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二气(1 / 1)

明朝富家子 星辰玖 1253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九十三章 二气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杨聪收到圣旨,唯有仰天长啸了,嘉靖,竟然让他赶紧安排好一切,回京复命!

他不知道严嵩和嘉靖谈了些什么,他只知道,严嵩在他奏折的票拟上写了个“骄兵必败”,然后,嘉靖便找严嵩商议了一阵,然后,招他回京的圣旨便发出来了。

何谓“骄兵必败”,鞑子的实力,他能不清楚吗?

他之所以能率军接连取得大胜,主要是因为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因为战车配合热武器,就是骑兵的克星,一旦开战,鞑子就只有被碾压的份。

这,是热武器取代冷兵器成为战场主导的体现,跟骄不骄兵没有任何关系。

严嵩竟然说他“骄兵必败”!

嘉靖竟然信了严嵩的鬼话!

你他吗作为一个皇帝能不能有一点自己的主见,关系到大明兴衰的军国大事都听严嵩在那里瞎忽悠,你还能更愚蠢一点吗?

这一次,他又被嘉靖给气到了。

他的心情,就好比当初的岳飞那般,正要直捣黄龙,却被朝廷召回,要多憋屈就有多憋屈,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接下来的剧本,会是风波亭吗?

严嵩会不会张网以待,准备给他来个“莫须有”的冤杀呢?

这点,他倒不担心。

严嵩,还没这能耐。

这家伙,也就会忽悠嘉靖,来达到他龌龊的目的而已。

要说骄敌之计,他其实也对严嵩使过,严嵩就被他的退让给忽悠了,直接把夏言给收拾了。

所以,要说到耍手段,他并不怵严嵩。

他只是纯粹的生气而已,他气嘉靖,更气严嵩。

严嵩,你寻死是吧?

那好,老子就回京,先弄死你y的再说!

杨聪没再白费口舌上奏,他收到圣旨之后,便开始安排善后事宜了。

各边镇兵力裁撤到一万,这是两道圣旨当中都提到的要求,也是他最为头疼的问题。

因为鞑子主力并未受太大的打击,一万边军,镇守各镇千余里长的防线,着实有点太少了,一个不小心,便会被鞑子给突破。

对于这个问题,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他只能将四万东南军全部留在河套休整,以应对鞑子的突袭,然后尽量加强各边镇的防御能力。

反正东南军的问题,圣旨中也没提到,就算回京以后严嵩再通过嘉靖的口提及这个问题,他也要据理力争一下。

嘉靖就算再糊涂,也不能白白把西北防线拱手让给鞑子吧!

至于怎么加强各边镇的防御力,他只能尽量利用热武器的优势了。

总体来说,就是在各重要关口多修箭楼炮塔,尽量利用热武器的射程优势,威慑敌人,让敌人望而却步。

这个时候的箭楼其实就相当于后世的碉堡,也就是修筑一个高于地面又或者城墙的高塔,增加射程上的优势,令人躲在里面对外射击。

这东西用于防守可以说是最为合适的,因为这会儿边军章了吧?”

杨聪无所谓的道:“你可以说是在操练啊,毕竟,四万大军集结在这里,总不能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吧,必要的操练肯定是要有的,只是,你的操练方式就是去鞑子的地盘边沿,实战操练。”

操练?

好吧,这个理由,勉强也说的过去,毕竟,他只是上去骚扰一下鞑子,并不是真正发动全面进攻。

俞大猷缓缓的点头道:“嗯,我明白了,你放心,只要有空,我就会好好操练一番的,必叫鞑子也尝尝被频繁入寇的滋味。”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交待道:“既然是去入寇,自然要抢点东西,志辅,你记住,但凡看到牛羊马匹,一只都不要放过,全部都抢回来,反正河套有得是牧草,放养再多的牛羊马匹都没问题。至于鞑子的牧民,尽量不要去伤害,留着给俺答汗去头疼吧。”

他这招,着实有点毒,光抢人家牛羊马匹不抢人,这是要让鞑子闹饥荒啊!

俞大猷闻言,只是缓缓点头表示理解,并未说出什么不忍的话,打仗,原本就是这样残酷,不伤你的人已经算是够仁慈的了,至于牧民没东西吃闹饥荒什么的,那是俺答汗要头疼的问题。

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