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6 章(1 / 1)

我真是心理医生 喷火萌 2000 汉字|17 英文 字 2个月前

观众很多人也跟着点头。

这其实就是一种潜意识的同化。在表达观点的同时向其他人发出一些积极的信号,比如微微点头,那么其他人会潜意识增强了赞同的心理,被观点同化。

简渊现在的能力,早已经做到了举重若轻。所以完全可以一边进行观点的输出,一边进行一场群体性的“意识同化”。这种同化当然不是电影里那么离谱,大概就算是一种轻微的洗脑。

就像是非法传销的讲课,为什么让很多人不知不觉就进入圈套,其实用的也是这个原理。只不过非常传销的办法简单粗暴,而且目的性强烈。

但简渊则是润物细无声,境界上肯定是秒杀那些人的。这种同化看起来效果不强,但营销那种同化只是一时的,简渊这种同化的影响却是扎根潜意识,不可能被清除。还在简渊输出的知识都是正儿八经的心理学,如果换个心怀不轨的人,可能一个邪教就诞生了。

讲座结束后,简渊躲开要签名的人,结果回去就看到了等候多时的迈克尔探员。

“这次来,是向你表示感谢。”迈克尔说道:“破案了,你应该看电视了吧?”

简渊点点头,说道:“只不过是分给的事情。”

“接下来也会有奖励的。”迈克尔笑着挠挠头,说道:“你很不错,有做侦探的天赋,能这些不是线索的线索去分辨真相,我很看好你。”

“谢谢。”简渊笑了笑,目光盯着迈克尔看着,没有丝毫躲闪。

面对fib的时候,简渊总是加紧了小心。因为他们可普通的警察不一样,几乎都是经过更加严苛的犯罪心理教育。所以如果流露出任何的小问题,都有可能暴露出自己的真实目的。

人在说谎的时候,目光是会躲闪的,所以简单的问题回答不能迟疑超过三秒,目光不能向右边看,因为那是大脑编造谎言时的下意识动作。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一个人的眼睛向左看通常是在回忆,向右看通常是在思考谎话,具体需根据每个人的基线改变情况。

这属于微表情得范畴,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

微表情是心理应激微反应的一部分,它从人类本能“潜意识”出发,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再能装的人,遇到有效刺激之后的第一瞬间也会出现微表情,他的装只能出现在微表情之后。

因此,以微表情为代表的微反应是个人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最准确线索。

但......fib做梦也想不到,简渊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已经到了可以扭曲自己的潜意识的程度。这个世界或许也只有简渊能做到这种程度。

《潜意识概论》毕竟是顾异同代笔,所以不能完全阐述简渊的能力,以至于所有人都对简渊在潜意识研究的进步上,产生了误判。

迈克尔从头到尾观察简渊的表现,在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之后,这才真正放心。

简渊转过头给迈克尔倒杯水,心里却松了口气。

真是步步小心,如履薄冰。

252.绝密档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迈克尔探员来找简渊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以后遇见一些麻烦的案件,简渊可以为fib帮忙。

这看似是抱大腿,其实并没有多少好处,甚至更危险。简渊真的不想和这些人扯上关系,但是也没有办法拒绝。得罪fib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

在得到了简渊的首肯之后,迈克尔满意的离开了。

简渊坐到椅子上,从口袋里拿出药瓶,开始吃药。最近他发现镇定类的药物,可以让他昏睡的情况得到一定的缓解。这种缓解最多就是在昏睡之前,能有一个预兆。不会像是之前那样直接倒地不起。

不过即使这样,对于简渊来说也很不错了。虽然这药很贵,但简渊吃得起。

随后的日子倒算安稳,简渊也依靠着在fib的关系,在心理学会接触到了更多珍贵的实验资料。

很多心理学实验,其实都比较反人类,所以心理学家们在做完实验之后,会把结果封存起来,只需内部人进行查看。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声誉,另一方面则是垄断知识。

毕竟很多理论,只看结果是不行的,因为会有偏差,所以要进行各种实验的论证。

简渊总算是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看到了一批被心理学会封存起来的绝密资料。比如小艾伯特实验的详细数据。

这是一个显示人类经典条件反射经验证据的实验,这项研究也是一个刺激泛化的例子。

1920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布罗德斯·华生和他的助手罗莎莉·雷纳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了这项实验。

约翰为了研究“人的情绪是否和动物一样被人为控制,由条件反射产生”。

于是约翰和助手从一所医院挑选了9个月大的孩子,也就是小艾伯特进行这项研究。而小艾伯特的母亲每天可以得到1美元的报酬。

在实验开始之前,小艾伯特首次短暂地接触白鼠、兔子、狗、猴子、有头发和无头发的面具、棉絮、焚烧的报纸等物品。此时小艾伯特对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惧。

大约两个月后,当小艾伯特刚超过11个月大,约翰和他的同事开始进行实验。开始时,把小艾伯特放在房间中间桌上的床垫上。实验室白鼠放在靠近小艾伯特处,允许他玩弄挥它。这时,儿童对白鼠并不恐惧。当白鼠在他周围游荡,他开始伸手触摸它。

在后来的测试中,当小艾伯特触摸白鼠时,约翰和助手就在小艾伯特身后用铁锤敲击悬挂的铁棒,制造出响亮的声音。毫不奇怪,在这情况下,小艾伯特听到巨大声响后大哭起来,并表现出恐惧。

经过几次这样将两个刺激配对,白鼠再次出现在小艾伯特面前。这时,他对白鼠出现在房间里感到非常痛苦。他哭着转身背向白鼠,试图离开。

此时,显然这名男婴已经将白鼠与巨响建立了联系,并产生了恐惧或哭泣的情绪反应。

在实验的17天后,当约翰将一只兔子带到房间,小艾伯特也变得不安。对于毛茸茸的狗、海豹皮大衣,甚至华生戴上有白色棉花胡须的圣诞老人面具出现在他面前,他都显示出相同的反应。

约翰认为,小艾尔伯特对白鼠的恐惧泛化到了许多相似事物上:他开始对小狗、白色皮毛大衣、棉花、华生头上的白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