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吓了一跳,连忙道:“不用。对了,田尔耕有交给你什么事情吗?”
周正自然不能让魏希庄这么明目张胆的派锦衣卫去他的地盘,那简直是自寻死路。
是以,连忙转移话题。
魏希庄果然上当,道:“你还别说,他真的交给了我一些事情,但也不算重要。”
周正不意外,道:“不管事情大小,你要做的是培养人手,时机到了才能帮上大忙。”
魏希庄这一次也深感人手不足,手底下人才有限,得到一些暗地里的活计,自然明白其中的重要性,放下脚,有几分肃色道:“你放心,事关我的事我比你上心。你真的不用我帮忙?”
周正昨夜已经仔细盘算过,倒是没那么担心,道:“不用,你做好你的事就行。”
魏希庄看着周正,若有所思的道“也对,你接下来最重要的是低调,闭门谢客,好好练字吧,你的字,真的是丑,我没读过书都看不下去。”
周正懒得理他这茬,道:“嗯,有什么事你派人通知我,我去周记看看。”
魏希庄也有一堆事要做,跟着站起来道:“好,我去一趟户部。”
周正刚准备走,听着他的话,问道:“去户部做什么?”
魏希庄的事基本上就是跟着人抄家,去户部做什么?
魏希庄一怔,旋即道:“你还不知道吧,户部,刑部二位堂官已经获准致仕,郑氏辞官了。还有,那个王之臣升官了,兵部右侍郎。”
周正看着魏希庄,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户部,刑部的二位尚书虽然之前就上书致仕,但在这年前获准辞官也显得太不讲究,连慰留都省了。
周正判断,很可能是天启不满的一种表达,一个出气筒。
倒是王之臣突然升任兵部右侍郎更令周正意外,要知道,王之臣在辽东没有什么功绩,即便是作为被罢经略的补偿也不应该升的这么快。
袁崇焕这个大功臣,还只是挂了一个兵部右侍郎的衔!王之臣直接升任兵部右侍郎了。
这让袁崇焕怎么看?让袁崇焕背后的那些大人物怎么看?
周正知道是这昨天朝会的余波,感觉里面有很多隐情,但想不透,没有多说,说了声‘知道了’,便离开了茶楼。
周正出了茶楼,径直来到周记,周记的开售已经结束,刘六辙十分兴奋的与周正上了二楼,汇报着这段时间的收入。
他道:“二少爷,这段时间,咱们少说也赚了三千两,到年底,账本回过来,或许能有一万两!”
一万两啊,周家所有的家当加起来都没有!这对周家来说,是一笔巨资!
周正对这赚钱速度不满意,思索着道:“年底前就这样了,明年想办法拓展到京外,先在十三省省府开设分店,而后再逐步拓展。先前可以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经营,站稳脚跟后,我们要慢慢建立属于我们的渠道,渠道也是命脉,不能掌握在别人手里。你下面要做的就是培训人手,物色一些合作商人……”
现在没有纯粹的商人,都是官商一体,周正是在预防一些事情。
刘六辙神色认真的听着,不停的嗯嗯啊啊的点头。
周正也不指望他能全部记下,道:“我待会儿写一个详细的计划书给你,你照着做,不懂的来问我。”
刘六辙自然立即答应,一脸的无比认真,道:“是二少爷!”
周正摆了摆手,拿过纸,笔墨,准备写计划书。
刘六辙见如此,连忙悄步退出去。
周正开始写,但没写多久他就写不下去了。他对京城还有些了解,但京城之外就两眼一抹黑。
“还得与成经济等人商量一下。”周正自语一声,放下笔。
周正坐了一会儿便起身,他要去‘工厂’看一看,然后再去一趟牙行,之后,他就得待在府里不出,修身养性,看书练字,坐观朝廷内外的变化。
周正出了周记,四个家丁如影随形的跟着。
刚走出没多久,忽然一个家丁模样的人上前来,神色十分恭谨的抬手,问道:“可否是周御史?”
周正看着这个人,道:“我是,贵府是?”
这个人连忙道:“不敢,小人是奉我家老爷之命请周御史上茶楼一叙,我家老爷姓袁,刚从辽东回京。”
周正眉头一挑,抬头向这个人身后的茶楼看去。
姓袁,来自辽东,那么就只有那一位了。
——辽东巡抚,袁崇焕。
周正心里有惊疑,袁崇焕为什么要特意见他?即便周正闹出再大风波,他也只是个小小的监察御史,而且还处在极大的危险之中,随时都将覆灭。
是因为周正反对弃辽?是因为李恒秉入狱?还是因为他的那道改革奏本?
这个家丁看着周正皱眉,微笑着道:“周御史放心,我家老爷并无恶意,只是想与周御史喝喝茶。”
周正瞥了他一眼,道:“好。”
不管袁崇焕打什么主意,周正也想见一见。
崇祯二年,也就是后年,建虏会绕过山海关从喜峰口入关,对大明进行前所未有的劫掠,会战死很多重要将领,对大明剿匪以及国运形成重大影响。
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使建虏?
周正上楼,周家的四个家丁如影随形,还有些紧张。
袁崇焕的家丁倒是很有礼貌,一直笑脸相迎,领着周正上楼。
二楼没有包厢,一片空旷,只有靠窗的一个人侧对着周正坐着。
一身厚厚的青色棉衣,端坐不动,从侧脸看,有着这个时候读书人特有的那种儒雅,却不显懦弱,自有精神。
周正端详片刻,迈步走过去。
袁崇焕转过头,看着周正微笑道:“无需多礼,坐吧。”
周正看到袁崇焕的正脸,确实是一个儒雅的读书人,目光平静且坚定,一看就是有大志的那种人。
周正心里转悠无数念头,道了声谢,在袁崇焕对面坐下。
不管是袁崇焕的家丁还是周家家丁,都自觉的退出不远,安静的看着两人。
袁崇焕从周正的脚步声响起余光就一直瞥着楼梯口,现在正面而坐,很自然的打量起来。
没有叙茶的客套,袁崇焕开门见山就道:“周御史是不是觉得我也想弃辽,或者说,构陷满桂的事情是我与李恒秉合谋?”
周正神色微动,盯着袁崇焕,道:“袁大人为什么会知道我知晓大人与李恒秉有通信?”
袁崇焕微微一笑,道:“我可以告诉你,李恒秉确实给我写过信,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询问辽东的情况,我只是如实的回答了一些问题,仅此而已。我与满桂虽然有些矛盾,但也只是治军方法不同,没有其他恩怨,不会做出如此下作之事。”
周正听着袁崇焕明显是解释的话语,眼神闪动,道:“大人既然开门见山,不妨说的更明白一些。”
袁崇焕到底是辽东巡抚,又有大功在身,即便畏惧朝堂言官,但也不至于害怕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