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全面战争”。
这四个字让浪涯心里一突。
“什么意思”
“就是”
“嘿,”燕无往刚开了个头,电脑室的门就被人打开了,“我听说那小兄弟醒了”
来人穿着黑色连帽衫和运动裤、球鞋,大概二十来岁,阳光亲切,理应是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的类型。但这人浪涯从未见过,而且一出现就找上了屠梓,顿时让他戒备心爆升。
屠梓也奇怪,“普通人”
向导对于判别同伴要比哨兵敏锐一点,在外面大家都分散开来、还压抑着自己时不好说,但在这都是哨向的房间里,突然闯进来一个异类的话还是挺明显的。
“噢,就是你吧你好。”那人相当的自来熟,几步跨过来就想握手。
浪涯两三个动作把屠梓塞到了自己背后。
那人顿住,翻了个白眼,“拜托,别这样,我只是需要他的脸。”
愈说愈一头雾水了。屠梓从浪涯肩膀后探出头来,两人一个角度、一个眼神地看着燕无往,要解释。
“这是橘子科技的研发总监,乔嵩。”燕无往介绍,“负责和言墨对接,也是领头主张为我们提供资源交换的人,他”说到这里,燕无往也是一脸的一言难尽,“他前几天在研究途中偷偷操作你的手机,现在手机被锁起来了。”
“我只是想看看会不会找到别的启发点,那个姓言的又小气。”乔嵩脸不红气不喘,“谁知道保安这么严密现在它说要扫描你的脸。”
“哦。”屠梓倒是没有浪涯那么大戒心,问言墨要来手机,就捧着汤圆往前置镜头前哄。
“我艹。”乔嵩吓了一跳,亲眼看着屠梓捧着一团空气,而手机屏幕上出现了一只黑白兔子。
“好了。”确认过燕无往的眼神,屠梓把解锁的手机交回给言墨。“小心点啊,幸好这个手机是哨向专用款,内置精神体显影功能,不然现在没有了襟章,我这手机怕是要被锁到穿越回去那一天了。”
“司徒亮和黄晨早模拟出了能拍摄精神体的波段了,你忘了吗”言墨黑着半张脸,冷冷道。
“你到底怎样”屠梓也有点上火了,自从他醒来,这位同学就一直在给他脸色看,现在自己活过来是抢他饭还是抢他氧了他现在还拿着他手机呢
哎哟肩膀痛。
麻醉效果开始减弱,屠梓感到伤口一抽一抽的,刺着痛。
浪涯从后揽住他,安抚地摸摸他的头,“待会详谈。”他在屠梓耳边悄声说。
要和言墨弄清楚的事,不是吵这三两句嘴可以解决的,也不适合在这许多人面前吵。
屠梓明了,转向燕无往,从新问了一遍那个被打断的问题,“那现在的情况去到什么地步了”
“这个嘛”秦然走过来,边对言墨打了个眼色,言墨就拿着手机和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乔嵩走了出去。
“和橘子科技合作之后,我们决定走舆论战这条路。”门重新关上之后,秦然说道。
浪涯皱眉,“办得到”
现在社会上对哨兵向导所谓的“感染者”的观感可绝对算不上好,更别说没有媒体会冒大不讳替他们发声。
“早十年,不敢想。”秦然道,说完自己又笑了,“不,其实早一个月,我们也无能为力。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言墨拿出来的技术,让数据传送得更快、更有效率、更便宜。”燕无往接着说,“橘子科技就是看中这一点,这一个月他们已经研发出能以最快速度对接现时基建的模式,并在他们最有影响力的几个大城市加紧升级设备,一年内,新高速网络就会在一线城市流行起来。橘子科技的市场占有率将会是现在的三倍,而我们,就能利用这覆盖更广、更快的新网络将更生党隐藏的真相揭露在所有人的面前。”
听到这里,来自高速网络时代的屠梓已经懂了大致上是什么概念,但对浪涯来说,还是有点难以想象。
“这怎么做到的”
“那是”秦然想了想,对黄晨招手,“让黄晨来说吧,她也参与了应用研发,应该让她来讲”
闻言,燕无往别过脸,低下头笑。
秦然当然不会注意不到自己的哨兵在做什么,他立时瞪了对方一眼,“我懂那是什么原理,只是觉得让专业人士来说会比较仔细”
燕无往还是笑,“嗯,你懂,你当然懂,你最懂这些了。”
“你闭嘴。”见黄晨已经收到自己的信号,正准备过来,秦然捏住燕无往上下两片唇,就这样把人扯了出去。
这是屠梓和浪涯第一次看见归来帮的两大头领如此轻松,这从气氛上就让他们也放松了不少。能停下来这样闹,就代表是真的看见了希望、对明天有信心。
黄晨的精神也同样振奋,一向面无表情的脸上,也多了几分光彩。
“言墨拿出来的技术几近跳出了大型基建的限制,成本、发展速度都完全不一样,甚至颠覆了使用者愈多传输愈慢的基本概念。本来以为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现在一步就跨过去了。”解释过告诉网络的原理之后,黄晨感叹道。
“那什么原本也没用那么久啦,科技的进步总是在加速的嘛。”就算当中差了一个年代,专业人士和路人甲的知识量还是不一样。对黄晨的感想,在原世界就对科技玩意兴趣不大的屠梓,也只能凭模糊的印象搭几句废话。
浪涯就更懵逼了,但他决定放弃问了。
“不过,我觉得网路加速、高内存晶片、甚至智能手机还不是最厉害的。”抒一口气,黄晨降低方才不自觉提高了的音量,拿起手里的掌上电脑模型机打开设定页面,“最厉害的,是这个。”
屠梓一看,眨眨眼,“黄金眼”
黄金眼,用于装置与装置之间近距离无线传送数据的技术,因为用起来帅名字又酷曾经轰动一时,但由于无线高速网路的普及和其距离上的限制,发展远比最初发布时的预期要小得多,主要只作为主机连接配件的其中一个技术选择。
屠梓就不懂了,为何一个有点鸡肋的技术会让黄晨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有了这个,就能达致资讯的点对点传播,用家之间分享消息,不需再受一个中心服务器的限制。配合适当的应用程式,我们甚至可以做到广范围的线下交流,即便更生党控制了网络服务,只要人手一部设有黄金眼功能的终端,消息还是能传播出去。”短短几句话间,黄晨的呼吸又急速了起来,“我们,自由了。”
无论说起、想起来几遍,她还是一样难以自己。
“这才是科技给我们的翅膀。”
是她在无法得到正统教育和资源依然坚持走上这条路的初衷。
“黄晨”
屠梓微张着嘴,受到的震撼不比黄晨的小。
虽然意义不同。
屠梓想
这就是环境带来的差别。
一样的科技、不一样的社会,连用途都变得不一样。
一份文件、一次有没有发生的碰撞、一条历史的分岔路。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作者不是专业人士,关于网络科技的部分都是胡扯的。
实际上要提高整个国家即便只是大城市的网络速度,一年绝对不够。
不过屠梓原世界的设定是比现在的科技还要先进,我们就先假装它可能吧咳咳,主要是不想把他们的革命时长拖个十几年,这对故事和人物发展太不友好了。
至于技术效果部分,参考了:蓝牙、bt、光纤、4g等等,就取一个概念。
系统卡住连发了,懒得申删,编辑掉,或者哪天用来加个小段子吧
啊啊啊昨天系统卡住还以为没发出去,谁知道连发了三层赶紧编辑掉,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