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73 章(1 / 1)

极品捡漏王 有聊的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便宜的真品青铜器后,目光便落在那几件价值连城的贵重真品青铜器上,再也移不开了。

备受陈宇关注的青铜器中,有五件,当之无愧为青铜时代的瑰宝。

第一件,是商代夔凤纹觥,高216厘米。

坐落于豫省、冀省、晋省三省交界处的古都安阳,是华夏明的发源地。

19世纪末,考古队在那里发现大量甲骨,从此揭开了商代都城遗址殷墟的神秘面纱。那里出土的玉雕、白陶、甲骨、青铜器等,做工精良、气韵古雅,让后人仿佛重回到三千多年前那个明高度发达的晚商城邦。

经过二里头化的发展,到了商代,特别是商代晚期的青铜治铸技术已经达到历史巅峰。商后期的青铜器不仅造型多样,纹饰繁缛,很多器物上还带有铭,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变迁。

这件造型厚重沉稳的青铜器叫觥,成语觥筹交错就来源于此,它出土于安阳股墟,是商代晚期流行的酒具。

此觥的器身刻有一只凤鸟,鸟喙立体突出,羽毛收于身体两侧,胸部又盘踞若一条夔龙,构造十分奇特。器尾一只大耳卷尾的立体神兽作为疆,几条夔龙、游鱼填满空隙,充满想象力。

整器纹饰华丽细致,集浅浮雕、高浮雕、圆離于一身,精美至极,体现出商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准和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妙想。

如此重要的物,会出现在任家的造假窝点里,陈宇丝毫不感到意外。

别忘了,任家明面上的身份,是市值千亿的三百年古董世家,华夏古玩行的中流砥柱之一。当年安阳考古,老狐狸师兄弟带队,任家也派人跟着去了。

恐怕就是那个时候,在老狐狸眼皮子底下,任家派去的考古队成员,偷偷把这件青铜绝品给吞了。

因为这东西的身份比较敏感,又极难制作,所以赝品数量不多,只有五件。看样子,任家也心虚,不敢让这东西的赝品大规模泛滥。

不然的话,老狐狸仔细一琢磨,就能知道是任家在搞鬼。

第二件,是战国时期的鎏金错金银铜壶,高146厘米。

壶,盛酒器,亦可盛水。青铜壶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汉。商代前期方壶较少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制也不断变化,但大多为圆形。

金银错工艺,由于极富装饰性,所以在战国和两汉时期相当流行。

此壶采用错银工艺制作较为抽象的龙纹,并用错金的宽带分隔。壶盖上装饰三只骆驼钮,在同类器中十分少见。

和刚才那件夔凤纹觥不同,这件铜壶少见归少见,但来历并不敏感。

所以它是任家批量生产贵重青铜器赝品的主力军,赝品多达七十几件。

一件就能值个几千万,任家却造了七十多件赝品,那是多少钱?

每隔一两年出手一件或两件,百十来年的光景,七十多件赝品就能卖完。

何况百十来年中,任家不可能只卖这一类赝品。

不得不说,通过造假的方式赚钱,真比抢钱都快,风险也低多了。

第三件,陈宇没等开口,乐洋倒先叫了起来。

“我认识这东西,这叫人面纹悬鼓环,春秋时候的!”

“鼓环是配置于鼓侧的,通常来讲是做装饰,但高手也能让它发出声音伴奏!我三叔的大鼓旁边,就挂了个这东西!”

乐洋拍着胸脯,自豪道:“我三叔是华夏古典大鼓第一名家,除了他,没人知道怎么在敲击大鼓的同时震荡鼓环,让鼓环跟着伴奏!”

闻言,陈宇和苏晴不禁多看了这件人面纹悬鼓环一眼,见它箍在正方形的环座上,可任意转动,饰人面纹,下面有小销孔。音色不明,使用方法不明。

乐者家族对音乐的造诣确实深不可测,别说使用鼓环了,陈宇和苏晴甚至是今天才知道,原来春秋时代的古人,大鼓上是装置鼓环的

有了乐洋的介绍,这件鼓环的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了。

被乐者家族看重并收藏的古乐器,价值焉能不高?

这件春秋时期的青铜鼓环,任家也仿造了三十几件。

第四件,是一件高半米的商代青铜龙虎尊。

几十年前,皖省渔民出船捕鱼,意外打捞到一件古铜器。渔民将这个消息上报给当地博物馆,当地博物馆再上报给国博,国博立即组建考古队出发。

经过一番波折,考古队打捞出一大批商代青铜器,其中就有数件龙虎尊。任家之所以能得到其中一件龙虎尊,大概当年那支考古队里还是有他们的人。

第1429章 启动自毁按钮

没办法,任家和华夏古玩行,和钟良、老狐狸一脉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他们能搞到许多旷古未有的稀世奇珍,更不会有人怀疑身为华夏古玩行中流砥柱的他们,居然私下里制假贩假。

据记载,在商代,一个叫淮夷的古老族群生活在淮河流域。淮夷族和商王朝关系密切,化交流非常频繁。

龙虎纹青铜尊极有可能是洪水泛滥、河道变迁后,把埋藏在附近地下淮夷族人墓葬的随葬品冲入了河里。

龙虎尊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纹饰铸造立体精美,价值不菲。

和青铜鼓环一样,任家同样也制造了龙虎尊的三十多件赝品。

至于第五件青铜器,那可厉害了,任家为它制造了整整一百件赝品。

这件青铜器很有意思,陈宇将它戏称为套娃青铜器。

任家仿它,而它,本身也是个仿品。

这是一尊清仿宣德炉。

宣德炉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制作精品香炉,宣德皇帝亲自督造,这在历史上实属少见。

香炉造型须出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和内府密藏的宋元名瓷,然后绘图稿,说明图款来源和典故出处,经过筛选确定打样后,经皇帝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宣德炉追求典雅简约的审美意趣,存世极少,但每一尊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绝品中的绝品。

这件鎏金铜香炉的纹饰繁复,炉腿上也铸刻纹饰,并配有紫檀木雕成的葡萄纹炉盖,显示出明显的清中期艺术风格。

连清朝人都愿意放下身段,去仿造被他们打败的明朝人的铜器。

由此可见,宣德炉在华夏历史上的地位,怎一个牛比了得?

从这件清仿宣德炉,也能看出任家的聪明之处。

宣德炉存世太少,赝品多如牛毛,他们若是直接仿造宣德炉,估计没什么人相信。但如果他们仿造清仿宣德炉,那就有意思了。

别看是清仿,但清朝的物件也叫古董啊,尤其是又跟宣德炉沾边,人们的疑心会消减很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