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3 章(1 / 1)

明廷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深入里面!

周正双眼微微眯起,看着寒冷月关,自语的道:“没有别处,那就只能前进一步……”

上官清看着周正坚毅的侧脸,知道他下定决心了,轻声道:“慎儿还小,再大一点,我就陪着你。”

周正按着她的手,道:“嗯,你在家里我也放心一点。如果有一天京城有危险,记住我的话,带着爹还有你娘家人,以及其他亲朋好友,能带的都带,去天津卫暂避,不要心存侥幸,知道吗?”

上官清眨了眨眼,道:“真的这么危险了吗?”

如果乱匪攻入京城,那大明岂不是真的就亡国了?

周正摇了摇头,道:“说不好。纵观古今,这像极了乱世,改朝换代仿佛就在眼前,京城人心惶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上官清嗯了一声,依偎在周正身边,望着清冷的月色。

……

第二天一早,周正在饭桌上与周清荔说了他的决定。

周清荔倒是没有意外之色,叮嘱的道:“乱匪不是建虏,要谨慎应对。各路人马比辽东还混乱不堪,不能掉以轻心。你决定好了,去见一见张尚书,在朝廷中,需要他的支持。”

周正嗯了一声,道:“待会儿我去兵部。”

周清荔没有再说话,周正这样的决定在他意料之中,只是,他心里的担忧更多了。

周正吃过早饭,等了一阵子,这才起身去兵部。

这一次见到张凤翼,周正十分诧异。

本来精神状态极好的张凤翼,现在两鬓斑白,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几十岁。

张凤翼看着周正进来,笑着站起来,佝偻着身体,道:“我还以为你怨我,不肯来见我。”

张凤翼说的是周正从旅顺回来,被抓入狱的事。

周正抬起手,道:“大人说笑了,此事与大人何干,还要多谢大人从中周旋。”

张凤翼摆了摆手,在一旁坐下,道:“我待会儿要进宫,直接说你的来意吧。”

周正在张凤翼身旁坐下,看着他疲倦的神态,想着他的年纪,心情有些不太好,斟酌片刻,道:“大人,听说您举荐我出任西北五省总理?”

总理,总督,差不多一个意思,只是职权上有所偏重。

张凤翼点点头,道:“我是有这个想法,不过能不能成还两说。你不想去?”

周正道:“下官倒是想去,只是手里没有兵,还需要大人帮忙。”

张凤翼听着皱眉,沉凝不语。

周正看着他的神色,道:“大人,有难处?”

张凤翼拿起茶杯,道:“喝茶。”

周正心里转念,不动声色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有这个缓冲,张凤翼这才慢慢的道:“朝中的局势有些复杂,皇上对我没有以前那么信任。中都失陷,首推责任在我,或许,用不了多久我就要致仕,亦或者,是下狱。”

周正这才惊觉,忘记了这一茬!

周正放下茶杯,细细思忖。

这样说的话,他想要去西北,就没那么容易了。

张凤翼看着周正的表情,道:“我知道你忧心西北,朝中大人们也是一样。我虽然举荐了你,却也不能保证。卢象升也很不错,元辅等人很看好他。”

论军功,周正是胜过卢象升的,但周正有‘污点’,坐过牢。还有就是,周正是举人,卢象升是进士。

周正知道卢象升是死于剿匪,认真的想了想,道:“大人觉得,下官胜算几成?”

张凤翼又拿起茶杯,道:“要是能在五月前定下,你胜算八成,超过五月,你一成都没有。”

周正嘴角动了动,这还没出正月,这么大的事情,朝廷居然要拖个一年半载?

张凤翼不多说,起身道:“有什么事情,直接来找我,不要擅自决定。你先回去吧,我得进宫了。”

周正只得站起来,抬手道:“下官告退。”

张凤翼摆摆手,转身在案牍上拿起几道奏本,就在周正前面出门。

周正出了兵部,没有感慨于朝廷效率的低下,而是在思索着其他方法。

回府后,周正与周老爹说了兵部的事。

周清荔久久无语,最后也只能感慨道:“国事如此,夫复奈何……”

“我再想点别的办法。”周正说道。既然决定涉入西北这场乱局,周正自然不会半路而终。

周清荔没有再说话,还能再说什么?

果然如张凤翼所说,西北越败,朝廷争斗的越凶,对于再选一个西北五省总理的事,朝廷迟迟不绝。

这一争,就过了五月,到了八月,夏粮收上来之后,才有定案。

那就是,卢象升担任五省总理,兼任湖广巡抚,洪承畴负责五省西北,卢象升主办东南。

令人意外的是,赋闲近一年的周正被再次起复,任‘巡抚山东右副都御使’,也就是山东巡抚。

周正则负责清剿山东,北直隶的大名府,保定府以及河南匪患。

这道命令来的十分突然,连张凤翼之前都没有得到消息,仿佛是崇祯一个人,乾纲独断的结果。。

周清荔对于这个人任命,满心忧虑。

周正倒是从容自如,告别家小,快速的到山东上任。

山东巡抚看似与西北没有关系,但随着西北之乱的演变,周正这个山东巡抚势必会入西北剿匪!

周正到山东,没有废话,调集了旧部,迅速整军。

登莱巡抚隶属于山东巡抚,金国奇,张存仁,何可纲等人依旧是他的部下。

第四百五十九章 情势越发急迫

周正将一群人叫到登州,商讨目前的情势。

周正坐在首位,孙传庭,孟贺州,金国奇,张存仁,何可纲等人分列两旁。

孙传庭是周正的幕僚,一直扮演他的代言人,看了众人,与周正道:“大人,目前,我们有非常的多事情要做。第一,整肃军队,既要调兵,也要确保东江镇万无一失。第二,要摸清山东,河南等地的匪情,有针对性的征剿。第三,要对山东境内的民生进行恢复,需要梳理山东官场。第四,要筹措钱粮,做好剿匪的灾民、难民安置事宜。第五,我们要注意西北战场,决不能冒进,不能有大功。第六……”

孙传庭早有准备,慢条斯理的说着,众人则默默的听着。

现在的局势很复杂,剿匪迫在眉睫,偏偏他们不能放手去征剿,否则引起朝廷的注意,就会有言官疯狂弹劾。

周正看着众人的表情,微笑着道:“你们无需紧张,凡事我在上头,你们尽管放手听令行事。”

众人连忙倾身,道:“末将谨遵大人之令!”

这些人都是跟随周正日子不短,之所以愿意追随,除了钱粮等问题外,最重要的就是周正从不诿过于下,一力扛起责任。

这样的抚帅,谁人会不愿跟随?

周正又看向孙传庭,道:“我们眼下要做什么?”

孙传庭道:“我听说大人正准备建立军情处?可以命军情处尽快收集山东境内的匪患,豪强,以及与贪官污吏勾结等的情况,以待大军从容征剿。”

周正嗯了一声,看向孟贺州,道:“你即刻安排。”

孟贺州倾身,道:“下官领命!”

孙传庭继续道:“第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