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州设州牧,命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只刻楼精美、古朴典雅、气势庄重的青铜大鼎,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珍异宝刻于九鼎之身,象征着九州大地,镇压一国之气运。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
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华夏的代名词,‘定鼎’成为霸权建立的代名词。
‘问鼎中原’亦是古往今来历代豪杰的毕生追求。
几千年来,大禹九州鼎一直都是华夏的气运之宝。在工艺美学上,它是一套稀世之作。从文化考古角度分析,它是我国青铜器时代的集中代表。从铸造工艺技术上看,它标志着华夏历史已结束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
关于九鼎的流传,《墨子·耕注》有言: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终夏一朝,九州鼎都在夏王城摆放,这毋庸置疑。
商汤逐走夏桀后,夏朝灭亡,商汤将九鼎迁至其都。
商朝中兴之王盘庚定都于殷后,又把九鼎迁至殷都。
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又把九鼎搬到了周王城,曾公开展示九鼎。
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将九鼎置于该城,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异族犬戎进犯,幽王死,西周灭。
诸侯共同拥立周幽王之子继位,是为周平王,东周开始。
东周开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
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于洛邑,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
后楚灵王一度也动心问鼎,因国内发生叛乱,未果。
秦惠文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号令诸侯。
楚顷襄王、齐国诸王亦曾希望争夺宝鼎。
周赧王周旋于秦、楚、齐、魏、韩之间,令其相互制约,得保九鼎不失。
秦武王四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宜阳,直逼周王城。秦武王欲‘携两周之缰,雍天下之国’,他同样也想迁徙九鼎,却不想年轻气盛,尝试举鼎,绝膑而死。
秦武王薨,其弟继位,是为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在位末期,终于完成了父亲和王兄的遗愿,取九鼎宝器归咸阳。
失去了九鼎镇压,周王朝气运自此断绝。
七年后,秦庄襄王灭周,国祚八百年的周朝,正式宣告灭亡。
九鼎到了咸阳,气运便转嫁到了秦国的身上。
秦庄襄王的儿子,叫嬴政。
嬴政成年后,砍瓜切菜,横扫六国,功德超越三皇五帝,乃称始皇帝。
秦始皇曾一度坐拥九鼎、打造传国玉玺的和氏璧、随侯珠、十二金人……
华夏总共没几件能称得上‘神器’的重宝,一大半都跟秦始皇有因果……
然而,众所周知,秦朝是个短命王朝。
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九鼎已经不知下落。
这又是华夏历史上一桩扑朔迷离的奇案,众说纷纭。
关于九鼎的下落,主流的共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秦国压根没有得到过九州鼎,是当时周王朝衰落,国库空虚,周赧王经济窘迫,吃饭都成了问题。于是他把九鼎融化了,重新铸造成钱币后拿去还债了。
第二种说法也是秦国压根没得到过九州鼎,是当时的周王朝处在崩溃边缘,四方诸侯又对禹王九鼎虎视眈眈。周赧王害怕诸侯在夺鼎之争时伤到自己,就把九鼎沉入泗水,对外谎称九鼎失踪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就记载了秦始皇泗水捞鼎,最后却无功而返的故事。
第三种说法是禹王九鼎的确被秦始皇得到,并作为陪葬品和秦始皇一起埋入秦始皇陵了——这是目前可信度最高、支持人数最多的一种说法。
在今天以前,这三种说法都有道理。
但是到了今天,陈宇亮出了九州鼎碎片,三种说法皆不攻自破。
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九州鼎真正的下落,应该是这样……
第2170章 九鼎的流传
在全国古玩大会总决赛上,陈宇亮出九州鼎碎片,关于九州鼎流传下落的三种推测不攻自破,三种推测,都是错误的。
但这三种推测中的后两种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只是太片面了。
首先是错误的第一种推测,周赧王活不起了,熔铸九鼎造钱,这个必然是假的。九鼎是周王朝的镇国神器,就算活活饿死,周赧王也不敢损毁九鼎啊!
退一万步说,他真敢作出违背祖宗的决定,熔铸九鼎。
问题是,对九州鼎虎视眈眈的天下诸侯,能够允许吗?
熔铸九鼎绝非什么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是惊天动地的轰动大事。
周王室都衰微成那副德行了,周王城里连扫地的杂役都是各诸侯王安插的眼线,他若是熔铸九鼎,能瞒得过谁?
周赧王要是真这么干了,相当于背祖忘宗,平白送给了天下诸侯发兵的理由。天下诸侯干脆不用再藏着掖着了,直接发兵宰了他,然后再以‘保护’为名,接管周王城,接收九州鼎,自己在周天子的位子上坐一坐,先到先得。
饿得揭不开锅了,起码不会马上死,把裤腰带勒紧点,还能凑合活。
熔铸九州鼎造钱,必死无疑,还得被人从天子的位子上一脚踢下去。
只要周赧王脑子没进水,他会怎么选择,还有什么疑问吗?
因此,九鼎肯定没有被周赧王熔铸造钱,这种推测大错特错。
再来看有可取之处的第二种说法:周赧王为求自保,将九州鼎沉进泗水,对外谎称失踪。这种推测,对也不对。还是那句话,太片面了。
周赧王连饭都吃不起了,全指望天下各诸侯王的施舍度日,他要是沉鼎,岂非一下子得罪了对九鼎虎视眈眈的天下各诸侯王?
偌大个周王城里,恐怕除了周赧王自己,剩下所有人都是各诸侯王眼线。
沉鼎?他能瞒得过谁?
谎称失踪?那么大,那么重的九尊巨鼎,你说失踪就失踪?当谁傻子呢?
显然,‘沉鼎’一事与周赧王无关。
但诸多史料都对秦始皇去泗水打捞九州鼎一事有所记载,这件事大概是真的。九鼎大概真的掉进了泗水,不过不是周赧王沉的,而是秦人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
为了呼应华夏九州,九鼎共有九尊。
说九尊全掉进泗水,未免有些太玄幻了。
九鼎极重,先秦时代的主要运输手段还是依靠牲畜的陆路运输,效率低下,承重有限,若要一次搬运九鼎,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难以计量。别的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