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园子的人微笑着、幽默着跟他告别。
这不像是葬礼,更像是一场聚会。没有哀乐和阴沉,悲伤的哭泣隐藏在故事之中。
即使是最后的告别,也是用这样一种热闹而特别的方式。
去掉刻意的感动和过分的煽情。
真实比什么都重要。
这是简渊主持的第一场葬礼。葬礼结束后,张老师的老伴死死握着简渊的手,认真的说道:“你,应该是他最后一个知己。”
简渊也握紧了手。
但并不是所有的葬礼都充满感动。
第二场葬礼,在一片哀乐之中,简渊走上灵堂中间的台子。
逝者是一位收藏界的名人,很多人经常可以在各大拍卖行里看到这位老先生的身影。同时他还是一个慈善家,一直是让人称道的楷模。
简渊本以为,这将会是一场圆满的葬礼,然而......他错了。
因为,老先生的身后事并不体面。
有时候这个世界的好与坏,无法用一个合理的标准去判断。就像这位老先生,生气人们看到的,是他慈善的一面。而他去世之后,无数的消散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悲惨的是,老先生尸骨未寒,财产纷争令这个曾经风光的家乱成了一锅粥。
简渊就这么孤零零的站在台上,看着窃窃私语,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滋味。
不说这位老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只是这样的身后事,就足够让人觉得心寒了。
简渊不想这放弃,所以想对老先生的生前亲朋进行一番采访,很少有人配合。大家关心的,是那些巨额财产如何分配以及自己能够分到多少。
老先生活到了七十八岁,可是死的时候,亲近的人里面,居然没有一个人人去怀念这个人生前的事情。
最后的最后,居然是简渊这个素味平生的陌生人,通过一些资料给老先生写了一篇悼词。
这一篇悼词很走心,但是葬礼上没有人在意简渊说什么。
当程序进行到遗体告别的时候,小三儿们与原配的家人打作一团。哭天喊地的,所有人叫着老先生的名字,但是却没有人记着他的好。
从死亡的角度回溯人生,过去所执著的一切,该有多么荒谬和可笑?
老先生一声收藏的宝贝,到了最后居然变成了不幸的根源。
而葬礼的最后,当小三儿们与原配的家人转移阵地,离开礼堂之后,有几个人却默默走进来,脸上带着泪痕。
那是几个衣着朴素的人,看起来像是刚刚进城的样子。手里提着一个破旧的塑料袋子。
简渊上去问道:“葬礼已经结束了,请问你们是?”
“老先生曾经捐献过书本给我们的学校,听闻老先生不在了,学校派我们做代表来送送他。”为首的那个女人落着泪:“刚刚保安拦着我们,不让进。现在散场了,我们才能进来送送老先生。”
简渊有些受不了。
那个女人把提着的塑料袋打开,里面都是洁白的小花,看起来并不是门口买的,而是人手一个个折叠的。这每一朵花,都是一片心意啊!
那女人把白色的花用力挥洒,好像整个世界的脏乱都被那洁白的纸花覆盖了。透过无数的白色纸花,老先生的遗像依旧在那。只是这一切的好与坏,他都不会再知道了。
那这位老先生,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呢?他的原配和小三们打成一团,很明显是一个渣男。可是还有人不远万里,只为献上亲手折出的白花,那他也应该是一个好人吧?
但故事到了这,好像一切也都不重要了。毕竟那个人,已经永远不知道了。
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
348.向死而生
这是一位有钱人的葬礼。
与生前的风光相比,这位富豪的死很仓促,抑郁症在他四十五岁时,就夺去了他的生命。
简渊在主持葬礼之前,总会去了解逝者的生平。富豪的妻子给简渊看了大量逝者生前的日记。
财富对这位逝者来说早已成了数字,他的使命是管理这堆数量庞大的数字还有数百员工的命运。很多事务已经与个人喜好和利益没有多少关系。他完全可以选择停下来,换一个职业。
看着日子,简渊觉得,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一定会成为非常优秀的作家。但他并没有。他依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边处理集团内部的争斗,一边应付来自市场的压力。
简渊读着这位富豪的生前日记,想着如同这位富豪一样匆匆的赶路人,敬意有之,叹惋有之,悲凉亦有之......
这样的事情,给了简渊极大的震撼!
逝者已矣,但简渊决定做点什么来改变还活着的人。
于是在这个富豪的葬礼上,简渊公布了这位富豪一天的开销。
36元!
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及一个中产之家小孩子一天的花费。
因为没有时间,他拼命赚钱,却丝毫享受不到金钱带来的愉悦。
在日记中这位富豪写着,他可以追忆起来的快乐,竟然来自于一次汽车在路上抛锚,他让司机等拖车来,自己则一个人步行去公司。
这时候,他惊奇地发现,路边有那么多有趣的店铺,还有那么多的新奇建筑。他甚至看到了路边的狗尾巴草。如果没记错的话,最后一次见狗尾巴草应该是在大学毕业那一年,他叼着狗尾巴草,步伐轻快的去参加毕业典礼。
这,震惊了在场所有的人。
简渊站在台前说道:“他不是在车上,就是在飞机上,也有可能是在会议室里。他的生命自从承担起百人的企业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四季。他最美丽的记忆不是赚得第一桶金的激动,也不是公司十周年庆典上的高朋满座,而是那个步行的午后,那一路惊奇的发现。我想,最后的时光里,他一定为自己铺设了一条芬芳的小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他应该是笑着走过那条通往天堂的小路,甚至还哼起了快乐的歌。所以,在此,让我们一起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
掌声按道理不应该出现在葬礼上,可是现在就这样出现了。
这是简渊第一次在葬礼上听到掌声,但是他知道那不是对逝者的不恭,而是大家情不自禁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最真挚的尊敬。
每到疲于奔命的时候,忙到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请告诉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时间不用拿着鞭子追赶也会走过,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在还来得及的时候。
葬礼结束后,简渊与富豪之子成为很好的朋友。这位富二代并没有子承父业,而是将公司交给了经理人,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