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决战豫南(六)(1 / 1)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4553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618章决战豫南(六)

尚可喜驻马停在左翼山脚下,取出千里镜观察着左堡,襄城南郊的旷野上,一座六角堡垒,半截身子藏入地下,上面插着许多旌旗。

在多铎赶来襄城之前,尚可喜曾经尝试过绕过襄城,攻击军堡,结果撞得灰头土脸,只能悻悻作罢。

这个堡垒虽小,攻打起来却并不容易,堡垒外没有护城河,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三丈宽的深壕,深壕的一面就是城体,堡墙有一半在地平面之下,在地平面之上的墙体,则成一个倾斜的斜面。

说实话,骨骼这么惊奇的堡垒,尚可喜还是第一次见。

这样筑造堡垒的好处,是城墙高度不减,却有一半藏在地下,大炮轰击不到,减少了受弹的面积,露出来的墙体倾斜,炮弹砸在斜面上,又容易形成跳弹,无法对墙体造成大的损害。

另外,墙体成六角,则可以看出是对敌台的一个升级,伸出的尖角,比襄城上四方形的敌台,更惹人讨厌。

尚可喜没去过豫东,不过他给多铎形容后,多铎立刻就意识到,这两座堡垒,是像鹿邑一样的怪堡。

多铎在豫东拔掉几个简易、粗糙的军堡后,见伤亡比较大,所以并未碰鹿邑。

清军还未打过真正的棱堡,现在摆在清军面前的两座堡垒,相比于西方的棱堡,依然是简易版,不过样子还是有点像了。

尚可喜并不懂这些,只知道高义欢的堡筑的很邪乎。

一般的城池、堡垒,就一道城墙,大城有内外城,但是两道城墙之间相距甚远。

这个小堡,在第一道堡墙后,居然还有第二道堡墙,而且两墙相距不到十五步,第二道高于第一道墙,所以清军攻上第一道墙后,会遭受来自第二道堡墙居高临下的射杀。

不过尚可喜还没攻上过第一道墙,所以还没有机会体验到。

这时他用千里镜看着军堡,见各色旗帜飞扬,见墙垛间站满了士卒,还有黑洞洞的火炮,不禁吐了口凉气。

此时他已经做好了损失大批兵力的准备,在他看来,只要肯死人,在坚固的堡垒也能拿下。

如果十倍兵力,都打不下来,那他就真是有点下不来台了。

这时五千多清军散兵,已经摸向堡垒,在他们身后,十门刚拉来的火炮,喷射着橘红的炮焰,发出声声怒吼,将十多斤重的铁弹,打向三里外的军堡。

一枚枚炮弹,呼啸着落到堡垒前,溅起片片黑色的泥土,有的炮弹砸在城墙上,却被弹了起来。

这时五千余清军,推着两百多辆盾车,在军堡和襄城两处火炮的绞杀下,逐渐接近军堡。

尚可喜吸取了经验,清军并没有结成严密的阵型向前推进,而是以盾车为单位,每两盾车后跟随这二十多名士卒,散开了压向堡垒。

“快点推!”一名旗丁挥刀,大声嚎叫着,催促着二十多名绿营和包衣向前。

旷野上,两百多辆盾车,像是土坦克一样,每辆后面都跟随着二十多名清军,刀盾、弓箭、火铳、长抢按着一定比例配置。

满洲人少,死不起人,在防护方面比较讲究,有无盾不战之说。

这些盾车前一块大盾,高八尺,用硬木制成,能够抵挡弓箭射击,如果大盾上在铺上牛皮或者湿棉被,火铳都打不穿。

清军躲在盾车后向前,不过并没有什么安全感,军堡上的火炮能砸烂盾车,襄城上的火炮能攻击他们的侧面。

孙茂盛拿着一杆火铳,跟在一辆盾车的尾部,身前是扛着长梯的刀盾,身边是拿着弓箭、火铳的士卒,后面则是一个穿着棉甲的旗丁,负责督战,有任何敢迟疑不进,或者逃跑者,一律就地处斩。

孙茂盛手里握紧了火铳,跟在盾车后,低头前行,身边不时有炮弹砸来,将泥土溅上天空,然后落下,形成一阵泥雨,噼里啪啦的打在他的斗笠上。

这时清军散兵已经进入堡墙二百步内,堡墙上橘红的光芒一闪,“嘭”的一声响,喷出一团白烟。

“嗖”的一阵劲风挂过,一枚三斤重的炮弹,在眼前一闪,落在盾车前,溅起一片泥土,炮弹威势不减,裹挟这泥土弹起,击中了孙茂盛旁边的一辆盾车的顶部。

嘭的一声响,盾车被炮弹砸的向后一仰,顶部的木板“嘭”的一声炸开,飞溅出无数木屑。

这些木屑就像是锋利的飞刀,向四周溅射,后面推车的清军瞬间倒了一片,捂着脸庞、大腿发出声声惨叫。

这是魏军的铜炮开火了。

相比于笨重的红夷大炮,魏军的铜炮射速快,瞄准方便,要比红夷大炮更容易击中移动的目标。

地上,几名清军倒地惨嚎,后面拿着弓箭的旗兵,顿时拔出刀来,一刀一个,结束了伤兵的哀嚎。

“不许慌乱,继续向前!”旗丁提着带血的战刀,狰狞着脸怒吼道。

剩下的清军,见此慌忙推起被削掉一半的盾车,继续向前。

“嘭”又是一声巨响,城上各个炮位,不时闪烁着橘红的火焰,腾起团团白烟。旷野上行进的盾车,像是被点名一样,一辆接着一两的瘫痪。

孙茂盛听着震耳欲聋的炮声,铁弹呼啸而过的劲风,看见血肉模糊,倒地惨嚎的伤员,额头不禁冒汗。

一时间,孙茂盛觉得恐惧,转过头看了看身后的同袍一眼。

那是他的熟人,一个旗庄里干过活,叫岩冲年,曾经一直鼓励他要好好干,为主子精忠,约好一起立功抬旗,做八旗大爷。

岩冲年见孙茂盛满脸是汉的扭头过来,给了他一个微笑,低声道:“别怕,别跑,主子在督战~~”

话音刚落,一阵劲风袭来,孙茂盛满脸惊恐的见一枚铁弹,直接从侧面射来,把岩冲年的身子带飞,瞬间撕碎,变成无数残肢碎肉,向四周飞洒,孙茂盛脸上被血雾喷了一脸,裤腿一下就湿了。

这一枚炮弹,不是从正面的堡垒打来,而是襄城上的火炮,在轰击他们的侧面。

五千清军在两个方向的火炮绞杀下,终于冲到了深壕旁,分散的盾车,此时集中起来,五辆一组,在豪沟边组成一段段的盾墙。

孙茂盛躲在一段盾墙后,手抖着进行装填,每段盾墙的间隙处,清军士卒则倒下梯子,直接斜搭在第一道堡墙上。

手持刀盾的士卒,顶住盾牌,踩着梯子冲向堡墙,堡墙伸出的尖角上却火铳射击,从两边射杀梯子上的清军,清军士卒顿时一个接着一个的坠落,尸体掉下深壕,立刻就被下面的尖木捅穿。

棱堡的特点就是,无论攻击任何一面,都会遭受至少两面火力的绞杀,不存在火力死角。

片刻间,清军第一波登城的士卒,就死伤殆尽。

左翼山脚下,尚可喜脸上肌肉抽搐,一旁的镶蓝旗固山李国翰提醒道:“王爷,堡墙上火力太猛,不进行压制,死完了也冲不上去。”

尚可喜当即一挥手,“再上三千人!另外调三千弓手,压制城头!”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今天下午坐车去常德,明天上午考试,等明天晚上回来再更了。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619决战豫南(七)

尚可喜一声令下,身后再次奔出六千兵马。

这次清军没有磨磨唧唧,而是在号鼓声响起的瞬间,发足狂奔。

这时魏军的炮火主要集中轰击正在攻堡的军队,六千清军在襄城方向的火炮轰击下,在炮弹打起的泥柱中,冲到盾车后面。

堡垒上魏军的火炮轰击,黑色的铁球带着尖啸,将清军的盾车打得粉碎,无数清军在炮火中血肉横飞。

相比于清军的盾车,棱堡的特殊结构,让魏军士卒可以躲在射击孔后射击,给予清军巨大的杀伤,清军的弹丸、箭矢、炮弹,却被堡墙挡住,没法给魏军造成什么伤害。

清军的盾车虽然也能起到防御的作用,但是魏军每击烂一两盾车,后面的清军便暴露出来,城上魏军就集中火力,铳丸齐发,打得暴露的清军纷纷抖动着身子倒地。

没一会儿,第一批接近五千清军,就伤亡惨重,攻击无以为续,但尚可喜并未鸣金,有清兵想要后退,却被督战的旗丁毫不犹豫的射杀。

就在第一队清军,已经后续乏力时,第二批清军进抵城下,给攻堡的清军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三千多清军,越过支离破碎的盾车,接替第一波清军,踩着梯子向堡墙攻击。

三千清军弓手,在盾车后列成九排,每三排一队,分为三队,纷纷将弓箭扯圆,箭头斜指向天空,每队以不同的角度,向棱堡伸出的一角进行抛射。

“放!”城下清将大声怒吼。

躲在盾车后,手抖着装填弹药的孙茂盛,便听见一片弦响,扭头看见前面三排弓手,齐齐松开弓弦,一千枚利箭“噌”的一下,从城下腾起,天空为之一暗,箭矢如同飞蝗射向城头,上面立时就传出魏军的惨叫。

这时第一队弓手射完,第二队继续抛射,城头的魏军只觉得天空忽然下起了箭雨一样。

城下清军的火铳只能直射城墙,可是魏军有城墙保护,所以清军很难射中魏军,尚可喜派出三千弓手,以兵力优势,用弓箭进行覆盖,箭矢从头顶落下,便对魏军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一时间,棱堡左面伸出的一角,被清军弓箭压制,火力减弱了一些。

清军的重箭,高高抛上天空,三菱形的箭头,加速下坠,箭头插在城上,箭杆的尾翼,颤抖着发出“嗡嗡”声响。

清军主要攻击棱堡的西面,棱堡的建造很讲究,伸出去的每个角,单独作用并不大,需要与临近的左右两个角配合,才能起到多面绞杀攻城清军的作用。

现在一个角的火力被压制,配合作用减弱,不多时就有清军登上了第一道堡墙,开始与魏军近身搏杀。

孙茂盛感觉到城上打来的炮弹和火铳稀疏了一些,也颤抖着将火铳对准了城头,胡乱发了铳,便又立刻蹲下。

赵明冲守卫左堡,见了警情,神情严肃。

这位方脸大汉,站到第二道堡墙的上,俯瞰堡下,眼前的情景,是蚂蚁一样的敌人冲击着堡垒,足以让任何久经战阵的人,都感到恐惧。

“快,射杀上堡的敌军!拿一窝锋,火炮换散弹,压制清军的弓手!”赵明中拔刀怒喝。

这时一名清军,跳上第一道堡墙,一刀砍翻一名魏军铳手,刚要去杀另一名慌忙装弹的魏军,第二道堡墙上一名魏军铳手,却将铳口对准了他,在他举刀欲砍的瞬间,“砰”一声响,将他打得向后仰倒,身子撞上堡墙,头倒着跌下城墙,被深壕内的木桩刺穿,血流满沟。

盾车后,清军弓手不停抛射箭矢,压得第一道墙上的魏军无法抬头,只能顶盾隐蔽。

这时相临一角上的火炮,却将炮口对准了清军弓手,大炮轰鸣,横扫清军弓阵,炮弹撕碎清军身体。

此时,堡垒上忽然红光闪烁,魏军士卒将一窝蜂等火箭纷纷射出,一枚枚火箭拖着尾焰窜下城头,烟雾弥漫之中看不清有多少清军中箭,但是清军弓手的节奏却已经大乱。

在左翼山脚下的尚可喜见此,不惊反喜,一挥手,“再上六千人,弓手压制左面三个尖角敌台!”

虽然清军被能取得巨大的进展,但是看见弓箭压制有些效果,看见有清军登上堡垒,尚可喜就看见了希望,脸上不禁漏出一丝笑意。

军堡中只有三千守军,只要清军登上军堡,拼起近战消耗,魏军肯定耗不过他。

现在他手里还有一万三千人没动,还有足够的兵力继续投入到进攻之中。

此时在襄城正面,攻城的清军,却已经损失惨重。

多铎驻马在大纛旗下,用千里镜看着城头,看见清军的大型器械,几乎都被魏军焚毁,城上的守军正用火铳,射杀失去掩护的清军。

密集的铳丸,还有震天雷的轰击下,清军士卒无力冒险攀爬,纷纷躲在盾车,还有毁坏的器械后面,用弓箭和火铳,同城上的魏军对射。

“王爷,伤亡太大,是不是让奴才们退下,喘口气!”张天禄脑门冒汗,他的属下已经死了两千多人了。

多铎放下千里镜,却冷脸道:“不行,必须牵制住襄城,擅自后退着,杀无赦!”

众多清将听了,一个个都脸色阴沉,多铎这是不把他们当人,全当炮灰再使。

不少人心中有些不满,投清比当明军还不如哩。

本来以为清军能杀过长江,灭了南京,江北兵马望风而降,想着避免杀身之祸,同时能在新朝继续混口饭吃,可现在南京还在,他们的地位却急转直下,去成了炮灰。

不过他们心中虽然不满,可是出于对真满洲的恐惧,却让他们只能忍气吞声,按令行事。

这时多铎也感觉到气氛不对,沉默了一下,又说了一句,“传令尚可喜、尼堪,尽快拿下两座军堡。等军堡拿下,牵制襄城的兵马,才可以退下!”

说完,多铎扭头看着一人,又吩咐道:“柏永馥,你上!”

汝河北岸,围绕着襄城数十里的辽阔战场上,清军的喊杀声一浪高过一浪,魏军的铳炮声也便得更加密集。

城下,清军搭箭上弦,抬高角度,随着一片弦响,城下腾起一片箭雨,使得太阳也为之暗淡。

城上,魏军铳炮齐发,两军在襄城附近,浴血搏杀。

时间慢慢推移至下午,清军的尸体已经填满了棱堡外的深壕,城墙下到处都是死尸,城上魏军的火器消耗严重,城头开始出现大规模的近战搏杀。

这时清军兵力上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魏军各处的防守逐渐出现危情。

战斗最激烈的第方,还是两座军堡,尚可喜投入九千弓手,箭矢铺天盖地压制堡垒,让守军无法抬头,清军步军趁此机会,冲上了堡墙,让第一道堡墙几乎失陷。

值得庆幸的是,魏军第二道墙与第一道墙的间隙是二十步,再加上第一道墙和深壕的宽度,距离超过五十步。

这个距离弓手已经没有什么杀伤力,清军抛射的箭雨够不到第二道墙,而魏军却能站在第二道墙上居高临下的射杀登上第一道墙的清军。

不过虽说堡垒还在魏军手中,但清军人太多,一旦他们不计伤亡的清理完第一道墙上的魏军,调派弓手上城,还是会对魏军构成巨大的威胁。

城墙背面,魏军的指挥所内,不断有士卒进出,通报着战场的局势。

“大王,右翼山头被清军拿下,两个副都尉阵亡!”

随着士卒的禀报,立刻就有人,将右翼的两面小旗拔掉。

“大王,尼堪扫清右翼山头,攻击右堡的清军兵力增至四万众,袁时中未必能守住!”徐黑虎有些急了。

这时李来亨再次进来,“大王,尚可喜攻上左堡第一道堡墙,左堡情势危机了!”

李定国见沙盘上魏军的情势已经不对,左右两堡任何一堡失陷,整个战局都有可能蹦坏。

“是时候让马军出城,冲击一次。只要扰乱清军的攻击,让堡内守军,稳住阵脚,清军就得从头来攻。今天他们就绝对无法,攻下两堡!”

高义欢来回踱步,猛地停下步子,“黑虎,交给你了!选虎营,出击!”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