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的原则,还是来了。
基于以上四点缘由,陈宇来找博迪的墓,根本不需要带摸金校尉曹连城。
元代皇帝人家根本不讲究风水,曹连城分金定穴那一套,派不上用场。
陈宇一直想不通,朱显槐究竟是咋确定博迪墓的位置的?
可还是那句话,死马当活马医。陈宇带着符虎和苏晴,下了直升飞机后,借助电子地图,步行没多久,便找到了朱显槐在少鹤诗集中记录的地点。
从表面上看,这里就是一处草地,没啥稀奇的。
但陈宇的慧眼凝望许久,确定了地下真的有墓。
那就没啥说的了,开挖吧!
所幸如今的时节,草皮松软,比较容易挖掘。
陈宇和符虎挥动两个大铲子挖土,苏晴手拿一个小铲子帮忙。
她努力认真,时不时停下来抹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娇憨倔强的模样惹人怜爱。陈宇看着她,心情愉悦,身体的劳累也随之一扫而空,越挖越精神。
三个小时后,一个足以容纳半个成年男子的粗劣盗洞,便挖好了。
这种宽度的盗洞,符虎的大体格自然指望不上了。
苏晴一个姑娘家,对黑黢黢的深坑天生抵触,面露惧色。
没办法,下去探墓的工作,只好交给陈宇本人完成了。
陈宇腰间别着鱼肠剑和徐夫人剑两把绝世神兵,右手举着手电筒,左手拿着一个探测氧气浓度的精巧小仪器,敏捷地钻入盗洞中。
符虎和苏晴十分紧张,生怕陈宇出现什么意外。
然而不到五分钟,陈宇的脑袋就从盗洞里露出来了。
陈宇灰头土脸,嘴角挂着苦笑,无奈地抱怨道:“靠,朱显槐那家伙的情报果然有误,这底下压根就不是什么博迪墓,而是一个元朝汉人官员的墓!”
“啥?”苏晴和符虎面面相觑,满脸黑线,合着白忙活一场?
“不不不。”陈宇并没有从盗洞里爬出来,摇头道:“不算白忙活。”
“元朝皇帝虽然讲究薄葬,但元朝的汉人官员可还是按照华夏老传统下葬。虽然身为元朝官员,他们不能公然搞特殊,在地面立碑、建陵什么的。”
“但这地底下,可是别有洞天,和华夏历朝历代的官员墓室构造一样!”
“不光构造一样,还有随葬品呢!”
说完,陈宇脑袋一缩,整个人又钻进盗洞里去了。
紧接着,在苏晴和符虎诧异的目光下,他将里面值钱的东西,一件一件倒腾了出来。近五十件的值钱随葬品,工程量可是不小,把陈宇累得够呛。
当他出来后,浑身已经被汗水打湿,像是刚穿着衣服泡了个澡一样。
苏晴急忙凑到他的身边,贤妻良母般地帮他擦汗。
而符虎,在一旁摇头晃脑、不懂装懂地清点着陈宇取出来的值钱货色。
近五十件陪葬品,其中三十多件都是完整的黑色陶质器物,种类有俑人、马、牛、狗、猪、灯、仓、车等。
其中俑人多为男性,身着交领右衽长袍,脚蹬靴子,身体健硕,面颊圆阔,给人以草原游牧民族的悍勇印象。
其人物面相五官、人体比例、衣饰纹理等刻画细致准确,整体造型写实精巧,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学术研究价值,不然陈宇也不会拿。
剩下的十来件,则是地地道道的中原古玩了。
高十二厘米的颜色釉、元代龙泉窑贴花双系罐。
龙泉窑是宋元时期华夏南方最大的民间窑厂,始烧于北宋前期,南宋至元为其鼎盛期,瓷窑数量成倍增长,产品质量也很高。
这件双系罐的造型和纹饰较为普通,但釉色十分出彩,是龙泉窑中最美,也最难烧成的梅子青釉。其色可与翡翠媲美,釉面光亮,质莹如玉,好似梅子初青一般。陈宇看重的,也正是它难得的釉色。
下一件是元代瓷雕,青白釉狮形香薰。
青白釉是宋代景德镇地区烧制的一个瓷器品种,其胎体坚致,釉质细薄,迎光透影,釉色介于青、白之间,故称青白瓷。
宋元时期,青白瓷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庞大体系,并曾作为外销瓷运往世界各地。
这对香薰的下部为莲花台座,并有印花,炉盖作成狮形,雕刻工艺精湛,狮子的细节均完美呈现。香薰的釉色较深,说明施釉很厚,色泽偏蓝,十分养眼,在青白瓷器中算是比较少见的一类了。
边儿上是一幅书法,元代小楷的黄庭经,展开了能有一米多长。
黄庭经又名老子黄庭经,是道教养生修仙专著,内容包括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内景玉经,两晋年间,新增中景经。
作者为老子,由天师道魏华存自创门户而普传于世。
古代有多位包括王羲之在内的书法名家写过此经,本幅作者是赵孟類。
赵孟頫能诗善,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擅长各种书体,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第1405章 去牧民家里借宿
故博也有一幅赵孟頫的小楷黄庭经,但两幅临摹的黄庭经内容不太相同,可以理解为上半篇和下半篇的区别。
两幅书法都是赵孟頫亲笔写的,价格嘛自然是一样的了。
再边儿上,有一件造型奇特的元代玉雕,龟游荷叶洗。
这只龟游荷叶洗色泽淡雅,雕饰灵动。整体以青白玉雕成,随着年代的沉淀,玉质微微泛黄,并带有浅褐沁和墨绿色杂质,但仍然不掩秀雅。
玉洗的造型十分有趣,由一大一小两片荷叶组成,叶脉纹理清晰。
每片荷叶中央都趴着一只小乌龟,大荷叶上的乌龟正在偏头张望,二龟互相对视,颇有生趣。
龟游是出自宋书符瑞志的典故,相传只有数百年的灵龟才能游于莲叶之上,是长寿祥瑞之兆,以此来歌颂皇帝德泽湛清。
宋元时期,龟游莲叶的意象广泛流行,常见于玉佩或玉制饰品中。
陈宇取出来的宝物中,有一件高达三十六厘米的釉下彩青花牡丹纹兽耳罐。这可是地地道道的元青花,值老鼻子钱了!
青花瓷始于唐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其大气豪迈的气概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此罐造型大气沉稳,纹饰共分七层,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描绘纹饰,绘画细腻,以立体的兽首作耳,绝对能称得上元青花中的珍品。
“大哥,这是”符虎远远地指了指一个玉枕,吞吞吐吐道。
那是一件元代白蛇传瓷枕。
瓷枕最早见于隋代,流行于唐宋元时期。不仅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