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信使缓了下,已经好多了,便立刻回答道,“没船能幸免,全被明国水师给烧没了!”
“”听到这话,就好像是豪格的誓言灵验了,不管是松平信纲,还是井上重政,全都犹如被雷给轰到脑门上一般,再也站不住,全都跌坐到了地上。
没船能幸免,这也就是说停留在釜山的水师已经全军覆没了。如此一来,在朝鲜的倭军就是想撤也没法撤回国了,更为重要的是,后续的补给怎么办?
对于这个后果,这两个倭人头目都有点难以承受。
其中井上重政在愣了一会之后,忽然一下从地上跳了起来,一把抓住了刚想继续说话的信使衣领,狰狞着脸,厉声喝道:“怎么可能无船幸免?港口的瞭望哨是干什么吃的?轮值的战船时干什么吃的?你是不是骗我”
“大人,没骗”信使连忙分辨,这么重要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会骗,很明显,大目付大人是急疯了。
不知道为什么,豪格在边上虽然听不懂,可看到这一幕,特别是井上重政那恼羞成怒的样子,他忽然感觉很开心,这天气真好!
边上的松平信纲拦下了井上重政的发疯,抢过那信使的衣领,厉声喝道:“那岸上怎么样,明军有没有攻上来?”
这个可能性其实不大,毕竟岸上还有好多万大军在的。如此一来,囤积在那里的粮食就应该不至于像上一次一样被明军夺去。有了粮食,大军就能在朝鲜坚持,说不定能等到将军大人派来的援军。
“回大人,明军没有攻上来!”
这个回答,让松平信纲松了口气,可是,这信使又接着补充道,“但火烧到了岸上,军营,粮草全都被烧灭了,甚至连岸上兵力,至少也被烧死了两万人左右!”
他这话一说完,中军帐内不由得非常安静,不但暴怒状态下的井上重政没有动作,保持了安静,就连其他人也是,就仿佛,世界在这一刻,突然就静止了。
这种气氛,豪格又是很熟悉的。
594 都在掌握之中
虽然明国是灭他大清的,可是此时,他却觉得很解气,压根就没有一点为这些倭人担心的意思。要不是实在走投无路,堂堂大清和硕肃亲王,又岂会受这等矮子的侮辱!
在安静了一会会之后,井上重政才反应了过来,厉声大喝道:“不,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松平信纲被他这么歇斯底里的一喊,也回过神来了,立刻喝问那信使道:“怎么可能损失这么惨重,是不是搞错了?”
如果只是水师战船被烧了的话,其实对松平信纲来说,还是能接受的,只要手中有兵有粮,再坚持下去等到将军大人派出援军,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如今,粮食全没了,连兵力都损失了不少,这代价就重了,而且让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把武百官的迎接,也是免不了的。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
对于京师百姓来说,穷凶极恶的辽东建虏从此成为了回忆,很多人的大仇得报,又怎么可能会不开心!
对于朝廷官吏来说,几十年来头疼的辽东之乱,终于得到了平息,再也不用为辽东建虏发愁,还可以节约无数的钱粮,又怎么可能会不开心!
反倒是皇后和太子两人的笑容中,带着一点特别。有时候皇后和太子四目相对时,皇后就瞪下她那对凤眼。太子似乎有点心虚,但是也有着坚持,经常扭头不看,就当没见到。
崇祯皇帝的御驾一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喊声,再一次回荡在京师上空,久久不息。
崇祯皇帝的文治武功,可以说凭着灭掉辽东建虏这事,到达了他自从登基以来的顶峰。
在他的面前,跪伏着他的臣民,全都虔诚而恭敬;在他的身后,一队队精锐的御林军,看着他的背影,眼神中透着狂热。
这一次,京师城外的迎接仪式并不长。不过崇祯皇帝并没有回宫休息,而是领军直接去了大明忠烈祠,以凯旋的皇帝身份,送进了此次光复辽东牺牲将士的英灵。虽然其中其实有不少是非战斗减员,死于疾病和其他意外,但是,崇祯皇帝还是把他们当大明忠烈看待,这让后面跟着的明军将士们都暗自记在了心中。
如今之皇上,乃恒古未有之英明神武,善待百姓,善待兵卒,为皇上效力,虽死无憾!这就是他们心中的回应,虽然不说,可彼此间通过眼神,将士们都能明白彼此的决心。
等忙完了这一切,天色还早,崇祯皇帝便摆驾文华殿,开文武大臣的会议。
陪同着的周皇后见了,欲言又止,最后瞅瞅太子,还是没说什么。而太子见了,则是松了口气的样子。
他们两人的异样表情,崇祯皇帝其实就看在眼里。
有窃听系统在手,离京征战天下,他对于京师这边,当然不会全然不顾的。锦衣卫和东厂监督,那只是其他皇帝能用的手段。而他崇祯皇帝,丢几颗窃听种子,就比其他皇帝不知道高明多少倍。周皇后,监国太子身上,当然是免不了要“赏赐”的。
以前时候,崇祯皇帝还“穷”的时候,就只能给丙级窃听种子,离目标十里内,才能翻看过往的记录。如今连续打胜仗之下,崇祯皇帝早就给朝堂上重要的大臣,还有皇后太子都“赏赐”了甲级或者乙级窃听种子,离京师还有上千里的时候,都能明白京师发生的情况,周皇后和太子的事情,自然也瞒不了他。
也因此,他知道还有其他事情,便先到文华殿议事,处理了其他事情再说。
此时,就见崇祯皇帝坐在御座上,对底下一群大红绯袍臣子说道:“朕离京这段时间,可有要事,尽且奏来!”
595 朕说话算话(为掌门风起叶落V加更5/5)
如果是以往,都是大明首辅出列奏事,司礼监这边,一般不主动出面的。
可是这一次,崇祯皇帝的话音一落之后,就见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第一个出列,带着恭维之色奏道:“陛下,南方粮食已于上个月运到京师,原本司礼监会同外廷是准备还掉之前朝廷所借之粮。结果百姓皆言托陛下洪福,剿灭建虏指日可待,那些粮食,就当时他们捐了,无需再还!”
“哦?”崇祯皇帝听了,假装不知道。
“是啊,陛下!”薛国观赶紧跟着出列奏道,“原本还只是部分百姓明言,但等到陛下大捷消息传来时,无论官民、无论穷富,皆说不用还。甚至前有些已经收了粮食的,也纷纷把粮食退回来了。”
仿佛是排练好的,曹化淳和薛国观对视一眼,而后便不约而同地向崇祯皇帝奏道:“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