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和一些细碎的铁屑搅拌在一起,放在大水缸里,然后将煮开了锅的老醋猛然浇灌下去,这叫淬醋。
封好了以后埋在潮湿的地方,等十来天的工夫取出来,再于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埋在人来人往的大街的土路下面,让千人踩万人踏。
正常来说,两三个月出土,就已经接近真正的古玉了。
但对方在土里一埋,就是三年。
三年的土壤侵蚀、人力践踏,让仿古玉器上边布满了橘皮纹,纹路中满是铁锈斑呈暗红色,再用开水煮上一煮,就大功告成。
其次,古玉在地底下会受某些矿物质的影响,产生所谓黑斑,这也是古玉断代的重要依据。所以,造假者是决不能忽视的。
方法是仿造古玉在开水里煮热后,用浸湿了的破棉花把石头包好再放在铁篦子上用火烧烤,等把棉花烧成灰烬的时候就往石头上抹蜡,一边翻个儿一边抹,一定要抹得均匀才能出效果。
这种带着黑斑的假玉器,如果陈宇不用慧眼,瞧不出来。
即便不用慧眼,陈宇的鉴宝水准也是超越了大师级别的。
但对方的造假手段,就是如此巧妙。
造假贩子也要吃饭,也要养家糊口。
一件玉器这么多道工序,等上三年之久,饿都饿死了。
因此,小作坊的造假,没这么大的耐心。
除非,是大批量生产。
很显然,除了任家,没有谁造假,能有如此巨大的规模也没有谁造假,能有如此雄厚的资金做支撑和保障了。
正因为任家是华夏古玩行的中流砥柱,掌握了华夏古玩行鉴宝的最高技术。所以,他们才能以此为基础,制造出超越时代的赝品古玩。
魔都郊外的瓷器造假窝点如此,草原上的青铜造假窝点如此。
目前来看,他们在津卫的玉器造假窝点,亦如此。
这只大玉熊根本就是照着彭城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西汉玉熊仿造的。
只有任家,作为华夏古玩行中流砥柱之一,参与了考古行动,才能掌握那只玉熊的细节。这就叫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叫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但凡任家在华夏古玩行没有举重若轻的地位,他们都不至于研究出超越时代的造假手段,更不会掌握诸多国家一级物的细节数据。
陈宇认为,任家一直胡作非为,钟良要承担主要责任。
当然事到如今,陈宇连钟良的面都没见过,隔空吐槽一个一百多岁的糟老头子没什么意义。重点是,他能否通过这只仿造大玉熊,找到任家造假窝点?
答案是:不能。
这已经是陈宇在奉天道古玩市场晃悠的第五天了。
加上他第一天来跟曲家谈判、收购万象影视公司,已经过去六天了。
还有四天,他就要赶回京城,跟乐家斗乐了。
也就是说,四天内,他必须找到任家在津卫的玉器造假窝点,嫁祸曲家。
能成,他能赢。不能成,他恐怕会输的很难看。
这只大玉熊,当然不是陈宇数天徘徊,第一件发现任家造假的玉器。
事实上,算上这只大玉熊,他揪出任家十数件造假玉器了。
他的慧眼不光能看出真假,更能看出赝品古玩从哪儿来的。
唯独这批玉器,不行。
因为十数件玉器,全是经过不同的中间人之手流入市场的。
在魔都,陈宇轻易找到任家的瓷器造假窝点,是因为南方距离任家在北方的基本盘很遥远,任家的把控力不足。
外加对陈宇没有提防,导致任公子在与陈宇的射覆中无意漏了破绽。
在草原,那里地广人稀,古玩行业并不发达,仍处于初期野蛮生长阶段。
任家为了吃口热乎饭,没有太多流程,直接安排青铜器造假窝点的头领汪俊与古玩店进行对接。陈宇用钩钓鱼,也轻轻松松把汪俊钓了出来。
而在津卫这样重要的城市,任家自然小心谨慎,不露丝毫破绽。
光是出货的中间人,任家就转了七八层。
想从下线抓上线,归根溯源找出任家造假组织并不现实。
说实话,有很多帮任家出货的下线,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上线是谁。
可以说,他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赚钱,连到底在给谁卖命都不清楚。
陈宇通过手中这些超级精仿品玉器,找不出任家在津卫的玉器造假窝点。
捋清思路,手头线索却变得无用了。
陈宇不禁摇头苦笑,任家在京津地区三百年的经营,果然不是开玩笑的。
他知道,需要更换思路了。
只剩下四天,再想使用顺藤摸瓜这种简单的手段,他必败。
第1504章 朱棣与闵和的故事
决定换个思路后,陈宇便准备出城,去津卫辖区内的蓟县。
他去蓟县的原因很简单,答案只有三个字:朱显槐。
没错,又是朱显槐,又是那个和陈宇因果颇深的明朝闲散王爷。
朱显槐为人浮夸奢侈,在楚府宗理的位置上干了一段时间便被开除了。丢掉正式编制后,他浪荡于江浙魔一代,以王爷的身份经商,网罗天下财富。
陈宇开了他的墓后才发现,这老小子生前企图谋反,但悲催的是,穷其一生,始终没找到什么比较合适的机会。
朱显槐的计划比较朴实,那就是先找到传国玉玺,以印证自己受命于天的造反合理性。
在朱显槐生前所著的少鹤诗集中,便隐晦提到了他对传国玉玺确切位置的猜想。三个地方分别为:草原、津卫、蓬莱。
出于种种原因,一直到死,朱显槐都没来这三个地方寻找过。
于是陈宇得到少鹤诗集后,便以此为线索,开始了追寻。
陈宇北上第一站就是草原,可惜在那里并没有找到传国玉玺的踪影。
趁着此次来津卫,他觉得,是时候去印证一下第二条线索的真伪了。
毕竟三个地方,三条线索,朱显槐也没亲自证实过,要陈宇去验证。
朱显槐猜传国玉玺可能在津卫蓟县,那是有一定根据的。
朱显槐是嘉靖年间的闲散王爷,那时明成祖朱棣已经死了好久了。
众所周知,皇上本来轮不到明成祖朱棣做,是他在朱元璋死后心生不满,于是以燕王的身份从京城起兵造反,最终夺了侄子建帝朱允炆的江山。
朱显槐听到过这样一个传说:朱棣在京城起兵前广募天下豪杰,其中便有一个名叫闵和的豪杰找到朱棣,说王爷你这是造反,光打个清君侧旗号远远不够,还需要别的方式,来证明你造反的合法性。
朱棣问闵和;用什么才能证明我造反的合法性?
闵和回答道:传国玉玺。
朱棣冷笑道:传国玉玺遗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