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9 章(1 / 1)

极品捡漏王 有聊的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着默契配合的一老一小两只狐狸,嗓子一甜,气得喷出一口血来。身边的冈门偏左急忙搀扶,可他久久不能恢复神智。

“这”苏晴同样愣住了,她俏脸的神态不停变换,震惊不已。

她实在没想到,自己的师尊和自己的青梅竹马,会无耻到这种程度。

无耻归无耻,可终归是为了救她,她又有点小感动是怎么回事?

“废话少说,搜!”老狐狸一声令下,许多刚刚给古贺家护卫缴了械的特勤人员,立马散开,冲向古贺家别墅群的各个角落,搜查古贺家的藏宝库。

在古贺川喷血失神的时刻,老狐狸凑到陈宇身边,低声道:“兔崽子小狐狸,你特娘煽风点火,还利用我的身份,帮你打击古贺川,这些我都忍了。”

“你跟我举报佛头在古贺家,待会儿搜出来还好。”

“搜不出来,我这张老脸可没地方搁,我肯定饶不了你小子!”

陈宇冷笑道:“咱俩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玩什么聊斋?什么叫我利用你?老狐狸,我之所以能利用你,还不是因为你想被我利用?”

“归根结底,你不是也想打击古贺家,顺便进古贺家的藏宝库一趟吗?”

老狐狸脸色一变,骂骂咧咧来了个否认三连。

“兔崽子,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陈宇撇嘴道:“无耻这方面,你确实能够与我抗衡。”

“不过话说回来,我陈宇不打诳语。佛头,绝对在古贺家!”

第1248章老狐狸的战利品

佛头失窃,陈宇举报佛头在古贺家,所以老狐狸要搜古贺家的藏宝库。

名正言顺的搜。

因为他是国博馆长,即便古贺家的市值再翻几倍,也无法将他拒之门外。

除非,古贺家这一脉入华经商的外国家族,不想在华夏混了。

老狐狸带人风风火火地去找佛头,气到吐血的古贺川只能咬牙坚持住,跟在老狐狸屁股后面,生怕老狐狸窥探到出他们家族藏宝库的天机。

至于陈宇和苏晴,很显然,他俩是绝对不被古贺家族允许进入藏宝库的。

因此,两人留在外面咬耳朵低声交谈,默默等着看好戏。

整整一个小时后,满脸红光、嘻嘻哈哈的老狐狸带着特勤队员出来了。

他身后,跟着的是面如金纸般蜡黄、笑容比哭还难看的古贺川。

陈宇一瞥二人身后的特勤队员,便明白了,忍不住笑道:“老狐狸,不是找佛头吗?怎么我感觉,你像是带了个搬家公司过来?”

老狐狸心情愉悦,哈哈笑骂道:“兔崽子,你懂什么?这些东西,是古贺小子思想觉悟高,主动提出捐献给我们国博的!”

古贺川露出死了亲爹一般痛苦的神情,指着那些扛着许多珍宝和绝宝的特勤队员,苦笑道:“没错,这些是我们古贺家主动捐献给国家的。”

放眼望去,老狐狸带来的特勤队员一个个收获满满,手捧肩扛的古玩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极其惊人的程度。

四名特勤队员小心翼翼合力抬着的,是一把清乾隆御制紫檀木雕八宝云蝠纹水波云龙宝座,长一米四,高一米一,宽接近一米。

此宝座乃是清宫造办处木作坊,选用最上乘珍贵的紫檀木材精心雕琢而成。质感如玉似缎,光泽深邃古朴。

正面屏心以六板拼成,做双面浮雕,饰以三龙戏珠。

其龙纹布置更是十分得体,具有规律:中间一龙身姿劲挺,蟠舞云端,两侧配龙左右相向对称,龙头升腾,仰视居中之龙,主次分明。

下方雕海水江崖,衬以龙纹,将宝座气势凸显得磅礴大气。

龙纹之外,则为漫天祥云,朵朵密实。

扶手边框,均饰斜方字锦地纹,绵延密布,间做海棠形开光,内铲地雕缠枝莲纹,调节视观。座面锃亮,边抹饰正方纹,变化无穷。

其精细严谨,气势肃穆恢宏,彰显出的皇家风范,非凡匠所能为。

陈宇低声点评道:“五年前的国拍上,它的姊妹宝座拍出了八千万。”

“那把宝座,上面可没有三龙戏珠的双面浮雕。”

“何况,五年前的八千万,跟今年的八千万绝不是一回事。”

“老狐狸,眼光真毒啊!”

点评完乾隆御制宝座,陈宇再望向另一名特勤队员手里捧着的一幅画。

作品绘三位女子于后院中休闲取乐之景。

一位女子端坐桌前,桌上摆着剪刀、布匹等女红,或刚完成一幅绣花,此时正盯着翩翩起舞的红衣女子。院中花开满地,高大的树木繁茂苍翠。

“南宋刘松年的绢本设色夏荫花舞图,虽然是工笔画,但画中也加入了一些写意的手法。不得不说,刘松年的画,工很细,精谨而不刻板。”

“此画大致能体现出他的水平,算是刘松年遗落民间的另一幅代表作。”

第三件是一盏高二十三厘米的蟠龙莲花灯。

这盏莲花灯通体施颜色釉,乃是隋到初唐的精品瓷器烛台典范。

烛台出现的历史很早,远在三国、两晋时期,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瓷烛台随之出现,如三国时的羊形烛台、两晋时的骑兽人烛台等。

南北朝时盛行莲花状烛台,隋唐时的烛台则一般都刻划精美的花纹。

这盏蟠龙莲花灯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圆筒形烛插,中间的连柱用立体雕刻的蟠龙作装饰,下层的台座为高足盘。

釉色也不同,上层为青绿釉,下层黄釉。造型、雕工、釉色俱佳。

第四件同样需要四名特勤队员齐心协力,但却不是乾隆宝座那种大家伙。

这是一件辽代丝织品花斓团凤纹女袍,衣长130厘米,袖长177厘米。

契丹民族的传统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式样相同。一般是窄袖、紧身,下摆至小腿部位。契丹的长袍采取左衽,与传统的汉服方向正好相反。

契丹女子多穿交领长袍,袍子较长,左右两侧有开衩。内穿白色交领内衣,在袍内穿裙。腰间束着锦囊,锦带在前面打结,垂在身前。

这件长袍的纹饰脱落严重,经修复后,可见部分纹饰,显示出精湛的织绣工艺,虽残尤珍。

毋庸置疑,老狐狸是打算把它送回国博,举一国之力进行二次修复。

因为相比起瓷器和青铜器等,丝织品的古代服饰实在太少。

何况还是北方已经消失的契丹族传统服饰。

第五件,一尊高二十三厘米的南宋官窑青瓷直颈瓶。

南宋官窑是官方的烧造瓷器的窑场,南宋建都临安时,建立修内司、郊坛下官窑,生产宫廷专用瓷器。

它产量有限,传世甚少,从而成为华夏古代瓷器中的瑰宝,闻名于世。

这尊直颈瓶长颈圆腹,圈足,颈部凸起三道弦纹,通体施粉青釉,釉质莹润如璞玉。瓶身遍布黑色开片及冰裂纹,层层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