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说说,而是拿出了实际行动厚待他们,并且是那么的英明神武,顿时,又犹如被打了鸡血一般,重新恢复了昂扬斗志。
他们觉得,圣明天子在上,他们立下功劳,以后就绝对不会被埋没,有皇上在,他们战场厮杀拼命,就可以放心了。
而卢象升、洪承畴和孙传庭和他们这些武将又有所不同,对这个事情看得更深刻了一些。
他们从中看到了崇祯皇帝挤兑文官,知道他们的短处,分化他们,使得这次事情,面对的对手就只有勋贵集团。这样的政治手腕,在以前可是没看到过的。
还有就是皇上重新整顿了厂卫,使得厂卫在这次的事情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刺探消息这个,更是有点神乎其神,能让皇上知道对手的细节从而能从容应对。
对于卢、洪、孙三人来说,他们所期待中的皇帝,可不仅仅只有热血,有一颗中兴大明的心就可以的。更多的,是他们希望皇上不要被人蒙蔽,能分清忠臣良将、奸臣劣将之类,也只有如此,他们才不必担心自己在外为国效命,朝堂上有人放冷箭的事情。当然,他们自然也希望自己做事的功劳,能够得到皇帝的认可。
而如今,他们通过这次皇上对付勋贵,为他们筹集银子的事情中,看到了他们所期待的皇帝样子。因此,虽然他们看问题,看事情的角度不同,程度也不同,但不妨碍他们在听了之后,同样是心中激动,非常地高兴。
不过,他们三人又更心细了一点,从中还感觉到一个疑点,就是传言皇上要向勋贵借钱这事,不知道为何有如此之大的说服力,竟然让成国公等人都相信了,从而做出了这等惊天大案?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其实没有公布是杨嗣昌提供的消息,也没有把这个事情写入供罪书中。因为在关内对虏战事结束之前,他不想把这个事情揭开。否则的话,必定会牵扯出薛国观的那个提议,也就是皇帝负责向皇亲勋贵借钱,而内阁向文武百官借钱。
想想看,只是让各府领一个难民回去,就多一张吃饭的嘴而已,就有那么大的难度。就这,还是通过分化,五品官以上才领难民而通过了决议。
一旦薛国观的提议,要真是公之于众,那面临的压力,就会是前所未有的大了。要面对的对手,就不止是勋贵集团,还有文武百官了。此时的崇祯皇帝,还没做好准备和这么多对手打擂台却不会引起大的问题。
原本的历史上,不管是薛国观还是崇祯皇帝,都因为认识不到这点,觉得以皇帝之威向臣子借点钱,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从而导致薛国观的死,朝局更加的糜烂,君臣之间更是离心离德。
可以说,崇祯皇帝最后成为了孤君,喊出了诸臣误朕的话,这其中,他自己是逃不了责任的。
因此,现在的崇祯皇帝,并不准备在这个时候动杨嗣昌,反正逃不出他的五指山。皇帝对上个别臣子,那是碾压性的,并不会有多困难。
此时,钱员外郎把京师发生的事情,清清楚楚地说了个遍后,在中军帐内的所有人都感到了无比的振奋。
想想看,光是从武清侯府和嘉定伯府就已经搞到了七十万两银子,更不用说还有更多银子的成国公府和临淮侯府了。皇上还说了,他们就是打再大的胜仗,也不必担心朝廷没有奖赏。
这么好的事情,当然不会藏着掖着。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全军。
顿时,晋州城头的守军,看着城外的勤王军大营突然就爆发出了“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高呼,那情绪地激昂、兴奋,虽然看不见,可他们却能感觉到。
之前还感到死气沉沉地,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让他们非常地好奇,这到底是怎么了?怎么就感觉城外的勤王军,又打了一个大胜仗一样!
中军帐内,经过这么一个插曲,一个非常好的插曲之后,三位统军主帅,就又开始之前的会议,紧急商议刚获得的军情了。
就在之前,他们得到南下的多尔衮、豪格所部,已经掠夺了人口物资北返,且一路上抛弃老弱,行军速度突然加快,甩开了后面的勇卫营,估计和杜度、岳托所部汇合已成定局。
对于这接下来的对虏战事,该怎么打?
ps:求订阅啊求订阅,均订涨不上去,更新多点就掉,哭!
:。:
157 凌天阁(为唐铁光盟主加更11/11)
如果说,之前的时候,明军现状对上满清强敌,已经没有多少余力的话,如今随着圣旨的到来,军心士气的提振,又让三位主帅看到了希望。
特别是他们知道,在多尔衮军队的后面还有精锐的勇卫营一直追过来。虽然建虏军队人数增多,可他们裹挟的人口物资也增多了。而明军这边,多了敢战的勇卫营,那接下来的战事,还是可以合计合计的。
一场军议之后,众将退下,商议的结果是要等待勇卫营前来汇合,另外建虏的消息也要进一步打探才行。
而后,三位统兵的封疆大吏便转入后帐,准备向休息中的天使再打听下京师的消息。毕竟对于文官来说,官场上的事情,还是要关心一下的。比如,薛国观升任首辅,那杨阁部呢?
可谁知,在休息中的钱员外郎见他们三人商议完了军情,忽然一下严肃起来,又拿出一份圣旨对他们说道:“皇上还有密旨给三位,请兵部尚书、统领天下勤王师卢象升,三边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接旨!”
三人一听,不由得一愣,没想到还有密旨。对此,他们三人,特别是洪承畴和孙传庭,第一反应,便猜测是之前攻城被威胁之事。心中不由得略微有点担心,连忙接旨,准备听听皇上密旨到底是什么态度?
果不其然,这份密旨,就是崇祯皇帝特意对攻城被鞑子以百姓要挟之事而下的。
“……闻听此事,朕心甚痛。一动刀兵,朕之子民犹如待宰之羔羊,实在是痛哉哀哉!天下苍生,苦矣久矣,朕之忧,夜不能寐也……”
听到这话,洪承畴和孙传庭不由得心中暗自庆幸,看皇上这意思,幸亏当初选择了退兵,要不然,被掠百姓之死,被有心人扣上帽子到自己头上,以皇帝的心思,搞不定自己就会前途全毁了。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庆幸多一点,却又听到旨意突然有了转折。
“……由此,我等须有菩萨心肠,行怒目金刚之举,镇压一切动荡之因,全力还天下苍生一个安宁。建虏凶残,百姓遭殃,如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