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58 章(1 / 1)

极品捡漏王 有聊的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全场惊呼和质疑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

古贺川和二百位评委团这些眼力高超之人,经老狐狸提醒后,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去注视陈宇手中那块拇指肚大小的玉料。

“嘶!”下一刻,人皆倒抽一口冷气。“还真不是和田白玉!”

“不对,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玉料。长得像和田白玉,却是块硬玉?”

“从小到大,我阅读的史书和资料里,从来没有过这种玉的描述!”

二百名专家评委一个个变颜变色,东西摆在眼前,他们却看不出来?

这未免太邪门了吧?

古贺川更是心惊肉跳,高度的紧张令他呼吸都很困难。

不遑说,号称魔都年轻一代第一人的他,也从来没有听过这种玉料。

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孔馆长,总评委,我们错了!”二百名专家评委齐声致歉,一个个面红耳赤。这么轻易就打眼了,他们这些大专家的脸,简直没地方搁了。

许多求知欲旺盛的老专家,像虚心求教的小学生一样,小心翼翼问道:“孔馆长,请问,您知道陈宇选手所拿的玉料,是什么吗?”

人们紧张地望向老狐狸,期待这位在他们心中全知全能的绝代大宗师亲口揭晓答案。谁知,老狐狸重重叹了口气,随即缓缓摇头。“我也不知道。”

“活了这么多年,摸过天量的玉料,我却从来没见过这种古怪的玉料。”

等老狐狸说完,台上台下,所有人不禁惊恐万状,见鬼一般。“孔馆长都不知道?怎么可能?世界上还有孔馆长不知道的事吗?”

老狐狸惭愧道:“学海无涯,而吾生有涯也。”

即便如此,老狐狸的眼力仍是冠绝全场。在所有人都嘲讽陈宇的时候,只有他发现,陈宇拿出来的玉料,绝对不止区区一块和田白玉那么简单。

因此老狐狸才会暴怒,对愚昧无知的众人破口大骂。

但最终揭晓答案的时候,老狐狸什么都说不上来。

老狐狸明白,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那么全华夏古玩行,恐怕也没几个人知道了。除非自己的师尊钟良,亲自降临魔都地区全国古玩大会的决赛现场。

再或者

“陈宇,你的玉料,究竟是什么?”老狐狸毫不避讳,直言向陈宇问道。

这叫不耻下问,乃是一代大宗师的绝世风姿。

举着那块令所有人打眼和瞧不出来的玉料站了半天,陈宇忽然露出嘲弄的笑容,轻声说道:“我就知道,你们这群废物,睁眼瞎,会瞧不出来。”

全场鸦雀无声,连老狐狸在内,一个个面露难堪,却是无法反驳。

陈宇用这一块特殊且诡异的玉料,一己之力打肿了在场万人的脸。

陈宇将拇指肚大小的玉料一把攥进掌心,缓缓讲述道:“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

“依照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

“经仔细寻找,终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罪卞和欺君,下令断起左脚,逐出国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直到楚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王很奇怪,派人问他,何故悲伤?”

“卞和回答,他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

“这次王大受感动,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

“为奖励卞和氏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

陈宇嘴角带笑,一字一顿道:“和氏璧。”

“砰!”

“咚!”

“轰!”

和氏璧三个字一出来,全场气氛爆炸,人们瞪大眼睛,恨不得将眼珠子瞪出来,用手撕扯着衣服,用力抓着头发,上蹿下跳,狂乱不已。

全场的声浪,在一瞬间冲入云霄,冲散云朵,升上太空。

万人广场这边发出的动静,整个魔都及周边地区,都能听得到!

这,就是和氏璧三个字的威力!

第1082章气运之宝的流传

和氏璧的大名,那可太响了,但凡华夏人,就没有不知道和没听说过的。

卞和献上和氏璧后,楚王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四百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楚相国昭阳。

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丢失。

就仿佛它从来没有在世间出现过一样,和氏璧不翼而飞,无影无踪。

又过了五十年,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

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

价值连城,连十五座城,说的就是和氏璧,它是天下共传之宝。

赵王慑于秦国威力,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机智过人的蔺相如不辱使命,设计取回玉璧,送回赵国。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

从此,和氏璧消失。那件远在绝世重宝,镇国之宝,和镇族之宝之上的绝宝,华夏的气运之宝,传国玉玺,诞生于人世。

和氏璧,就是传国玉玺!

“小狐狸!”老狐狸声嘶力竭地吼道,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了,他一把推倒搀扶的苏晴,状若疯魔地扑向陈宇。

老狐狸凄厉地请求道:“求求你了,小狐狸,快,快给我看看!”

“这是咱们华夏,失传了太久太久的气运之宝,气运之宝啊!”

所谓镇国之宝,能坐镇一国,滋养一国气运。

比镇国之宝更厉害的镇族之宝,能扭转一个民族,一个种族的气运。

而气运之宝,它本身,就是气运!

由和氏璧打造的传国玉玺,就是华夏的气运,华夏龙运的象征!

陈宇掏出的这块和氏璧,只有拇指肚大小,丝毫没有玉玺的形状。

它当然不是传国玉玺。

一切,要从贯穿了整个华夏历史的传国玉玺,它的历代流传所讲起。

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其上。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是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板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