吧!”

  明崇俨说:“我看见运尸车后跟着一位老妇人,五十多岁,名家风范,那是你家主人母亲的鬼魂。夫人后面跟着一男鬼,却是壮年,秃发陋衣,蹦跳着很高兴。而老妇人哭泣着说:‘为什么要跟你合葬?’你把我这些话转述给你家主人,说这是明崇俨所讲即可。”

  那家主人听完仆人的转述后大惊,仔细辨查后发现,果然是错将他人尸骸当做了自己的父亲。

  明崇俨被刺后,唐高宗和武则天都很震惊,立即成立专案组调查此事。但大臣们都希望刺杀案不了了之,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明崇俨只不过是个江湖术士,死不足惜。

  关于明崇俨的死因,当时有如下几种传说:

  一、为鬼神所杀。有大臣半开玩笑地说:“明崇俨呀!不是说他精通异术,最善驱使鬼神为他办事吗?也许把鬼神逼急了,为鬼神所杀吧!呵呵。”

  二、为流窜的强盗意外所杀。

  三、被太子遣人所杀。

  正史上记载的是第二种说法,当时流行的是第一种说法,但武则天坚信第三种说法。

  当时,唐高宗已是暮年。武则天成为帝国的权力中心,常撇下皇帝丈夫,独自一人登上洛阳城楼接受群臣和百姓的朝贺。太子李贤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下去。而武则天继续强化着自己不可冒犯的尊严,多次书面训诫这个不听话的儿子。

  当时还有传言说,武则天曾多次秘密召见明崇俨,让他给自己的几个儿子看相。明崇俨很不客气地批评了太子李贤,认为三子李显和四子李旦更有天子之姿。此外,据说擅长巫术的明崇俨还总被武则天请去,秘密对李贤进行诅咒。

  现在明崇俨被刺杀了,谁干的?武则天说一定要查清此事,她希望从幕后挑出太子李贤这根线。

  但事与愿违,几个月下来,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李贤被牵涉到案件中。

  武则天有些坐不住了,也许这时她还不知道狄仁杰、苏无名有着过人的侦探才能。武则天与太子贤僵持了一年。

  直到转年,事情才发生变化。

  在武则天的阴影中,郁郁寡欢的太子李贤因亲近一个叫赵道生的近侍,而受到一名大臣的指责,这种同性恋行为被认为有失太子风范。

  太子大发脾气,说:“我喜欢男人还是女人,你们管得着吗?”

  武则天认为管得着,她一直想办自己这个儿子。她派人秘密审讯赵道生,竟意外得知:去年,他受太子委派,一手筹划了对明崇俨的刺杀行动。

  武则天随即派士兵闯入东宫,进行搜查,在马厩缴获了上百副盔甲。

  没有兵器,只有盔甲,但这已是大事件了。武则天以刺杀大臣和私藏军械为罪名,将李贤的太子位废了。此前她曾毒死过一个儿子:自己的长子李弘。至于李贤,后来被流放四川,最后被武则天逼迫自尽。武则天最喜欢的明崇俨死了,未来的女皇要她的儿子也必须去陪葬。

  准情人的死令未来的女皇伤感异常,而亲儿子的死又令她感到安慰:因为她借明崇俨一案,如愿地拔掉了通往女皇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棵荆棘。

  李贤活着的时候,曾写过一首著名的《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

  在这首诗中,他道出对母亲的悲愤和期待:母亲啊,你确实是个旷古未有的女强人,但若把自己的儿子都杀了,你最后收获的只是空空的瓜蔓啊。

  他希望母亲绷紧的神经能稍微放松一下。但问题是,如果心慈手软了,那还是武则天吗?所以李贤的希望落空是必然的。

  大唐第一国手

  下面这则轶闻说的是大唐围棋第一国手与日本围棋第一高手比拼的故事。

  唐宣宗大中二年春,日本王子来到长安朝拜,献上东瀛宝物、音乐。宣宗皇帝为之设百戏、宴会,以礼相待。

  日本王子最善下围棋,此番初来长安,朝拜之余,提出要跟大唐国手比试棋艺。宣宗皇帝命令皇家棋手顾师言出阵。

  日本王子拿出一套精美无比的棋具,说:“我们日本国之东三万里远的大海上,有一岛名叫集真,那里有座凝霞台,台上有个手谈池,池中特产一种冷暖玉棋子。该棋子不用加工,而自然有黑、白两色,摸上去冬暖夏凉,故而称之为冷暖玉。此外,岛上还产一种叫如楸玉的树,与楸树相仿。稍加雕琢,制成棋盘,光洁如镜。”

  日本王子炫耀完自家的棋子和棋盘,遂与顾师言围棋。

  顾师言被认为是晚唐围棋第一高手,可比盛唐时的国手王积薪。在此之前,他在与另一位围棋高手阎景实的一次征霸赛中险胜,夺得皇帝所赐的“盖金花碗”,确立了大唐第一高手的地位。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