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85 章(1 / 1)

极品捡漏王 有聊的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正经长条形石头?它只有露出山体的那部分才是石头。

与外面石头相连、插进山体里的,分明是一根撬棍。

陈宇用这根撬棍,将旁边一块同样大半截深陷山体的巨石一撬

“嗞噶!”

好家伙,这块巨石也不正经。

它跟撬棍一样,只有露出山体外面的才是石头,其是它是一道石门!

石门背后,黑黢黢的,是一条半人多高的山洞!

山洞里面有台阶,逐步向上。

这时韦剑星才恍然大悟,拍手叫道:“难怪没有路,原来他们是在山包的内部挖了一条通道,并修建了台阶!”

“通道半人多高,一个成年男人猫着腰,怀里抱着赝品古玩,完全可以将其顺利运输出来,神不知鬼不觉!”

陈宇冷笑道:“巧妙是巧妙,可这却是他们唯一的通道。山包表面没有路,既是对他们的掩护,可一旦被围堵,也只能作茧自缚!”

话不多说,陈宇和韦剑星一招手,猫腰带着大部分官方人员冲了进去。

钻不进去的符虎和少部分官方人员留守在外,消灭敌人逃跑的可能。

走出台阶,来到山顶,韦剑星的第二个疑惑总算得到了解答。

他的第二个疑惑,是小山包上明明没有坑,为什么要叫坑里?”

他终于明白,竟然是这座山包的山头,早就被削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大网,用木头架起来,上面插满杂草、摆满枯枝落叶。

不仔细看,可不是山头还在、山上没坑嘛!

大网下面,就是一个大坑。坑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许多黑乎乎的机械和料堆,还有七八个坟堆一样的小瓷窑,上面插着烟筒,已经开始冒烟。因为临近傍晚,夜幕即将降临,该到开工的时候了。

陈宇用慧眼看出,这里是一处明末就有的古窑。

这是一处小型民窑,可能时逢乱世,烧瓷人怕被抢劫,就跑到了山上。

山头被削平、山体里的通道,应该是古人搞出来的。

任家接手后,只不过是对其进行了晚上,比如重建了通道里的台阶,以及加入了机械化等。

事实和陈宇的猜测有一定出入,陈宇猜测的是一处大窑,但其实不大。

但这并不妨碍陈宇今天要捣毁任家的造假窝点,吞掉任家的样品真瓷。

自然,如果瓷窑下面藏着古人留下的宝贝,同样也瞒不过陈宇的眼睛。

尽管敌人的数量比较多,可双方的战斗力悬殊太大了,战斗结果根本毫无悬念。陈宇和韦剑星带上来的这一队官方人员,可是荷枪实弹的精兵强将。

他们甚至都没有注意躲避,很快就被发现。

坑里爆发一阵吵闹,随后不知谁喊了一句跟他们拼了,双方就打了起来。

这群造假者也知道,山包表面没有路,想跑只能走通道,不拼不行。

况且,官方人员规矩严明,敌人没有枪,尽是些烧火棍、板锹等兵器,他们也不至于用枪把这些造假工匠全给突突了。

开枪示警没有用后,训练有素的官方人员与敌人激烈战斗起来。

战斗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陈宇把一个人的胳膊拆下来后,就结束了。

造假工匠们吓得瑟瑟发抖,乖乖排成一排在墙角蹲好,不再敢反抗了。

官方人员对陈宇的伤人行为颇有怨言,陈宇撇嘴道:“正当防卫喽!”

“我又没有枪,我不拆他胳膊,没准他就得拆我胳膊,体谅啦老兄!”

韦剑星很识时务地,让这些官方人员看守投降者,顺便审问幕后老板是谁。而他和陈宇这两个懂古玩的专家,进去探查情况。

说是探查情况,其是就是给陈宇单独的空间。

坑的四周有很多小洞,是用来储藏烧好的赝品的。

陈宇和韦剑星钻进去,立即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只见眼前密密麻麻,足有几百件,全是名贵陶瓷,其中不乏国宝!

陈宇打趣道:“韦老板,这些如果是真品,我猜应该能把你的古轩阁给买下来。”韦剑星咂舌道:“买下来?哼,如果都是真的,能买五个古轩阁!”

第1332章蚊子腿也是肉

震惊过后,陈宇和韦剑星这两个见过大场面的人,也就自动忽略了眼前几百件密密麻麻的赝品陶瓷。尽管这些陶瓷如果是真品,能值几百个亿。

他们二人,尤其是陈宇,目光不住扫动,寻找这些赝品的样品。

很快,陈宇目标锁定了角落里两件一模一样的西汉彩绘载壶陶鸟。

这件陶鸟,造型简朴豪放,生动逼真,可谓汉代陶塑之珍品,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均极高,为国宝级物。射覆中,陈宇在任公子的博古架上见过。

和陈宇预计的一模一样,有了样品,任家怎么可能甘心只做一件赝品?

第一件赝品做好了后,送到任公子的手里。真品留下来,继续当样品,开始制造第二件,乃至第三、第四、第五件赝品。

眼下陈宇看见的这两件陶鸟,便是一真一假。

陈宇对赝品没兴趣,走上前在那件真品上用手指点了点。

韦剑星意会,点头道:“我记住了,放心吧。”

然后,陈宇又开始寻找其它的赝品。

这次行动毕竟是借助了官方的力量,就算现场赝品中隐藏着不少作为样品的真品,但陈宇也不能把它们全吞了,多多少少得给官方点面子。

要不然,把老狐狸气出个好歹的,讹上陈宇可就全完了。

除了国宝陶鸟,陈宇又选中两件瓷器便决定作罢。

一件是高163厘米的清乾隆釉上彩,珐琅彩雉鸡图玉壶春瓶。玉壶春瓶定型于北宋,在当时是种装酒的实用器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

此瓶胎质细腻洁白,胎体轻薄,釉质莹润如玉。

瓶颈处绘蕉叶纹,腹部绘芍药雉鸡图,一对雌雄雉鸡栖身于山石上,彼此相偎,周围衬以芍药花及秋季花草。

另一件,同样也是釉上彩的清雍正赭墨珐琅彩牡丹碗。

珐琅彩的原料本是西方的舶来品,清代皇室十分流行珐琅彩瓷,瓷上彩绘颜色多样,绘画精美,有时在同一器物上甚至能呈现十余种颜色。

对于水墨珐琅彩,画师刻意使用了单色珐琅进行绘制,将传统水墨画融入瓷艺的创作,形成了新的美学风格。

至于牡丹,可是华夏的国花。

唐代刘禹锡有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开花时,花朵色泽艳丽,花形硕大,有雍容富贵之气象,因此一直得到国人的喜爱,并被誉为“花中之王”。

古代的绘画、瓷器、服饰、雕刻之中,都常见牡丹的身影。

这只珐琅彩瓷碗上,就使用器黑色勾勒出了一幅极为精细的牡丹胜景,群花盛放,花瓣层叠,花叶繁盛,上有蜜蜂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