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野小子气坏了,不再藏拙,想在这一回合狂胜碾压,给家族提气!”
“确实,那个野小子太狂了,竟敢在乐器方面跟乐家叫板,该帮他长长教训,然后叫他滚出京城!咱们京城这碗饭,不是什么人想吃就能吃的!”
“别说了,快看看乐家抬上来的是什么乐器!”全场无数双眼睛立即齐刷刷打了过去,只见乐家抬上来的弹拨乐器,是一架箜篌。
箜篌是华夏古代经典弹拨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乐使用外,民间也有流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华夏古代箜篌可粗分为竖箜篌和卧箜篌。
其中早期卧箜篌出如今春秋时的楚国,与古琴同一起源,但其长形共鸣箱面板上却有像琵琶一样的品位,这是它与琴瑟在形制上的主要差异。
竖箜篌却是由远古狩者的弓演变而来,是伴随着人类最早明的诞生而诞生的最古老的弦鸣乐器之一。
箜篌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使用竹片拨奏或击奏,表现力极强。
而乐家的族宝箜篌,既不是卧箜篌,也不是竖箜篌。
那是一架凤首箜篌。
该凤首箜篌,形制似与竖箜篌相近,然又有栩栩如生的高贵凤首装饰。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有起轸的作用,可以紧弦。
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
又如杜佑的通典记载:凤首箜篌,头有轸,以紧弦。
“卧槽!”见到这架凤首箜篌,不知评委席哪位评委,竟口吐莲花,冒出一句华夏语言最为浓缩的精华词汇。
这个词汇,准确表达了所有观众此刻的心情。
有资格进入评委席的,自然个顶个是华夏古典音乐名家。
也只有行家,才能明白,乐家亮出来的凤首箜篌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华夏音乐史的某一段空白,又要被填补了。
这他妈哪是斗乐啊,分明是给华夏历史填空来了!
是不是宝贝,得看陈宇和老狐狸的表情。
老狐狸有点傻眼,为保持绝代大宗师的形象,偷偷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陈宇亦眯缝双眼,用以隐藏他目光中的贪婪。
凤首箜篌,对外行人来说,仅仅是一个词汇。
对华夏音乐界来说,这可是失传的超级国宝!
凤首箜篌,隋唐宋兴盛一时,明朝就失传了。
史书里相关记载倒是不少,可古代又不能拍照,后代人根本不知道凤首箜篌是什么模样。仅能在敦煌壁书中,隐约得见麟角,却始终不得要领。
凤首箜篌和寻常箜篌最大的不同,不是它多了个凤首,而是它有项如轸。就是这么一个细微的区别,后代人就不知道,凤首箜篌该怎么制作。
也是因为这么一个细微的区别,让凤首箜篌的音色,与寻常箜篌不同。
就是因为后人从来没见过凤首箜篌,所以华夏音乐史出现一小块空白。
直到今天,乐家的族宝,凤首箜篌出世。
有了参照物,人们便可以批量制造凤首箜篌,改写华夏音乐史。
这还不足够惊人吗?
相比起刚才的阴阳怪气,陈宇这次是真正的佩服。
“乐家底蕴,实在惊天。”
第1545章 李凭箜篌引
“小子,算你有点眼力,识得此宝。”乐沏心情很好,这次陈宇总算没有抢着装比,那么他就能启动装比模式了。
乐沏对众人的反应非常满意,不过他觉得,仅此而已,还不够。
当即,乐沏朗声道:“诸位,凤首箜篌是明代失传的,我们乐家自盛唐崛起,族内分别藏有十余架隋、唐、宋、元的凤首箜篌,说实话不算什么。”
“扑通!”这话一出来,全场当即响起一片宾客和评委栽倒的声音。
尼玛,不愧是千年世家,装比都如此清新脱俗。
全华夏,乃至全世界都找不出一架凤首箜篌,你们乐家,居然有十几架?
隋、唐、宋、元,各个朝代的,还分别都有?
很快,人们一个个表情怪异,似有杀意露出。
真想把乐家拆了,看看他们族内的藏珍阁,究竟装了多少惊破天的乐器!
毫无疑问,如果把乐家抄家灭族的话,华夏古典音乐史研究工作,能取得飞跃性的进展。
当然,这样的话仅仅只能藏在心里,谁都不敢说出来,更永远无法让她成为事实。千年传承,乐家已化为华夏古典音乐史的一部分。
毁灭乐家,相当于破坏华夏古典音乐史,属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哪怕任家,想要做的也仅仅是搞残乐家。
想灭乐家,你至少得拿更好的来换,让华夏古典音乐史止损吧?
普天之下,又有谁能拿出比乐家更好的?
起码目前正在和乐家斗乐的陈宇,人们对他不抱有任何的希望。
人们觉得,基本上这一轮结束后,陈宇就可以滚蛋了。
被人嫉妒的感觉真好,乐沏爽了半天,才继续说道:“凤首箜篌,我们乐家有不止一架,但这一架之所以能成为我们乐家的族宝,是因为”
说着,乐沏把凤首箜篌翻了个面,让人们看清器身上留存的六个小字。
李君雅正,长吉。
“嗯?”看清楚这六个小字,人们不禁有些摸不着头脑。
李君是谁?姓李名君?或者是姓李的君子雅士?
长吉又是什么意思?是个人,还是美好的祝愿?
长吉?怎么听起来感觉有点耳熟、似曾相识呢?
雅正?他们只听说过小品里有黑土雅正这句话。
老狐狸故技重施,不开口,而是让陈宇来说。“小狐狸,再考考你。”
“孔伯伯,不要!”乐沏脸色瞬间苍白,惊呼一声,可还是晚了。堂堂乐家长子、代理族主,五官却挤得像苦瓜一样,很是悲催。
乐沏知道,完犊子了,陈宇又要抢他们乐家的逼来装了!
陈宇摇头叹道:“现代人的学素养,真是堪忧啊!李君的指代含义比较模糊,你们不知道就算了。长吉是谁,雅正是什么意思,你们居然也不懂?”
“雅正,相较于斧正,二者都是书面敬语,都用于请人修改章的语境。斧正的范围比较小,仅能用于请别人修改章。”
“雅正使用范围则比较广泛,也可用于赠送别人诗字画时的语境。”
“雅正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把诗字画送给你,要是哪儿不好,帮我改改这里的改改,其实只是谦辞,更多的,还是赠送的意思。”
“李君雅正,意思就是:李君,我送你首诗,别嫌弃,哪里不足,就劳烦你动手帮我改改。李君雅正这句话里,送诗才是主要目的。”
“哦,原来如此!”人们恍然大悟,总算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虽然古代人和现代人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但语言的差异其实很大,不学习钻研,真的会存在现代人看不懂自己国家古代字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