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8 章(1 / 1)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一会时间这点上,大概估算出了他心中的想法,在对阿巴斯二世的这个说法,心中嗤之以鼻之外,表面上,却是露出真诚之意说道:“明国皇帝远在东边,如今却领兵打来我们这边。其野心之大,估计是天底下第一人了。如果不把他打败,我们都不会好过。因此,本汗真诚建议,不如我们联手,那就绝对能打败明国皇帝,你看如何?”

这个还算是人话!阿巴斯二世听了,心中如此想着。

既然奥朗则布把最终的打算说了出来,他也不得不认真地考虑了下,然后问奥朗则布道:“难道你让朕领兵深入你们莫卧儿?”

这个事情,奥朗则布肯定是不愿意的。要不然,就算能打败明国皇帝,要是阿巴斯二世有了吞并莫卧儿的心思,那又该怎么办?

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一点,奥朗则布还是知道的。

“不用你这么麻烦,本汗会迎明国皇帝西进!”奥朗则布稍微一沉吟,然后再说道,“也不能太过西边,要不然,就怕明国皇帝会警觉,就在帕尼帕特怎么样?到时候我们两国兵力合击明国皇帝所部,肯定能留下他了吧?”

帕尼帕特这个地方,算是莫卧儿帝国的福地了。不管是巴布尔还是阿克巴,这两个莫卧儿帝国的皇帝,都在这里取得影响深远的战役胜利。当然,得忽略掉沙舒贾这个蠢货,因为他在这里打了一个同样对莫卧儿影响深远的败仗。

听到奥朗则布的这个建议,阿巴斯二世想了想,最终点点头说道:“好,为了我们两国的友谊,朕愿意帮你打败明国皇帝。不过有一点要确认,其他条件,朕可以不要了,但是,帕尼帕特以西地区,从此以后,就要属于朕得了,这一点,你有没有意见?”

不管是谁,从身上被人挖了一块肉走,肯定是不甘心的。但是,如今的事实是,这些地方已经实际上被阿巴斯二世给占了,且如今还要借助阿巴斯二世的兵力。因此,奥朗则布就算再不甘心,也只有忍了。

当然,奥朗则布虽然此时忍了,但不代表将来他也会忍。

心中如此想着,表面上他却是哈哈一笑道:“好,就依你所言,我们歃血为盟如何?”

谈好了最重要的事情,细节上,两个在历史上都留下名气的君王就都没在意,就表现得好像亲兄弟一样,当即开始了歃血为盟的演戏。至于这份协议到底有多少效力,其实两个人心中都是有数。

不过他们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一直陪在他们身边的奥多姆,其实是大明的“金牌卧底”,把他们商议的一切,都源源不断地传递给了崇祯皇帝这边。

通过窃听系统,刚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说真的,崇祯皇帝还真是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自己没去找波斯帝国的麻烦,这个阿巴斯二世却自己跳了出来要和大明为敌。

“呵呵,既然如此,那朕就不客气了!”崇祯皇帝心中如此想着,都不用自己再找借口,就已经有足够的理由去攻打波斯帝国了。

这个波斯帝国,按照规划,那是要打下来由大明直辖的。因为在这块土地下面,连同阿拉伯半岛,全部都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石油所在。

至于能不能打赢莫卧儿和萨菲王朝两个国家的合击,崇祯皇帝一点都没担心。

863 谁笨蛋

崇祯二十六年八月中旬,正在一直领军西进的崇祯皇帝,到达曲女城废墟左右的时候,忽然下旨停了下来,让全军休整。

这份旨意让很多人不解,不是一路过来都很顺利么,怎么就停下了?不趁着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多打下,更待何时呢?

虽然有这样的不解,明军将士们都却是已经习惯他们的皇帝经常会有出人意料的旨意,最终的事实证明,皇上这么做,绝对是有用意的。

而那些莫卧儿籍的新兵,却是没经历过,但就算他们心中有想法,那也不敢表现出来。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所领的军队中,两万精锐骑军是他的基本盘。接下来是达蓝泰所领的和硕特部骑军,在一万出头左右。洞吾籍的步军有三万多。

就目前来说,战力最差的,是莫卧儿籍的步军,一共有九万多。

之所以莫卧儿籍的步军战力差劲,第一是语言不通,在崇祯皇帝的麾下也就几个月时间而已,只能听懂一点点汉话而已。因此战时指挥起来的时候,就很费劲。

第二点,就是莫卧儿籍的步军,装备不行。他们所装备的火枪,还是那种很原始的火绳枪,且质量参差不齐,真上了战场,炸膛的也不少见。至于护甲之类的,基本没有。

唯一的优势,就是这些莫卧儿籍的步军,大部分都是以前的莫卧儿帝国步军,对于行军打仗的一些常识是懂的,不用特别训练。

这次休整,崇祯皇帝给了手下总兵们一个任务,就是要他们把洞吾籍的步军精简到两万,莫卧儿籍的步军,精简到五万。

精简出来的这些军卒,另外成一军,就让跟在大军后面的洞吾巡抚张煌言来带,主要转为地方军。

在这莫卧儿境内的连番大战,虽然不是莫卧儿帝国这边,就是明国这边,可打来打去,终归还有不少人,是散落各地,落草为寇,谁也不靠,就想逍遥自在。

如果崇祯皇帝只是如同最初一样,打一圈就走的。那么这些不受管辖的人,他是不会去操心的。可是,如今是要占领莫卧儿,那这些人就必须要清理掉。这个任务,他就打算交给张煌言了。

至于为什么在这曲女城废墟停下来,不是说因为遗憾曾经辉煌的曲女城被战火毁掉,而是因为前面有两个傻蛋在算计明军。崇祯皇帝没想着要按照他们所想的剧本去演,干脆停了下来先耗一耗他们的锐气。

反正就目前的形势来说,崇祯皇帝是一点都不着急的。休整的当口,能重整军队战力,还能稳定后方,顺带着,还能让后面的物资也储备丰富一点,何乐不为?

果然,崇祯皇帝不急,奥朗则布是急了,或者说,三方势力中,他是最着急的。

在和阿巴斯二世缔结盟约之后,奥朗则布就押着沙贾汗返回了德里,一如原本的历史上,把他囚禁到了泰姬陵的对面,严加看管。

而后,奥朗则布自己就带着大军一路往东,预估行程之后,在乌德地区摆开了迎战的态势。

虽然他和阿巴斯二世商定,和明军的决战战场设在帕尼帕特,但要是他一战不打就跑到西边去,他怕装得不像,被明国皇帝怀疑。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