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愚不可及(1 / 1)

策行三国 庄不周 27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893章 愚不可及

孙策接受了荀攸的建议,将柴桑的战事交给周瑜负责,自己回师北上豫州。

这纯属无奈之举,谁也没想到袁绍会出这样的昏招。常言道,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如果抛却那些神话般的灵机一动,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正确的方法无非那么几个,水平相当的人都可以猜得出来。但人一旦犯起蠢来就没下限了,谁也猜不准。

所以传说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常常被对手算中,对袁绍了解甚深的郭嘉却没能算到袁绍会出这一招。因为这个意外,他不得不放弃围攻柴桑的计划,而周瑜取江南的战事也被迫延后。

考虑到此行要对付乌桓骑兵,孙策将之前留给周瑜的骑兵又收了回来,集结了近千骑士。半年时间,贾诩、韩遂先后送来马三千余匹,周瑜、黄忠等人已经陆续拥有了亲卫骑,就连娄圭、邓展等人也分到了一两百不等。但大部分马匹还是用来维护邮驿。消息快速传递的背后,是大量邮驿的设立,数以千计的驿夫和驿马的辛苦付出,财政的沉重负担。

战争时期,消息的及时传递更加重要。

孙策走得不快,但声势造得很大,还特地打出了驱逐胡虏、维护华夏衣冠,为汝颍百姓报仇的旗号,就差上升到民族大义了。孙策本来是想这么干的,不过这时代只有华夷之辨,没有民族一说,只好作罢。但这并不影响他将袁绍定义为汉奸。

很快,他收到了袁权送来的消息,得知袁权已经抢先一步将袁绍定义为袁氏不孝子孙,孙策只能表示佩服,这政治敏感性,巾帼不让须眉啊,亏得她是个女儿,要是个儿子,估计也不会有我什么事了。既然如此,那就更不用着急了,这些乌桓骑兵折腾的时间越长,袁绍的名声越臭,到时候看他怎么收场。

接着,孙策又收到了孙坚的命令。果不其然,孙坚火了,主动发起进攻,要进入兖州境,还袁谭以颜色。秦松拦不住他,只好使出缓兵之计,能不能奏效,孙策暂时也没把握。不过他估算了一下,以孙坚的战力和兵力,只要他不大意,曹昂应该占不到什么便宜,最坏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险。

好消息当然也有,陶谦在袁氏父子的强大压力下终于低头,同意孙家父子进入徐州,太史慈已经在路上,与他同行的还有刚刚招降的徐岩等千余人。徐岩等人愿意投降,但他们提出一个要求,只接受太史慈一人的指挥。事出仓促,来不及请示,沈友先斩后奏,代孙策同意了徐岩的要求。所以现在太史慈统领的是三千多人,接近四千。他们由丹徒渡江,沿中渎水北上,估计十天左右能赶到青州。

孙策计算时间,就算他现在派人送命令,太史慈已经到了淮阴,也来不及回头了,不如就让他从陆路前进,也耽误不了几天。以沈友、太史慈的能力,应该会想到提前送消息给田楷和陶谦,鼓舞一下士气,多支撑一段时间。

孙策随即给沈友写信,详细解释了荀攸为他谋划的争霸之局,让沈友安排船只和粮草,随即准备从海路投送更多的兵力,或者接应公孙瓒到青州参战。并让他转告太史慈,尽可能将袁熙诱到青州东部。如果能以袁熙为饵,就能将主动权控制在手中,袁绍不想救也不行。

成为战场,青州会因此蒙受更大的损失。孙策承诺和陶谦商量,由豫州、徐州和扬州提供一部分粮食、药物支援青州百姓,尽可能减少损失。如果青州百姓想南迁,也可以搭乘运兵的大船南下。

——

柴桑城头,刘繇看着天际渐渐消失的帆影,眯着眼睛,眉心紧蹙。

许劭站在一侧,也阴着脸,心情很不好。他已经收到消息,为解豫章之围,袁绍派骑兵突入汝南,四处袭扰,搞得人心大乱。这些骑兵以乌桓人为主,乌桓人贪婪好杀,进入汝南这富庶之地,残杀掳夺在所难免,汝南此刻已经处处狼烟。

孙策撤走了,袁绍的目的达到了一大半,但影响却非常恶劣。身为汝南人,许劭对此感触犹深。虽然许家大部分人住在城里,不会受到伤害,他还是很不舒服,有一种说不出的失望。

刘繇拍拍城垛,转身看着许劭,眼神凝重。“子将,孙策此去汝南,虽解燃眉之急,却是割肉补疮、饮鸩止渴,汝南世族怕是要遭大祸。孙策遭此叛变,岂能善罢甘休。”

许劭一声不吭,但眼神中的担心却怎么也掩饰不住。即使他不通军事,也知道袁绍这次所为贻祸不浅,甚至有祸害汝南世家的嫌疑。如果袁绍决心拿下豫州,那汝南世家响应他,反对孙策,没什么问题。赶走孙策之后,汝南成为袁绍统治的区域,孙策有意见也没用。可是袁绍如果只是派骑兵袭扰,并不打算真正进驻汝南,一旦孙策重新控制了汝南,势必要对响应袁绍的进行报复。

之前借着侵占土地的由头,孙策已经杀了不少人。这次有这么好的借口,他没道理不再杀一批。上一次杀人还只是针对土地,这一批杀的却全是袁绍的支持者。将来袁绍再想进攻汝南,可就没人能支持他了。

“使君,袁本初能一鼓作气地拿下豫州吗?”

刘繇缩起脖子,裹紧了大氅。北风正紧,吹得人遍体生寒。江南的冬天比青州的冬天还难受,不仅铁甲又湿又冷,厚厚的絮袍也挡不住寒意。他没有回答许劭的话,他觉得袁绍不是想不想拿下豫州的事——想肯定是想的——而是能不能拿下豫州的事。

几千骑兵是无法占领豫州的,袁绍的势力要进入豫州,萧县、沛县、睢阳、陈县这几个重要的城池必须拿下,但孙策在那里驻有重兵,没有一年半载的围攻,袁绍很难得手。孙策已经回援,没有步卒策应,汝南的骑兵支撑不了多久,很快就要撤出。

要为袁绍争取时间,就要拖住孙策。如今之计只有趁孙策撤走,周瑜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出城反击,击退周瑜,迫使孙策首尾难顾,无法北上豫州。

刘繇停住脚步,看着远处的大营,又看看远处的大江。“子将,让许乾做好准备,在庐江截击孙策。等我击退周瑜,再增援庐江,与他会合。”

许劭思索片刻,缓缓点头。“周公瑾虽是世家子弟,毕竟不像孙策出身将门,或许有机可趁。”

老庄有话说,很重要!

老庄是个懒人,除了码字这件事无法偷懒之外,其他的事能省则省,有时间宁愿看点资料,想点桥段。

不过有些事还真是不能省,所以今天逼着自己写个单章,说几句心里话。感觉再不说,也许就没机会说了。

如今的网文已经不是历史当红的时候——当然历史当红的时候老庄也没红过——就连老牌的历史大神都变了套路,或者干脆换了平台,如今的历史要么玄幻流,要么是系统流,像老庄这种老派而没牌的算是小众。

小众没关系,大阅文的平台大,读者基数多,小众文也有活的机会,所以老庄安心写自己喜欢的小众文,喜欢小众文的读者看老庄闲扯,自得其乐,也不错。

不过人都是要吃饭的,而且在可能的情况,都想活得好一点。老庄也不例外,也希望自己的付出会有回报,成绩能越来越好。

成绩好不好,一方面和书的质量有关,一方面也有推荐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读者有关。

书的质量是老庄的责任。不管进步是快还是慢,是大还是小,老庄在努力,知心者有目共睹。

推荐要看数据,平台也是要赚钱的,不是福利机构,数据不好的书推荐少,天经地义。

而数据好不好,除了书的质量之外,就看第三点:读者的支持。你们投的每一张推荐票、月票,第一个订阅,每一个打赏,都是数据的一部分。

数据越好,推荐越多,成绩自然也越好,老庄越有动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你们懒得投票,懒得订阅,更吝于打赏,数据就很难看,推荐自然也越少,成绩自然也就不理想,老庄也就越来越没动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眼下情况不妙,有点恶性循环的趋势。

如果大家还希望这个故事能继续下去,还能继续看到这种类型的故事,就请大家多支持,推荐票、月票,尽量多给老庄投一点,能在排行榜上露个脸也是机会。打赏不强求,全看大家情份。订阅却必须要求一下,请大家支持正版,一个月也就十来块钱,一包烟、一瓶饮料、一张电影票而已,说订阅不起的,老庄鄙视你,这话鬼都不信。

一本书的前途从来不只在作者手中,也在读者手中,在你们每一个人的手中。

老庄请求你们的支援。

推荐票,月票,我都要。

订阅、打赏,能给我的都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