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8 章(1 / 1)

明廷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岳父,让他准备五万两银子,亲自送给毕尚书。”

刘六辙道:“二少爷,即便是给了毕尚书,还是要运作,调拨的,只要过两遍手,最多就剩五千两。”

虽然愤怒于如此大事的银子被一群贪官污吏从中盘剥,周正也只能道:“总比没有好,去吧。”

刘六辙只得应着,道:“那好,我去找上官掌柜。”

刘六辙刚转身,就看到周清荔站在门外,连忙道:“老爷。”

周清荔迈步走进来,对着刘六辙摆了摆手,坐在周正对面,道:“六辙说五千两,我怕是不足三千两,给的再多也喂不饱他们,有这份心就行了。”

周正给周清荔倒了杯茶,摇了摇头,不想提这个,道:“爹,我想用不了多久我就得去天津卫,而后率兵去山东,大哥也得去永平府,家里只有您了,万事小心,有事写信给我跟大哥商议再决定。”

周清荔听出周正话里的潜台词了,笑了笑,道:“我没有那么大的官瘾,不会因为入阁就复起。”

周正听着周老爹的话,这才稍微安心。

……

周正一边等着朝廷的调令,一边命孟贺州加紧对山东,尤其登莱等地的情报收集以及渗透,随时准备入山东平叛。

在天津卫的曹变蛟,张存仁,何可纲等人已经在整顿军队,清点士兵,等待周正前往天津卫领兵去山东平叛。

不过十天,朝廷再次发生了大事情,那就是这次捐纳的猫腻被人揭发出来,朝野震动,言官疯狂弹劾,崇祯大怒,却又一时间没有立即处置。

因为里面不仅涉及了诸多高官,还有一些勋贵公卿也在里面,比如,天启皇后张皇后之父,太康伯张国纪就牵涉其中,他早上捐纳一万,晚上就被送回去,还多得了三千两!

作为户部尚书的毕自严,第一时间封存了捐纳银,入宫请罪,周延儒,温体仁自然也少不了。

无比愤怒的崇祯,看着这么多人,硬是没办法处置,一时僵持住了。

第四百二十三章 党争的龌龊

本以为很快可以出京去天津卫的周正,没想到一拖又是十多天。

周府的凉亭里,周正与周清荔父子对坐下棋,说着朝野内外的事情。

周清荔喝了口热茶,道:“皇上之所以难以处置,除了诸多大臣涉入,也不止太康伯,听说,周皇后之父也有涉入,另外就是宫中的一些内监。”

这次捐纳,暴露出了太多的问题,牵扯宫内宫外,朝野无数,令一向自认为杀伐果断的崇祯也是犹豫不决。

周正并不关心这些,落了一子,道:“爹,你推测,我多久能出京?”

周清荔摇了摇头,道:“不止是这个案子的问题,而是现在捐纳的银子不够,没有足够的钱粮,朝廷无法征调各军,依我看,这件事还得向后拖。”

周正皱眉,道:“孔有德在山东已经成势,朝廷还要拖?”

周清荔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没有钱粮,各军都快成为匪盗养活士兵,朝廷要是过分逼迫,可能会再酿出事端来。”

周正落下一子,道:“无药可救。”

周清荔抬头看向周正,见他脸上都是不耐之色,道:“耐心等一等吧。”

周正被困在京城无所事事,既不能走,也不能入朝,心里全是烦躁,盯着棋盘,沉吟一阵,道:“爹,我若是这个时候给朝廷捐银,能不能促使朝廷尽快出兵首发

周清荔神色肃了几分,道:“不要轻举妄动!你要是在这个时候输银,从上到下,包括皇上没人会感念你,反而会认为你别有用心,后果难料。我知道你忧心山东,但这里面不止是钱粮的问题,还有就是谁统调兵马。元辅支持刘宇烈,温阁老支持的是朱大典,圣心摇摆,未定之前,钱粮到了也无法出兵。”

周正听出来了,这哪里是什么统调之争,分明是周延儒与温体仁的攻防战!

如果周延儒支持的刘宇烈是这次征讨孔有德的主帅,那么首辅之位得保;反之,如果温体仁支持的人上位,那就表示周延儒这个首辅要走人了。

又是党争!

周清荔担心周正做出冒险的举动,再次说道:“近来朝臣不稳,毕尚书也撑不了多久,切勿冒进。”

周正听懂周清荔话里的意思,深吸一口气,压着烦躁,道:“嗯,我知道。”

周正跟周延儒只是一种‘半合作’的关系,根本不能要求周延儒放弃首辅之位,再说,温体仁上位,也未必就能迅速的解决出兵这件事。

朝局,就是一锅浑水,谁也左右不了!

……

知道人力不可为,周正也没有在这件事多费心思,转移注意力,继续忙着他的事情,一面借着王永光案,解决一些麻烦;另一面就是加速他的商业发展,不断的积累资本。

除了银子,周正还命刘六辙在天津卫建立了三座秘密的大仓,不止从海外购入的粮食,在明朝内部也悄无声息的收购,囤积。

由于拖延的时间过长,周正还亲自跑到了天津卫,一面听取孟贺州等人对山东情况的调查,一面对他的商业布局进行审视与调整。

等周正从天津卫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中,不止纳捐一案还在僵持,有着不了了之的迹象、征讨孔有德的人选以及钱粮始终无法得到结果,任由孔有德在山东攻城略地。

半岛以东的登州府,莱州府全数落在孔有德,耿仲明手里,并且不断向青州府进攻,一度打入北直隶。

到了六月,依旧没有结果。

周正等的不耐烦,不能入朝也不能出京,干脆带着上官清在满京城的溜达,各种风景名胜,好吃好玩的,几乎走了个遍,一直到了七月。

朝廷还是没有结果!

周府。

天气渐热,周正与上官清一身汗的回来,急匆匆的让人准备水洗澡。

周方夫妻已经去了永平府,家里没有两个小家伙,冷清了不少。

两人洗完澡,轻轻松松的坐在屋子里,周正看书,上官清收拾着衣服,随口的聊着天。

“朝廷这是要拖到什么时候……”上官清背对着周正,声音清脆,却难掩不耐烦。

周正翻了一页书,道:“你也等不及了?”

上官清转头看向周正,道:“我是担心你。”

周正一怔,旋即微笑看向她道:“你夫君没那么容易被消磨意志,现在已经七月,夏粮很快就会收上来,加上耗了这么久,朝廷该有决断了。”

上官清眨了眨眼,这才嗯了一声,又转头继续忙活。

周正虽然嘴上说快了,但实则上,这场争斗一直到了八月初才有结果。

一来是钱粮就要收上来,军饷有了。二来就是阁臣的争斗中,温体仁获胜,他支持的朱大典挂了兵部侍郎衔,督理各路讨孔有德军。

周正的调令很快也到了周府,由他率军一万五千人为左路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