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2 章(1 / 1)

极品捡漏王 有聊的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器底挖足,造型秀美。

瓶底施白釉,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两行楷款。整体釉色匀净细腻,上有深浅不同的绿色苔点。

乍看上去,这是件好东西,价值妥妥破了千万。

但陈宇却皱起了眉头,因为它是一件赝品,红釉之下,竟是白釉。

这是后挂釉手法。

后挂釉就是在原有的普通瓷釉基础上,再加上一层名贵的釉。

比如,康熙白釉瓷器的价钱普遍并不太高,精品数量也少。

造假者就把康熙白釉瓷器上再加一层低温的红釉,因为康熙红釉名气比较大,又属于皇家专享的官窑品种,所以可以卖出更贵的价格。

这种造假手法只有两个破绽,第一,是挂釉之人的手艺。手艺高,那自不必说,瞒天过海。如果手艺差,釉色就斑驳凌乱,睁眼瞎都能看出来。

至于这件后挂釉的手艺水平不是一般的高。不知道的话,说它是造假天才贺良亲手挂的釉,陈宇也信。光看釉色,许多老掌眼都有可能会被骗到。

后挂釉的第二个破绽,是假釉表面会有许多小气泡。

但这是在射覆,陈宇远远站着,很难注意到那些气泡。

但凡陈宇眼力差一点,就会误以为这件红釉瓷瓶为真。

以任公子能一眼看穿符虎脂包肌体质的水平,他被打眼的可能性很低。

那也就是说,他故意在这里摆放一尊赝品,是想混淆陈宇的视线。

陈宇冷冷一笑,目光继续移动,望向下一件古玩。

那是一块清朝四大墨王之一汪杰庵制作的西湖十景墨。

其镂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插云、三潭映月、柳浪闻莺、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西湖十景。

这件更了不得,四大墨王,西湖十景,保守估计五千万。

再下一件,明末清初,通高九十四厘米的释迦牟尼坐像。

体量近乎等身,纯金打造,品相完美,几无任何瑕疵。

神似于永宣造像,但其额间所嵌白毫、半袒有袈裟边缘的錾花以及佛座处莲瓣的纹饰细节,较之典型的永宣金铜坐佛略有不同。

且永宣时期,未见如此尺寸的金佛坐像。

再再下一件,是高4厘米的汉代玉剑珌。

剑珌是安在剑鞘尾端的玉制品,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战国剑珌直身、体圆、较厚,早期光素无纹。战国晚期,出现了琢有兽面纹和卷云纹的剑现。

汉代剑珌器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或梯形,纹饰以螭纹为主,采用浮雕或透雕的技法雕琢,磨制细腻,抛光极好。

这件精致的玉现上,有螭龙环绕,造型蜿蜒飘逸,富丽精美。

螭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传说为龙之子,四脚、长尾、头上无角,原型可能是现实中的壁虎一类的爬墙动物。

由于和龙密切相关,螭龙纹也是华夏典型的传统装饰纹样,图案多变,广泛见于古代各种青铜器、玉器及瓷器中。

接着看,是一幅画,雪栈牛车图,纵164厘米,横104厘米。

金代,绢本设色。

图绘寒天积雪,林木萧索,远方丘陵起伏,牛车行旅络绎不绝,往返於雪径上。庄院内牛骡或卧或息,檐前二人握手倾谈旅况。

画中坡石皆用斧劈法侧斜横皴,用笔凝重,墨色浓郁,画法齐整严谨。以笔墨论,或是出于南宋后期受李唐风格影响者的作品。

下一件,是一个高45厘米的元代釉上彩五彩花卉纹盖盒。

缠枝花卉纹,是华夏古代传统纹饰之一,俗称缠枝花,又名万寿藤,盛行于元代以后,富有动感,优美生动。

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富有绵长之意。

这件盖盒呈扁圆形,上下子母口相套,浅弧腹,高圈足。

盒外壁和盖面上方,均以五彩绘缠枝花卉纹图案装饰。

整器造型精巧玲珑,纹饰自然清晰,线条流畅,施彩丰富,色调清丽淡雅,像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看过这件五彩花卉纹盖盒,陈宇的眉头再度皱了起来。

怎么又是赝品

从射覆开始,他才看了几件古玩,怎么出现两件赝品了

就算任公子想要混淆他的视线,但对三百年古董世家的传人、任公子来说,赝品的数量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第865章花花是谁

屠夫内心对宫天养极度不满,不过并没有发作,静静说道:“三千万,今晚我将派出魔都杀手排行榜第十名的高手,枪神,必取陈宇性命。”

“这么贵?靠谱吗?”宫天养下意识问道。

屠夫机械般地回答道:“枪神,暗杀高手,特种部队退伍兵王。

“在役期间,素有有狙击之神的称号。”

“他的枪枪法,百发百中,千步穿杨。”

“嗯,排名第十,比之前所有的杀手排名都高,价格贵点也正常。”宫天养沉吟道:“好歹是个玩枪的,比之前那几个花里胡哨的,听起来靠谱点。”

屠夫的嘴唇动了动,最终轻叹一声,什么也没说。他真想骂宫天养一句蠢货,什么年代了,谁不知道用枪暗杀,是简单,效率最高的方式?

但问题是,用枪暗杀,合适吗?

冥婆,宗翰海,侏儒,农夫,小丑,白特曼这些人,都不用枪。

难道他们是傻子吗?

当然不是。

事实是,用枪暗杀的效率固然高,但事后需要承担的风险,更高。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冥婆,冥婆与陈宇交手之前,受熊安澜的雇佣,干掉了黄博伟的儿子黄正初。冥婆用的是毒,神不知鬼不觉,不露任何破绽。

事后,所有人都会得知,黄博伟的儿子黄正初离奇死亡。但也仅此而已,绝大多数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以为黄正初是死于意外呢。

当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聊上几天,群众便会忘却。

就算黄博伟追查起来也没用,因为冥婆根本没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用枪则不同,黄正初死后,所有人都会知道,江东医药总裁黄博伟的儿子,被人暗杀了,而且是用枪杀的。

试想,仅仅是枪杀两字,能在社会上惊出多么大的风浪?

社会舆论一沸腾,有关部门能无动于衷?当地有关部门查不出来,更高级别的有关部门呢?最高级别的有关部门呢?想舆论平息,真凶必须缉拿归案。

这么大的风波,冥婆以后还敢不敢露面了?

魔都杀手组织,还敢不敢继续接取任务,与雇主或者麾下杀手联络了?

这便是用枪的下场。

在全面禁枪的华夏,枪杀两字,简直就是让舆论爆炸的导火索。

说白了,暗杀不用枪,还可以营造出受害者意外身死的假象。用枪,就相当于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是一伙非法持枪的杀手组织,快来抓我们呀!

因此,绝大多数的杀手,不会选择用枪。

也是因此,宫天养说用枪好的时候,屠夫要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