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 / 1)

唐朝诡事录2:长安鬼迹 魏风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不觉懔然。巨胡东望,谓其前驱者曰:“射其喉。”群胡欲争射之,巨胡诫曰:“非雄舒莫可。”他胡皆退。有一胡前,引满一发,遂中其喉。其物亦不惧,徐以手拔去三矢,持一巨砾西向而来。胡人皆有惧色,前白巨胡:“事迫矣!不如降之。”巨胡即命呼曰:“将军愿降。”其物乃投砾于地,自去其巾,状如妇人,无发。至群胡前,尽收夺所执弓矢,皆折之。遂令巨胡跪于地,以手连掌其颊。胡人哀祈,称死者数四,方释之。诸胡高拱而立,不敢辄动。其物徐以巾蒙首,东望而去。胡人相贺曰:“赖今日甲子耳!不然,吾辈其死乎?!”既而俱拜于巨胡前,巨胡颔之,良久,遂导而入山崦。时欲昏黑,民雨汗而归,竟不知其何物也。(《宣室志》)

  在樵夫的注视下,群胡击掌相贺:“今天当是好日子!否则,我们真是难逃此劫!”说罢,他们拜倒在巨胡面前,后者一面摸着被抽肿的脸,一边不停地点头,自言自语道:“好日子,好日子……”

  在巨胡的带领下,那群人依次消失在山林间。

  树洞里的樵夫早已被吓得浑身直冒冷汗,他哆哆嗦嗦地回家,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看到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当然,我们也无法解释庐江山中发生的这一幕,那诡异的光头女子是谁?那群类似于胡人的家伙又来自何方?为什么出现在庐江的深山里,他们为何如此惧怕那怪物?

  最初,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一则有关唐朝野人的信息。如果真的是这样,这则故事的价值就不可估量了。但后来发现,这些家伙似乎又不是野人。无论如何,这样的故事令人难以安眠,尤其是当那怪物在月色下摘去蒙面,露出一颗女人的光头时。

  怪兽来袭

  中唐时,广东韶阳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村民在野外放牛,牛忽舔其手臂,所舔之处,皮肤变得白皙,光洁如玉。村民很高兴,脱掉衣服,叫牛遍舔其全身。回家后,村民将这件事情告诉家里,一家人都惊异不已,跃跃欲试。

  那头牛的舌头怎么会有这样的功能?

  但接下来的事让人难以接受:被牛舔的村民,无故暴毙。

  村民家人因愤恨而杀牛,并召集同乡一起食其肉,大家觉得肉质异常鲜美。但就在当晚,凡吃过牛肉的人均暴毙身亡。

  故事至此结束,别无其他。

  只是千年后,我们透过故事想象,在唐朝的夜雾中那头牛慢慢抬起头来,总觉得背脊发凉,似乎那牛隔着千年时光,在轻轻地舔着我们。

  不过,那牛也不见得就是头凶兽,万一是头麒麟呢?因为按照传说,牛生异种,即为麒麟。

  继续看有关牛的故事:

  玄宗天宝年间,凉州有户人家诞生了头小牛。自生下来后,这头牛就与众不同,性情暴戾,长大后更是凶悍如虎,没人能将其制伏。它还成为了其他牛的“大王”,在它的带领下,所有牛都集结在一起,游荡在城内外,没有一个人敢惹它们。

  这牛必不是麒麟,麒麟是祥瑞之物,不会如此凶暴。

  在民众的要求下,凉州都督计划射杀此凶牛。但没人敢靠近此牛,远射又屡试无法得手。正在这时,西域有胡人献上一头野兽,大小如犬,毛色纯青。

  都督:“此兽有什么用处?”

  胡人:“别看它小,却能搏击猛兽,狮虎不惧。”

  都督好奇,便把凶牛作祟之事相告。

  胡人笑:“此事不难。若帮您制伏此牛,有赏钱吗?”

  都督当即悬赏三百千钱。

  胡人抚摸着那小小的怪兽,口里念念有词,怪兽遂兴奋跳跃,解绳后飞纵而出。这有点像《封神演义》里“摩家四将”手中的花狐貂。

  牛群见怪兽飞来,纷纷躲避。那头凶牛,则刨坑埋身,浑身战栗。

  怪兽蹿上去,与之搏斗,尘土飞扬,暗淡四野。没多长时间,怪兽就回到胡人身边。再看刚才的搏斗之地,已成深潭,而凶牛则血肉模糊,倒毙其中。

  众人都不知道这是头什么怪兽。

  在场的观看者发现,怪兽与凶牛搏斗之时,身形猛增,长至马匹那么大。将凶牛咬死后,胡人取其五脏以饲怪兽。饱餐之后,怪兽又恢复了原来的大小。众人无不惊叹这怪兽的异能。

  如果说这头怪兽为胡人所驯养,那么下面的怪兽则完全来自茫茫山野了。

  在遥远的南方,有一个声名远播的猎人被称为神射手,他所射之箭,浸过剧毒,鸟兽若中,必死无疑。

  玄宗开元中,猎人又入深山,午后,猎人在大树下休息。群山中,植物蔓绕,根根垂下,猎人在藤花掩映间,半醒半梦。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忽然感到有什么东西正在触抚自己,于是从睡梦中惊醒,定睛观看,竟是一头白象。

  白象巨大,猎人揣测是象王,他心生敬畏,作揖而拜。

  白象用鼻子将猎人卷到背上,又将其所携带的弓箭、药筒卷起来,交给猎人。

  事毕,白象驮着猎人在大山中奔驰百余里,入幽谷。猎人在象背上,极目遥望,两侧是悬崖峭壁,幽谷内古木参天,森然蔽日。

  白象驮着猎人跑了一会儿,来到一块平坦的地方。此时,猎人发现白象身体有些颤抖,一边跑一边四下环望。又跑了六七里,来到一棵参天古树下,白象抬头举起长鼻示意猎人爬树,于是猎人从象身上攀缘到树上。

  白象在树下仰望。

  猎人一直往树上爬,到二十多丈时,往下望,大象以鼻直指,令猎人继续往上爬。

  爬到六十丈高时,白象满意地离去。猎人很茫然。此时已是夜里,猎人只好宿在树杈间。

  第二天黎明,猎人一睁眼,见不远处的空地上有两道光,再细看,竟是头巨兽的双眼!巨兽样子怪异,浑身披黑毛,高十多丈,咆哮声震耳欲聋。

  昨天驮猎人的象王,正带着上百头大象伏在巨兽面前,一动不动。

  巨兽上前,在象群中选了两头小象,张开血盆大嘴,须臾间就将两头小象吞食。随后,群象才敢慢慢退去。

  张大嘴巴的猎人这时才领会到象王的意思,于是抽出毒箭,极力远射,巨兽遂中两箭,开始大吼大叫,其声震百里。猎人感到连自己所在之树也摇摇欲倒。但他确实勇猛,他大声呼喊,吸引巨兽近前,又引弓瞄准,当巨兽张嘴咆哮时,正好将箭射进它的嘴里。

  巨兽翻滚倒地,过了很长时间才死去。

  白象不知从哪里出现,一步一望,谨慎地来到巨兽的尸体前,用头顶触,发现它确实死了,这才仰天大吼。不一会儿,足有五六百头大象聚集过来,围着巨兽之尸,兴奋地吼叫。

  兴奋的白象想起什么,跑到了树下,屈膝跪倒在地,一面向上礼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