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1 / 1)

极品捡漏王 有聊的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然明白了什么,吃惊的问道:“莫非,你是想利用缺陷,反证执壶为真?”

“梦涵,我真是越来越欣赏你了。”陈宇嘴角扬起笑容,也不顾李梦涵发红的脸色,继续朗声说道:

“长沙窑总体来讲,虽以妙彩著称,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长沙窑早期兴起的时候,制造技艺并不成熟,曾有一段时间,以粗狂成名。

在他们早期的瓷器作品中,好些瓷器的彩画存在釉面剥蚀及剥落现象。许多剥落彩画多为交笔处,此处釉面更厚,釉层中吸附的水分和气泡也就更多。

在埋藏的过程中,由于釉层位于瓷器的最表面,首先受沁,空气、泥浆水乃至细沙也都更容易进入气泡,导致气泡破裂,许多釉面的裂纹亦由此而来。

有些长沙窑瓷器的胎体不甚密实,制作时胎土中参入气泡。

如此,在入窑烧制的过程中,窑温升高,气泡膨胀,胎体亦随之鼓胀乃至胀裂。胎体的鼓胀会导致釉面稀薄,在埋藏的过程中更容易受沁。

地下水、泥浆、空气都更容易渗透进釉层,接触胎体,而导致釉面剥落。

此外,从颜料的角度而言,剥落的颜料基本是绿彩,红彩绝少有剥落的。此当与绿釉含有铜成分有直接关系。导致胎釉结合不紧密,易剥落。”

听陈宇一口气说了一长串,人们不禁沉默了。

长沙窑瓷器确有这样一段典故,但是由于后来的瓷器愈发精美,再加上战乱等原因,那些不够精美的瓷器便不被所重视,大肆破坏。

时至今日,长沙窑早期的瓷器已经所剩无几。

后人提起长沙窑,默认的都是中后期出产的精美瓷器。早期粗狂制作,少且不够精美,逐渐被人们给忽略了。

可物以稀为贵,也正是因为早期长沙窑瓷器的罕有,每问世一件,炒出几百万,乃至千万,完全不是问题!

没想到陈宇会另辟蹊径,打破思维桎梏,从被人们忽视的长沙窑早期制品思考问题,超过一半的人闭上了嘴。

因为陈宇所说,每一句都符合实情,在那尊大执壶上,也能一一对应。

老专家顾秋德非常不服气,质疑道:“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唐代不够精美的瓷器多了,难道每一件都是长沙窑早期制品?”

一部分人应和道:“顾专家说的对,这尊执壶就算是唐朝的,顶多是不起眼的民窑制造,三十万足够买下了。”

“还有,你怎么解释,这尊执壶的壶柄纤细无力,根本不足以支撑装满水的执壶重量?”

陈宇冷冷的回应道:“蠢货,长沙窑那个时候刚刚兴起,工艺水平很难称得上精美,最早一批的成品,有谁会买?

第一批成品,当然是用来当做样品,总结归纳不足之处,以期改进。若没有早期一批又一批的样品,后面何来长沙窑声震千年的辉煌?

既然是样品,那么壶柄这种不需要技术含量的部位,便显得可有可无。长沙窑更在乎的,是执壶主体制造工艺的改进!”

顺嘴怼回众人质问的同时,陈宇在不经意间,透露了这尊执壶,是长沙窑第一批样品的惊人真相。

开窑第一批,那可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物。若是确认为真,什么工艺、釉色、纹饰,统统不再重要,没什么比得上它的历史价值。

陈宇所坚持的千万之数,或许真有可能达到,甚至远远超出!

他侃侃而谈,那副自信傲然的模样,无论如何不是能装出来的。又有一部分人闭上嘴巴,处在将信将疑的观望状态。

顾秋德咽了咽口水,头上开始冒汗,抹了一把汗水,围着执壶转了两圈,说道:“口说无凭,我要证据。”

陈宇点点头,回应道:“想要证据,我告诉你,元代蒋祈所著的陶记略上,有长沙窑首次开窑出产瓷器的记载,这尊大执壶,位列其中!”

“什么?”闻言,全场一片哗然,包括许梦龙和李梦涵在内,每个人都迅速掏出手机,查看陶记略上的内容。

几秒钟后,许梦龙率先怪叫一声。“哇靠,竟然真的有,和大哥你的这件大执壶一模一样,就连奔鹿上的缺点,都有记录,你说是怎么知道的?”

李梦涵捂着小嘴,满脸的难以置信。陶记略是一本大部头,上述瓷器成千上万件,绝对没人能够背诵下来。

何况该书对长沙窑早期的概述,所占篇幅不多,寥寥几页而已。

李梦涵学习鉴定瓷器时,也看过陶记略,却早已忘记了大执壶的记载。

她用震惊的眼神看着陈宇,心跳加速,难以平静。

这是多么博学的一个男人,那种自信轻松的态度,就好像陶记略上的每一段字,都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一样!

第124章0万大执壶

通过眼睛信息提示,陈宇已经得知这位姓金的老人,曾是国企的老干部,育有一儿一女,都在企事业单位上班,家境不错,热衷于古玩收藏。

金老吹胡子瞪眼,大声辩解道:“不可能,这个大执壶一定是真的!”

围观的不少人哈哈大笑,在古玩交流会上,能遇上这种事情,也算给枯燥的生活,平添了一点趣味。

有人语重心长的劝说道:“老金啊,你不要固执了。这尊大执壶虽有缺陷,不是真品,不过相较其他赝品,算是比较精美的。你把它当成高仿工艺品,遇上喜欢的,卖个二三十万,还是不成问题的。”

“胡说,我要卖一千万!”金老固执得像牛,死死咬住不松口。

那个指出壶柄有问题的老行家,有些不耐烦,板着脸沉声说道:“那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它是真的?找出证据,我就花一千万买下!”

“我”金老登时语塞,被问住了。以他的水平,根本不知道如何证明这尊大执壶的真假。之所以不愿承认,是不想当众丢脸,成为笑谈。

他来参加这次交流会,就是希望遇上懂行的专家,证明这尊淘来的大执壶是真品,结果却都说是赝品。

人们笑得更加肆无忌惮,金老不堪其辱,一把捧起大执壶,脸色铁青地向外走去。既然被鉴别出是赝品,又何必留在这里继续丢人?

许梦龙抱着肩膀,脸上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咧嘴道:“照我看,那个执壶能卖三十万都顶天了,不过若是我,哪怕三万块钱,求着我都不买。”

他的话音刚落,忽然愣住了,只见一言不发的陈宇,竟然追了上去,叫住金老,客客气气的说道:“老人家,把你的大执壶卖给我怎么样?我看着挺顺眼,想收藏。”

金老停了下来,有些错愕,试探的问道:“你愿意买,打算出多少钱?”

陈宇伸出三根手指道:“如大家所说,三十万!”

此言一出,围观的藏友一阵震惊,没开玩笑吧,明知是赝品,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