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事情。
或者可以说,建虏是用实力,用阳谋来对付东江军,迫使总督大人不得不接招。而最终的结果,这边能做的,就是坚守平壤,然后期望皇上能强令关宁军出兵策应。
胜利非常渺茫啊!李定国想着,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
不过他也很快就振作起来,就算平壤真得出现了危险,要守不住了,可大同江还是大明的,可以用水师接应,至少总督大人肯定能撤出去的。
想到这里,李定国立刻抱拳向卢象升说道:“末将前去巡视城防器械的打造了!”
“去吧!”卢象升听了,点点头回答了一句,而后,转身看向城外,看着城外建虏骑军纵横驰骋,心中其实还是很沉重的,并没有他表面表现出来的那些担忧。
事实上,李定国能想到的那些,卢象升当然也能想到。但实在是东江军的实力,远不能和建虏对比,最终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虽然如此,不过卢象升自己有一种直觉,皇上绝对不会不管不顾东江军这边。从崇祯十一年末开始,皇上就表现出了强大的运筹帷幄能力,好多次都能料到在外征战的自己,最需要什么,就给了什么支援!
这一次,是不是也不会例外?
这么想着,卢象升也有点不敢肯定,毕竟隔着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皇上还能算到么?
他正在想着,大明水师总兵官郑芝龙忽然上了城头,向卢象升禀告道:“大人,末将已经安排了十艘战船留在平壤。其余的船只,都会在今晚起航出发。”
听到这话,卢象升转过头,看着他点点头问道:“建虏拦截得情况怎么样?”
“回大人!”郑芝龙一听,脸上竟然有点哭笑不得地神情露出来,同时回答卢象升道:“建虏的箭支都像不要钱一般,把经过的船都射成了刺猬。只是很可惜,到了后来,他们都射火箭,要不然,末将能替大人借到更多的箭支了!”
一开始的时候,建虏是存粹射箭,插满了船,就如同草船借箭一般。不管好坏,最终都拔下来给了陆军这边。但到后来之后,建虏学乖了,开始用火箭射击,这对船只的破坏更大,也没法回收箭支。因此,郑芝龙才有如此一说。
卢象升听了一笑,也不在意,当即吩咐他道:“回皮岛之后,加固船只两侧,针对建虏的火箭做出布置,再回平壤,本官不想看着水师这边有损失!”
平壤城这边,就没有船只的修理厂,不过皮岛上有。因此,卢象升才会有此一说。
郑芝龙听了,立刻领命,不过他还是有点担心,便再问卢象升道:“末将觉得,建虏肯定不会任由大同江畅通,以后水师来回平壤,肯定会比眼下更为困难。大人,要不,还是今晚走了吧?”
听到这话,卢象升断然拒绝道:“本官岂是那种临阵脱逃之辈。平壤城之战,事关重大,本官决不能丢下军队,独自偷生。你且去吧,平壤之战,我大明必胜!”
能不能胜,郑芝龙同样是个带惯了兵的,虽然海战不同陆战,但他至少能看出来一二。
因此,对于卢象升的这种倔强,说实话,他心中还是非常佩服的。特别是在见多了大明官员中,多是那种只知道捞好处的,就更是对卢象升这个异类感到佩服。
要是换了那个熊文灿,估计第一时间就跑了吧?不,他肯定干脆就不会来平壤!
想到这里,郑芝龙不由得想起这个老相好的下场,崇祯十二年被押解进京,被皇上定了个抄家,流放海南的下场。呵呵,从自己这边捞去了那么多,最终全都归了皇上,真是何必呢!
郑芝龙了解卢象升的性子,既然已经做出决定,除非是皇上下旨,否则就不可能做出改变。因此,他也没有多劝,便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入夜之后,卢象升在城头上,目送着郑芝龙领着船只,沿着大同军漂流而下。
看着船只隐于黑暗之中,卢象升心中默默地想着,这也算是破釜沉舟之战了吧!
他正想着,忽然听到了李来亨带着一点惊讶地声音道:“大人,那边,好像有大军开来了!”
卢象升一听,转身看向他,然后沿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在平壤城地东面,一条火龙,正从远处出现,缓缓地往平壤城而来。
等了好长一会只见之后,火龙的尾巴还是没看到,仿佛无穷无尽一般。
不用说,这条火龙是在东边的建虏步军,竟然是连夜赶路,赶到平壤这里来。
看到这一幕,卢象升不由得心中一沉。他没想到,建虏竟然如此着急,连夜行军赶路。看来,建虏对平壤还真是势在必得啊!
城头上,所有的明军将士,还有朝鲜军卒,全都默默地看着远处那条火龙不说话。不用说,火龙的出现,再次给了平壤守军以压力。
而城外建虏,看到火龙之后,立刻派出快马前去联系,而后,声势大涨,就算是在晚上,他们也是呼喝喊声,那喊声中带着的兴奋之意,平壤城头上的守军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
卢象升见此,立刻开始巡视城头。
还真别说,当明军将士,又或者朝鲜军卒,看到卢象升的身影时,心中的压抑感,立刻便没有了。
总督大人都在,这么大的官都不怕,那还怕他个鸟!
这一夜,因为建虏步军的赶到,人喊马嘶地,真是闹了一夜。等到天亮之后再看,城外的建虏大营,又不知道扩大了多少,只是目测,就能大概估计出来,昨晚来的建虏步军,大概有两万多人。
如此一来,在平壤城外的建虏军队,步骑加起来,估计都有五万左右了。
不得不说,城外的建虏大军给了城内守军很大的压力。不过看着城内准备的防守器械,一直源源不断地运上城头,守军才多少有了一些底气。
有卢象升亲自坐镇,在城防方面绝对不会有人能糊弄。
城外大营,多铎、豪格和岳托已经碰面,此时的他们,也正在眺望平壤城。
“我说,你是怎么打的,竟然差点被明军击溃?”豪格转头看着岳托,带着一丝好奇,同时也有嘲讽之意问道。
多铎听了,也是转头看向岳托,心中有点不屑。大清军队,还是特意调拨后的军队,竟然在野战的情况下,差点被明军打败,真是丢光了大清的脸面。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岳托最不想的,就是别人提这个事情。可是,如今提这个话题的,是他的堂兄弟,而且还是皇上的儿子。另外一个,还是高他一辈的叔王,让他压根没法生气,或者不回答。
于是,他只好回答道:“这支明军非同一般,野战能力,绝不逊色我大清军队,切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