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69 章(1 / 1)

极品捡漏王 有聊的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除了金器、玉器、瓷器和奇珍异宝,朱显槐墓葬中更不乏青铜重器。

一尊分格大鼎,鼎带盖,盖为圆顶,两者以子母口相合。

腹下三蹄足,器口两侧有两个稍外撇之耳。

这尊分格大鼎,让陈宇不禁再次为之侧目。

因为它的造型,和献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濡鼎相同。

若拿出去,恐怕又会在华夏古玩行惊起一片滔天骇浪。

另一件青铜重器,是一尊通高50厘米,从上至下由烟道、灯罩、灯盘、三足空心炉等部分组成。三足空心炉呈扁球形,小口,鼓腹,平底,三蹄足,肩部两侧向上伸出一管状烟道的青铜大缸灯。

朱显槐这种奢侈无度,酷爱装比的人,乐器自然少不了。

编钟、编钟架、胡琴、琵琶、三弦、火不思、筝、萧、笛、笙等全套乐器整齐有序。乐器区域的地面上,还有厚厚几十本明代失传的乐谱。

就连朱显槐用来洗手的脸盆,都是裂瓣纹银盆。

朱显槐老年行动不便,使用的拐棍,那都得是如今破百万的金银鸠手杖。

对朱显槐的藏品越看越多,陈宇欢喜之余,心中愈发疑惑。

这特么是个闲散王爷应该有的生活?

“陈老板,你看这个。”曹连城走了过来,手中拿着一条金玉腰带。

由纯金块和羊脂白玉串成的腰带,不偏不倚,串成了龙形。

曹连城算是陈宇带来的几名属下中,智商最高的一位了。曹连城沉声道:“龙形腰带,这不是一个闲散王爷应该有的配置。”

陈宇低声道:“没错,我也有同样的疑惑,龙形器物,实在出现太多了。在古代,这种行为,被称作僭越,是要杀头的!”

曹连城脸色变幻不定,曼声道:“老板,你是说”

陈宇点头道:“我不确定,但是很有可能,朱显槐要造反!”

“唰!”霎时间,朱显槐的主墓室安静下来,正沉浸在海量珍宝中的其他几人猛然感到一阵毛骨悚然,仿佛墓室中的温度,顷刻下降了好几度。

陈宇见他们的模样,笑道:“你们紧张什么?朱显槐都死了,历史上他也没有造反成功。他疯狂积累起兵的资本,但一直找不到好时机,一直到死。”

“他功败垂成,却将这帝王级的墓葬赠予我们,是好事。”

听了陈宇的话,几人才稍稍感到安心。

是啊,朱显槐都死几百年了,他们这些后人有什么好紧张的?

难不成,朱显槐还能从棺材里跳出来咬他们不成?

将朱显槐所有随葬品全部大致观看一遍后,陈宇已经心中有数。接下来,他要做最关键的一件事了。那就是给朱显槐开棺,看他棺材里有什么。

第1204章少鹤诗集的玄机

据陈宇分析,朱显槐之所以借着经商的名义,网罗天下至宝,为起兵造反积累原始资本,那是因为他在楚府宗理的位置上待了三年。

明朝有诸多藩国,楚国作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诸侯国,楚王是具有一定权力的。代理过三年楚王,朱显槐品尝到了权力的滋味。

喜好奢华的他,代理楚王的三年,可以很轻易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曾经沧海难为水,被朝廷革职后,他必然心生不满,想要重新执掌权力。

于是乎,他才会借着经商的名义,疯狂捞钱,并十分喜好龙形器物。

他的野心,都在他的行动中,被彰显得淋漓尽致。

奈何朱显槐所处的明朝中期,虽然国力衰退,但国内相对稳定,并没有合适造反的时机。以至于,从壮年时期,朱显槐一直等到了死。

都说英雄造时势,其实是时势造英雄。

比如朱棣,朱元璋不死,他敢表露出一丝一毫的野心吗?

而朱元璋的死,朱允炆的软弱,不正是朱棣后来造反成功的时势吗?

若没有时势相助,朱棣纵有雄才大略,恐怕也只能当一辈子燕王。

朱显槐是否有雄才大略,史书没记载,后人不知道。但从朱显槐墓葬的奢华程度来看,这种人当上大明皇帝,恐怕大明亡得更快。

陈宇摇头,不去多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头来不过是一抔黄土。与其伤春悲秋,不如顾好眼前。眼前,陈宇就要开朱显槐的棺。

有陈宇和曹连城两大高手在,朱显槐对棺椁的保护措施不堪一击。

很快,在几人合力下,朱显槐的棺材板子被掀开了。

体型微胖的朱显槐早已化为一具枯骨,身上的华服冠冕随之一同腐烂。

出乎陈宇的预料,朱显槐棺材里干净得很,并没有想象中的超级重宝。

只是在朱显槐的胸口处,有一本经过特殊防腐技术留存下来的古书。

“少鹤诗集?”陈宇轻轻将这本古书拿了起来,翻开第一页。

这一页的字迹和后面的截然不同,明显是朱显槐死后,他的后代给他加上去的,算是朱显槐一段简洁的自我介绍:

少鹤诗集,共八卷。明武冈王显槐撰。

显槐,楚端王第三子、愍王显榕之弟,嘉靖十七年封。

楚端王尝自称黄鹤道人,故显槐自号曰少鹤。

嘉靖乙巳,显榕薨,世宗命显槐摄国事,即楚府宗理,三年后革职。

此集乃显槐解政后,所自编也。

关于朱显槐是少鹤诗集的作者这件事,四库全书有纪录,但少鹤诗集从未流传于世过。原因很简单,朱显槐把自己的作品放进棺材里了。

时万打趣道:“朱显槐这么奢华的人,想不到竟会有雅的一面,不光会作诗,死后贴身之物,竟然是自己亲笔所著的诗集。”

陈宇也很意外,本以为随朱显槐入棺之物,会有什么镇国之宝,没想到是这么一本历史和学地位并不高的诗集,换成什么李太白诗集或许还行。

看完少鹤诗集第一页,陈宇随手往后翻了翻。果不其然,朱显槐诗人的身份在历史上并不出名是有原因的。这些诗,连二流都算不上。

即便陈宇将少鹤诗集拿出去,顶多是填补了华夏学史一处小小的空白。若说经济价值,主墓室里任何一件随葬品,都能碾压少鹤诗集。

何况,老狐狸也在找朱显槐墓。陈宇疯了,会主动暴露少鹤诗集?

如此一来,朱显槐随棺之物少鹤诗集对陈宇来说,反倒成了鸡肋。

陈宇不禁有些悻悻然,草草将少鹤诗集翻到末尾,准备将它放下,赶紧命令几名手下将朱显槐的随葬品装车,走人。

可就在陈宇瞟向少鹤诗集最后一眼时,陈宇的脸色变了。

“嘶!”陈宇狠狠抽着冷气,瞳孔在一瞬间收缩到最紧。

他急忙将少鹤诗集翻到第九首诗,看完。

翻到少鹤诗集第十九首诗,看完。

翻到少鹤诗集第二十九首诗,看完。

翻到少鹤诗集第三十九首诗,看完。

九,是天子之数。

陈宇的慧眼能看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