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的声音,正是来自灵素的母亲庖氏。
夏允还不明情况,只以为是寻常母亲教训孩子而已,并没放在心上,这时却听灵素边跑边无助的哭泣道:“娘,你们杀了小苏,你们挖了小苏的心脏,你杀了小苏……”
夏允听了这话,脑子“轰”的一下,一屁股栽倒在地。
定睛去看灵素手里的东西时,果见她抱的正是小苏小小的身子,小苏腹中被剖开了一个长长的口子,金黄色的血液正不断从伤口里溢出了,将灵素身上衣服也染得金黄。
灵素紧紧抱着小苏,快步奔跑时,小苏两条肥嫩嫩跟着小腿跟着一颤一颤,他躺在灵素怀里一动不动,看不出是死了还是没死,但看他这伤势,就算不死,显然也活不了多久了。
夏允见到如此惨烈的画面,一下子完全懵住了。
.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悲凉无助
就在昨天,夏允还和小苏一起打闹玩耍,她离开灵家之前,甚至还亲过小苏那张嫩得像是随时能捏出水来的脸。
可是仅仅一夜过去,今日一见,小苏却已躺在了灵素的怀里,肚腹被人剖开,生死不知。
夏允今年只有五岁,小人儿不知何为生离死别,只觉一股莫名的悲恸,忽然从她小小的心灵中升起,使她泪流不止。
对面远处,灵素抱着小苏狂奔出去,或许是因为太过慌张的缘故,忽然一跤绊倒到,怀里小苏的身子立即脱手飞去,灵素嘶喊一声,急忙拼了命的去抓小苏的身子。
可她年幼体弱,却哪里能抓得住,眼睁睁的看着小苏带血的身子横飞出去,然后“啪”的一下撞在一株大树干上,反弹出去,滴溜溜滚进一旁的小溪里,身上立即被污水和泥土染黑,头埋在溪水里一动不动,林中不久前刚下过雨,溪水湍急,很快便将他小小的身子冲走,不见了踪影。
灵素悲愤交加,心碎欲绝,满脸泪水的趴在地上失声痛哭。
这时,远处一座岩洞内忽然闪出一道黑影,飘然落在灵素身旁,尖锐的嗓子怪笑道:“好呀,这才是我的好女儿嘛。将这小兔崽子扔掉最好,最好让墨家的人永远也找不到她。”
夏允看得清楚,这闪身出来之人,正是灵素的母亲庖氏。
灵素悲愤之下,已经说不出话,趴在地上绝望的痛哭不止。
庖氏怪笑两声,道:“好女儿别怕,这事情是咱们灵秋老祖默许的,不仅是灵秋老祖,夏家、叶家这些家族的人,都巴不得他死,他们也想看着墨家断子绝孙。只要咱们咬死了,不把这小兔崽子的下落说出去,挨得半日,小兔崽子彻底死去,而你弟弟顺利完成移心重任,到时候谁还能怪咱们?”
说着,庖氏提起夏允,重新回到洞中。
“娘,我快成功了,你们先回去,灵渊已经去了墨家,料想墨家的那位很快会发现事情不对,可能会亲自到我灵家来,你们回去挡一阵,只需半日工夫,孩儿便可大功告成。”洞内传来灵龙的声音。
庖氏溺爱一笑,道:“我儿心细如发,聪明过人。好,我这就回去挡住那老东西。”
说着,庖氏提着灵素飞出洞口,朝着灵山方向飞出。
夏允在洞外远处,将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心底一阵发寒,但她知道此刻最要紧的是先将小苏找回来,于是强撑着颤抖的双腿,从地上爬起来,驱使着月狼载着自己,沿着溪水一路追了上去。
可她终究人小年幼,还不知道此事利害,更不知隐藏自己的气息,一动之下,立即被处在洞中灵龙发现不对,只听洞中传来灵龙的一声怒吼,道:“谁!给老子滚出来!”
夏允吓了一大跳,却不敢停留,驱使着月狼加速逃离。
其实她不知道,此刻的灵龙也正处于最虚弱的时候,她若现在闯入洞中,轻易便可将小苏的七巧玲珑心给抢回来,后面也就不会引出这么多事情。
月狼速度极快,载着夏允掠地飞行,仅用了片刻时间,便找到了被溪水冲走的小苏,把小苏抱起来后,见他身子尚有余温,显然还未死透。
或许是小苏天生不凡,有或许是伤口被水泡过,也可能是血已经流干,伤口处已不见有血流出,只是伤口上的皮肉倒卷发白,极为可怖。
夏允极心疼小苏,连忙脱下自己的衣服给讲他裹了起来,又取出夏家秘制丹药给他喂下。
做完这些之后,夏允迷茫不知所措,一时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该把小苏带去哪里?
适才庖氏说,九兵其他家族都想小苏死,她下意识的觉得,自己若是将他带回夏家去,只怕会出事。
似乎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会再心疼这个可怜的孩子,仿佛天大地大,这小小的幼儿竟无处可容身,成了所有人抛弃的对象。
想到这里,夏允只觉满心悲凉,一股前所未有的无助感袭上心头,不由抱着小苏低低的哭了起来。
少女抱着半死不活的幼童,坐在月狼背上一边哭,一边在林中漫无目的的走着,这一走只走到夕阳西下,只觉怀中小苏体温渐渐冰凉,亦如她此刻的内心。
“跟我走吧,我能救他。”
便在这时,忽听前方树梢上传来一个柔弱的声音。
夏允急忙抬头去看,却见树梢上站着一只小红鸟。
.
关于文中众神祇的引用与由来 (上)
我们国家很早时候就是一个很开放的国家,远古先民信仰繁多复杂,神话体系多样,从最早的太阳崇拜,到后来的道教成仙神话,佛家成佛,儒家成圣等等。
除了这些被历代王朝承认的正统神话信仰之外,还有许多各地分支文化,如苗疆傩巫、排教,东北出马、保家,沿海一带的妈祖,妖鬼一流的五通等等,其中有一些前文中有写到过。
因为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加之民族众多,自然而然就演化出多种多样的信仰文化,许多前辈先贤都曾为此写过相应的神话传说,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后人的文化瑰宝。
炎夏三大教,佛、道、儒三家神话体系,后期逐渐融合为一体,互相吸纳,有时候儒家的神也是道教的神,道教的神也是佛家的神,甚至各自哲学理念,也逐渐相互融合。
而这本书便是汲取了其中的一些神话传说,编撰而成。
作者在写这本书时,曾大量查阅历史资料,笔记、书稿、表格做了一堆,落笔之前慎之又慎,目的是为了尽量不出纰漏。
但也正因为我国神话太多丰富的缘故,许多传说东一篇,西一段,驳杂无序,夸张笼统,不成体系。加上后人编撰过度,历史资料上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