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1 章(1 / 1)

明廷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暗自点头,笑着道:“嗯,朕明白,等候朕召见吧。”

周清荔抬起手,道:“是。”

李忠在不远处将一切都瞥见,心里暗自惊呼。周家这对父子真不简单,一个心思叵测,一个大奸若忠。

他得小心,免得哪天被周征云卖了还替他数钱!

一阵子之后,周清荔出了乾清宫,不动声色的吐了口气。

没人知道,他的后背都湿了。

这位崇祯皇帝,周清荔越来越了解,越发不敢大意,谨小慎微,以免在他心里落下一丝不好印象。

他这一招‘以退为进’也是冒着风险,好在,结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周正去了永平府,虽然没有具体官职,却能全权署理永平府,无人掣肘。

‘为父能做的就这么多了……’周清荔慢慢走着,心里轻语。

周清荔刚出皇宫没多久,圣旨未下,消息却已经传了出来了。

周正要走,不知道多少人长舒一口气,仿佛心里压着的大石没了。

周正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威胁,一来他直言无讳,很容易戳中他们的痛处;二来就是周正现在裹挟着清名,他要是弹劾谁,肯定会朝野震动,跟风云集。

很多人,都在幸福的微笑。

周正也听到了消息,但是圣旨没下,他还无法进宫领旨谢恩。

周正此刻在田府,正与田珍疏对坐喝酒。

田珍疏自然也得到消息,看着周正道:“如果是其他人,应该会挂都御史,最低也是佥都御史的头衔,总理或者总督地方,你这个特殊,估计就是以监察御史的身份,署理永平府。”

‘署’,其实就是‘临时’、‘暂代’的意思。

周正知道他资历太浅,挂不上佥都御史,也不能总理或者总督地方。

他的事情已经算是定下,不太想多谈,反而问道:“我听说,你们在上书,试图为黄立极申辩?”

田珍疏铜铃大眼有些犹豫之色,道:“元辅还是多有功绩的,如果他也被问罪,怕是举国哗然,百官惶恐,于国于朝廷不利。”

周正心下明白,不止是这样,多半是清流里的人与黄立极或者阉党有太深的牵扯,不能持续的‘深挖’,否则祸患无穷。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新皇帝对魏忠贤的憎恨,清算阉党,是崇祯最坚定的决心,谁也阻挡不了。

“慎重。”周正说出两个字。

田珍疏了解周正,向来嘴严,能从他嘴里掏出的话,都极其珍贵!

田珍疏没有多问,点头,道:“你此去永平府,可有需要我帮什么忙?”

周正微笑,道:“以后怕是少不了你这个佥都御史帮忙。”

田珍疏刚刚升任佥都御史没多久,听着就笑道:“只要你惹的人不是太厉害,我在都察院给你压着。”

周正举起酒杯,道:“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田珍疏笑着应和。

不管朝野如何纷扰,他们二人都算是‘高升’,‘踌躇满志’。

田珍疏升任佥都御史,已经算是大明最中坚的官员了,随时可能迈入高官行列,成为大明朝廷的大人物。

周正履新地方,是早就筹谋的事情,必然要大干一场。

两人心照不宣的碰杯,对视,一仰而尽,又是大笑。

第三百零七章 履新

周正回府后,就被周清荔叫到了书房。

周清荔喝了口茶,将在乾清宫里的事情,避重就轻的说了。

周正不知道周老爹用了‘以退为进’的一招,助他拿到更多权力,却为崇祯的态度感到忧虑。

不怕崇祯厌恶,厌恶最多也就罢官,没有其他问题,不至于杀头抄家;可若是对你信任有加,那往往预示着凄惨结局的开始。

周正思考再三,道:“爹,朝局混沌,危机四伏,该抽身时,切莫犹豫。”

周清荔看着周正,神色有些疑惑,道:“我记得你之前就说过类似的话,你对朝局的把握也让我出奇,我一直没问,现在,只有我们父子二人,你告诉我实话,你背后是否有人指点你?”

周正怔了下,没想到周老爹会这么想,思索片刻,道:“我对算卦有研究,算出来的。”

周清荔注视着周正,好一阵子,摆手道:“不愿说就罢了,去永平府后,少不了麻烦,有事写信回来。”

周正连忙点头,出了周清荔书房。

周清荔看着周正的背影,神情还是不解,这个儿子,让他越发看不透了。

周正出了周老爹书房,轻吐了口气。

这是他最大的秘密。

……

第二天一早,圣旨就下了。

周正以都察院监察御史的身份,巡按永平府,署理政务,整顿军备。

周正接到旨意,心里彻底松了口气,而后穿戴整齐,进宫谢恩。

崇祯对周正是温言有加,嘱咐他好好治理永平府,为蓟辽做好后备支撑。

周正谨慎对答,没多久就发现他有些想多了。

或许是他还不在崇祯眼里,即便是去永平府,崇祯在意的也没有那么多,只是一种‘施恩与安抚’。

没有多久,周正就出来了,因为李标,钱龙锡等人求见。

周正与这几人擦肩而过,注视了几眼。

这几位,都是未来的阁臣,首辅。

做完这些,是周正离京的最后一步了。

越是最后,周正反而越忙,一大堆事情忙他的目不暇接,手轻脚重。

比他预期晚了不少天,但也总算可以安心的离京了。

周正离京赴任的队伍在不知不觉变大,不止他要带的张贺仪,姚童顺等人,还有上官清,上官烈姐弟,外加他大哥周方的小舅子丁琪,以及家丁,周氏商会的人,暗卫,死士,以及上官清的镖队。

即便有在暗处,有在城外等着的,周正的队伍,还是高达近四十人。

周正与周清荔,周方等告别,上了马车,开始离京。

不知道多少人或远或近的在看着他的马车,心里闪动着念头。

周清荔,周方,周丁氏以及一干家随,都站在门口,神情不舍。

周方看着马车渐行渐远,转头看向周清荔道:“爹,你说二弟能行吗?”

他在山东是吃过亏的,知道地方的可怕。

周清荔面无表情,道:“没事。”

福伯,林伯等人则表情各异,这位二少爷对周家影响太大了,若非他,周家不会成为崇祯朝新贵,老爷更是一步登天,成为新皇宠臣,位列六部侍郎的高位。

这突然就走了,心里还真是舍不得。

魏希庄,成经济等人没有冒头,在不远处一个酒楼看着,目送。

魏希庄手里拿着酒壶,喝了一口,自言自语的道:“你们说,老周平时也不干什么事情,他这一走,我怎么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成经济,何齐寿等人陪着笑,心想也就您敢这么说。

东家做的事情,哪一件是小事情?在朝堂上舌辩群臣不变色,出入建虏的虎狼之地面从容,更是参倒阉党大佬崔呈秀,现在又建立起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这是一般人能做,做得成的事情吗?

成经济等人的感觉比魏希庄更强烈,东家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