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36 章(1 / 1)

极品捡漏王 有聊的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两件,是因为当年的任家,还深受钟良宠信,是华夏古玩行的中坚力量。任家尽管没有参与此次开墓,但任家盯上了这只水晶杯。

任家足够贪婪,知晓它的历史价值。

于是乎,几个月后,任家派考古队以支援为名,抵达现场帮助深入挖掘。

说是挖掘,其实是谋私。

任家的运气足够,果然被任家的族人挖出了一只相同的水晶杯。

然而,任家并没有上交,而是私藏……

就这样,明明有两只战国水晶杯,却有一只,跑到了任家手里。

任家的罪名,叫以权谋私,按律当斩。

这不,报应来了,时隔多年的今晚,任家被灭族,任九州、任公子一脉的嫡系任家族人,被满门抄斩。活下来的,只有少数被排挤在高层之外的旁系。

“哼!”陈宇抚摸着战国时代的水晶杯,冷哼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们任家身为古玩豪族,却私下里制假贩假,勾结外国奴,该杀!”

“至于我……我会在将来找个时间,与老狐狸商量,兑现我曾经的玩笑之言,开一家‘陈宇博物馆’,把这些华夏国宝,尽数告知国人!”

“自然。”陈宇的两眼微眯起,瞳孔里迸射出两缕寒芒。“那些至今仍在国外、钟良一生未能追讨回来的华夏海外流失国宝,我会把它们拿回来!”

“它们本来就是我们的,无论今后是在国博,故博,还是在‘陈宇博物馆’出现也好,反正它们应该在华夏的境内展览!”

放下‘网红’战国水晶杯异父异母的兄弟后,陈宇又拿起了第二件宝贝。

和战国水晶杯一样,这同样是任家以权谋私的产物。

金沙遗址喇叭形器,直径十厘米,厚八毫米的商代金器。

此物器壁极薄,连一毫米都不到,由此可见它工艺的精湛程度。要知道,它可是三千多年前的物件,那时候并没有现代的打磨机械。

它整体呈喇叭状,腹壁等距离分布三朵卷云纹,线条流畅,极具美感。

二十年前二月,金沙遗址在蜀省省会被发现,这里曾是距今约三千年、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

金沙遗址是华夏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在蜀省考古界的地位,仅次于三星堆。

在金沙遗址,出土了海量的金器、铜器、玉器、漆器等珍贵文物,以及数以吨计的象牙、野猪獠牙和鹿角,堪称世界范围内出土金器、玉器最丰富,象牙最密集的遗址。

目前可以确认,金沙遗址主体文化遗存的时代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极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后,在成都平原兴起的又一个政经文中心。

说到此,此物的历史价值,还要再攀上一个台阶。

因为可以用它,来研究最近在网络上又掀起一波热度、且比一般遗址更为神秘的三星堆文明。

把玩了片刻,陈宇又从桶里,取出了第三件古玩。

一幅画,名为《骏骨图》,纵30厘米,横57厘米的元代纸本水墨。

作者龚开,是一位诗文书画都擅长的文人画家,山水画师法米芾、米友仁,人物、鞍马则学曹霸,亦能画梅、菊等花卉,是元代赫赫有名的大宗师。

龚开运用积墨法,以淡墨层层干擦马的肌肤,皴出阴阳和质感。为体现千里马有十五肋的特征,画家用墨笔勾勒,线条挺劲。

在处理马的身体部分和腿足关系时,画家采用浓墨的渲染手法体现出了马的瘦骨相和沧桑感。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龚开明明画的是一匹马,却在他的艺术手法下,乍看上去,他画的是一副马骨。

这就非常诡异了。

画中的明明是一匹有血有肉的骏马,却仿佛一副耸人的马骨在那里伫立。

正是因此,此画方才得名《骏骨图》。

这种有趣的视觉错位,便是神奇的‘积墨法’使然。

而龚开又是‘积墨法’集大成的行家,这幅《骏骨图》又是龚开运用‘积墨法’作画的代表作,它的价值不言而喻。

由于任九州出逃,肯定不能拿大件的宝贝,所以他带出来、最后落入陈宇手中的,都是小物件,其中不乏金银珠宝首饰。

比如这件,金嵌珠宝圆花,直径七厘米的清代金镶宝石。

圆花是古代妇女头上的饰品,金质底托上镶嵌珠宝,中心为一颗大块的祖母绿宝石,外围嵌两圈小颗的祖母绿与红宝石,每圈各十五粒,宝石皆随形。

最外嵌一圈珍珠,共十六粒,且外围皆有可系缀的套环。

圆花中心及外圈宝石中所选用的祖母绿宝石号称“绿宝石之王”,它晶莹通透,碧如新柳,肉眼可见祖母绿宝石内部天然生成的包裹体,这些俗称‘蝉翼’的绵绺纹等天然杂质是其他宝石所少有的,更是人工制品所不能的。

可以说,尽管它是一件比较‘俗气’的首饰,但它世间独一无二。

第1945章 日光浴的精髓

陈宇在任九州出逃的携带的两个空桶里,找出了琳良满目一大堆绝品古玩,几乎要看花了眼。

其中包括口径十六公分的唐代玻璃器,八瓣团花描金蓝琉璃盘。

这是一件用于佛教供奉的礼器,世所罕见。

它身上有发现时代最早的釉彩玻璃,也有具有明显石油帝国特征的琉璃器皿,采用了吹制、刻花、描金、釉彩等多种制作手法,美轮美奂。

显然,这充满异域风情的风格,是石油帝国的商人,经丝绸之路运来华夏的。除了本身的审美价值,它身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见证,还有相当高的历史人文价值,可以用它研究几千年前中外不同的文化审美风格。

也有高三十七公分的元代珐琅器,掐丝珐琅龙耳瓶。

瓶盘口,束颈,颈两侧饰鎏金龙形双耳,垂腹,双层相叠圈足。通体以蓝釉为地,饰掐丝花卉纹。腹部正中做弦纹一道将腹部纹饰界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饰缠枝莲六朵,下部饰石榴、山茶花等各色花卉。足墙饰菊花纹。

底镌阳文楷书‘景泰年制’四字双行款。

细观瓶体,颈下部加套凸起的一周莲瓣装饰,其釉色同整体晶莹亮泽的釉色有别,上腹与颈采取了外加套的衔接办法,腹部的弦纹也是为契合上腹与下腹而加,可见此瓶之颈、上腹、下腹三部分是由元代旧器的局部拼接而成,瓶底款识也应为改器时后加。。

还有纵186厘米,横61厘米,绢本设色的元代《金刚经》塔轴。

塔中画佛像并书写《金刚经》,画工一丝不苟,所写《金刚经》为楷体,字体细小却极为工整,足见作者之功力深厚,是一件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佛教绘画作品。

《金刚经》不算稀奇,但人们常见到的金刚经,皆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