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能理解透彻到跟陆瑟相同的高度,那样陆瑟就拥有了一个站在悬崖边上的同伴,不必继续孤独地承受世界的凝视。
然而看着爱丽丝快乐的样子,陆瑟对自己的计划产生了质疑,他是否要让爱丽丝脚下坚实的世界瞬间崩塌,让爱丽丝也和自己一样在暗夜中颤抖?
陆瑟不后悔自己洞察到世界真相,这让他能够更真实地看待世界,更合理地计划人生,但万一他对世界的洞察其实是不全面的呢?万一他的底层三定律是类似牛顿力学定律一样,只是在特定的范围内才接近正确,其实是有缺陷的呢?
底层三定律的第一条是“恐惧本源”,陆瑟用恐惧来分析所有人的感情,能够快速把握敌人要害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否认了其他感情的纯粹性,更是让自己陷入了无止尽的怀疑深渊。
恐惧感和安全感是太极两仪一样的双生存在。
愤怒是对恐惧的回应,信赖是对安全的倚靠。
任何感情都可以拆解成恐惧感和安全感的组合,有时简单有时复杂。
而按照这个理论,被无数艺术家大书特书的人类至高感情“爱”并不存在。
之所以人和人之间的爱千奇百怪,就是因为爱不纯粹,它是化合物,是扭曲搅拌起来的恐惧。在陆瑟的字典里不存在“我爱你”,只存在“我对某样事物十分恐惧而在你这里得到了安全感”。
在之前的生活中,无论是和南极科考站的对头们斗智斗法,还是针对林氏集团的恶意攻击,“恐惧本源”用起来得心应手,无往不利,但恐惧本源无法解释陆瑟陪伴爱丽丝时得到的那种安定感和幸福感。
“强行解释当然也能解释得通,但是底层三定律第三条‘勿增实体’,指的是最简洁的常常才是最正确的,少就是真……十二级智能生物必须直面理论上的瑕疵,或许恐惧并不是唯一的本源,除了恐惧以外还有其他基本感情可以作为分析基准,但那又是什么呢?”
底层三定律之所以对陆瑟十分重要,就是因为他利用“恐惧本源”、“唯有永生”、“勿增实体”,可以分析不限于人类也适用于动物甚至非生物等对象。
“爱”向来被认为是一种只有高等动物才拥有的感情,就算人们同意猫狗有爱,也不可能同意变形虫或大肠杆菌有爱,所以把“爱”当做基本感情会违背“勿增实体”定律,那样就会把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分成两种分析公式,繁冗不一定错,但绝对不是最正确的。
冥思苦想之际,爱丽丝已经进了洗手间,而另一名用手机通话的女生从陆瑟身边擦肩而过。
“哼,你一点都不疼我!你根本就没有像我爱你那么爱我!”
一个普通女生的牢骚话,却在陆瑟的脑海里掀起了宇宙大爆炸。
“原来如此!原来爱也是一种基本感情,只是大家对它的定义错了!!”
.
【112】 理论升级
新华字典里面“爱”字的基本定义是: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
这造成另一个很大的误解,那就是只要是“爱”,就肯定“深挚”,两个人之间仿佛只有“你爱我”或者“你不爱我”这两个选项。
然而陆瑟当做基本感情的恐惧有程度之分,如果爱也是基本感情,那么它必定也有程度之分。
这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就算是极其亲近的人之间,爱对方的程度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为什么要怯懦地认为所有的爱都是等价的?
以10为最大值的话,可以认为武大郎对潘金莲的爱是9,而潘金莲对武大郎的爱只有0.1,毒死你的老婆仍然有可能爱你,一般人绝对很难接受这点,但十二级智能生物又岂是一般人?
所谓爱,体现的应该是一个人对其他人“感同身受”的程度,中文里面用“我疼你”来表达爱意,实际上其中隐藏着相当的智慧。
无论你感觉疼痛还是愉悦,深爱你的那个人都会第一时间把那些感觉同步到自己身上,叫它“同理心”也好,叫它“换位思考”也好,随着爱的程度加深,同步疼痛(或者愉悦)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无条件,或者说“无视时空”。
领悟到这里,陆瑟对“爱”的新定义是:同步疼痛或者愉悦的纽带,其无视时空的程度越高,爱意便越深。
没错,爱从本质上来说不是一种感情,而是一种纽带。爱上别人之所以会有甜蜜或者痛苦的感觉,是因为爱这种能力同步了对方的愉悦或者疼痛,抑或是建立同步失败引起的单纯的疼痛。
在这个新定义下,许多“爱与不爱”的问题豁然开朗——
人们都是害怕疼痛并且追求愉悦的动物,一个人不容易被别人爱上,或许并不单单因为TA是矮挫丑,而是因为TA本身就不快乐,令别人不敢和TA轻易建立同步,所以说想要获得爱情的第一步,说不定是先让自己快乐起来。
从肉体和内心两方面强大起来,建立好愉悦的基础,这样爱上你的人就能同步到很多愉悦而感到幸福,爱上某个人的话,就用你的能力去改善TA的生活,从而同步到对方的愉悦,将一份愉悦放大成两份。
“诶?照这个说法,我会因为爱丽丝取得成绩而感到高兴,会因为她遭遇挫折而感到懊恼,所以说我和爱丽丝之间存在‘爱’吗?另外我虽然有时候会很厌烦小佳以及包黑子,但还是不愿意看到他们遭遇不幸,所以说我也是爱着小佳以及包黑子的吗?”
如果把恐惧当做本源,那么身内身外自然被恐惧包围,反过来如果把爱当做本源,那么身内身外洋溢而出的无非是爱。
世界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你怎样看待它,害怕同步到更多疼痛的人,注定无非同步到更多喜悦。
歌德曾经说过:“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顿悟的陆瑟也颇有自己和上一秒钟有所不同的感觉。
“我的理论又进化了一步,恐惧本源虽然在对敌时效果拔群,却也容易让人陷入悲观,重新定义了爱以后,我知道怎样跳出聪明反被聪明误,越聪明越容易感到痛苦的怪圈了!”
“恐惧本源”仍然是像牛顿方程一样方便解决问题的快捷定律,但不够基础也不够精确,更进一步的应该是“疼痛本源”或者说“愉悦本源”。
疼痛和愉悦是不可分割的双胞胎兄弟,比恐惧更为基础,可以复合组成各种其他感情。
恐惧——对即将到来的疼痛的预演。
安全感——可预计的未来不会产生疼痛(智商越高越容易失去安全感,因为智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