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忠魂千古(1 / 1)

北宋大丈夫 迪巴拉爵士 206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977章 忠魂千古

站在关城上,左右险峻,前后崎岖。

“若是再来一场雪,就算是神仙来了也没法打破雁门关。”

张举很是自豪的介绍着情况。

包拯点点头,抹了一把脸,说道:“老夫早就听闻雁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今日一见果然。遥想杨业当年在此据守,数度击败辽人,让人赞叹不已啊!”

杨业杨无敌,那是一个传说。在那个时代大宋对辽军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只是赵老二统合不力,又没有自家大哥的威信,于是在高粱河惨败,从此不敢北窥,

沈安忍不住问道:“包公,杨无敌是被人害死的吗?”

沈安前世从小就看连环画,大了看小说,忠勇杨家将能让热血沸腾,那些奸臣让他咬牙切齿。

可到了大宋后,他发现这些大多是编造的。

除去杨业和杨延昭之外,其它的大多是野史编造。

沈安为此还问过折克行,问他家那位老祖宗可是能上阵杀敌。

佘太君啊!

后世多少人称赞的女英雄。

这个佘就是折家的折,以后误会来误会去,最终弄成了佘。

可折克行语焉不详,大抵觉得沈安是个神经病。

这年头哪有女子统军上阵的?

就算是有,那也是辽国和西夏女人,大宋是万万不可能的。

包拯看了沈安一眼,那眼神大抵就是:这小子又抽抽了,回头老夫抽他几下。

“耶律洪基是大张旗鼓的来了吗?”包拯举起望远镜看过去,却看不到一个辽人。

张举说道:“是。下官令斥候走小路去查探,发现了旗帜,还有精锐骑兵。”

“什么精锐?”

“曳落河!”张举的呼吸紧了一下,“包相,非是下官无能惧怕,那曳落河……”

包拯神色肃然,“老夫知道,所谓曳落河,就是胡语的壮士之意,前唐时安禄山的三千曳落河就拦截了郭子仪的数万精兵,可见一斑。”

“包相高见。”张举担心自己会被斥之为胆怯,到时候包拯就地把他给拿下。

“曳落河……”包拯问沈安:“你可知晓?”

这个姿态让张举松了一口气。

作为武人而言,他必须要听从包拯的指令,可他却害怕包拯对战事指手画脚,大败之后他还得去背锅。

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现在没这句话,而且有些文官以自己文武双全为荣,可一问可杀过敌,马上就原形毕露,说自己学的是万人敌。

什么叫做万人敌?

统帅叫做万人敌。

可大伙儿找遍了大宋文人需要读的书,就特么没看到有教授怎么做统帅的。

这是信口开河啊!

可谁敢去揭穿?

而包拯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去问了沈安,这就是一个极好的姿态和开端。

老夫不会瞎扯淡,都安心吧。

“曳落河……包公,辽人有军队二十余万,内部号称强军的不在少数。耶律洪基此次亲来朔州,定然是精锐尽出,所以咱们无需去管什么曳落河,若是来了,咱们只管用弩箭官是柳客,他一身官服,就这么洒脱的站在门外。

出使是一件严肃的事儿,关系到国家脸面,所以使者的外形也比较重要。

柳客就觉得自己很英俊,可等收拾好了的曹佾出来时,才发现这货竟然比自己还英俊一些,堪称是老帅锅。

“出发!”

曹佾意气风发的带着一百余军士出发了。

山路崎岖,往下走会经过一个宽敞的地方。

“国舅,那里……当年杨无敌就是在这里大破敌军。”

柳客一脸的唏嘘,大抵是想作一首词。

“看那里!”

队列中有人惊呼道:“那便是汉将的坟墓!”

曹佾闻声看去,就看到一堆堆的封土。

那些封土有高有低,最高的得仰头看。

“那是什么?”

曹佾好奇的问道,旋即就后悔了。

那些随行的将士都低下头,气氛肃杀起来。

“国舅,那些封土下面就是当年戍守雁门的大汉将士的骸骨。忠魂千古……”

“忠魂千古!”

曹佾心情激荡,说道:“遥想千年前的大汉将士在此戍守,那些鼓角争鸣,那些刀光剑影……有这些忠魂在此,我等岂敢懈怠?此行当昂首挺胸!”

气势一下就起来了。

这就是将门的手腕,只是一番话就让低沉的士气变得兴奋起来。

一路缓缓出去,等出了这片山脉时,前方出现了烟尘。

“是辽军的游骑!”

“稳住,别慌。”

曹佾握住刀柄,策马向前。

他准备亲自去交涉,可身后却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你别去。”

曹佾身体一僵,骂道:“沈安北,你这个畜生!就不能让某好好的做一次主吗?”

说话的正是沈安,此刻他穿着文官的官服,一脸纯良。

“某出来前,官家说想知道耶律洪基是何等人,所以某必定是要来的。”

前方有军士去和辽军交涉,但辽骑还是从左右包抄了过来。

“此行你做主。”沈安的话让曹佾心中欢喜,但随即就是打击。

“保持气势即可,若是有决断,听某的。”

操蛋啊!

曹佾怒道:“那某岂不就是个傀儡?做样子的?”

沈安干笑道:“这个……分工不同嘛。”

曹佾没见识过大阵仗,包拯担心他在面对耶律洪基时进退失据,这才忍痛让沈安装作文官跟着来。

死十个曹佾包拯眼皮子都不带眨一下,可要是沈安出事了,老包铁定会发飙,会和耶律洪基拼命。

前方来了一队辽骑,近前后问道:“谁是曹国舅?”

“某!”

这一刻曹佾庄重无比,看着多了几分威势。

这便是世家子弟从小培养出来的气势,只是前些年装孙子惯了,现在看着有些不自在。

辽将拱手道:“见过国舅,如此就赶路吧。”

两国目前还是兄弟之国,大伙儿不可能见面就喊打喊杀……

……

第二天中午,使团看到了庞大的骑兵。

无数骑兵在前方奔驰,时而分开,时而聚合……

气势浩大,让人心悸。

“这便是辽军吗?”

曹佾上次跟着沈安见识过辽军,可那是遭遇战,辽军的规模不算大,一接触发现不对劲后,辽军就迅速远遁。

眼前数万辽骑正在演练进攻,后面还不知道有没有。

一个官员来了,他仔细看看使团成员,说道:“军士留下,其余人等,跟着某来。”

众人跟着他进城,在一个大宅院外被搜身。

曹佾哪怕再落魄,可也没经历过这等事儿,他冷冷的道:“搜这般仔细,这是担心什么?”

搜身的军士没搭理他,边上的官员笑道:“我方使者在汴梁也是要搜身的吧。”

“那是皇宫,而且也没那么细致……”

“这是沙场!不细致怎么行?”

双方从此刻开始就是对头了。

稍后使团再度被截下,只许三人进去。

曹佾指指柳客和沈安,“你们二人跟着某进去。”

“是。”

马上就要见到耶律洪基了,沈安有些好奇。

这一路都有气息彪悍的军士在边上警戒,看着宋人的目光多了些挑衅。

沈安知道这是常建仁斩杀辽人的后遗症。

汴梁皇城外的那一刀,让辽人惊怖。

原来汉儿也有这等悍勇的文官吗?

现在是辽军的主场,他们自然要挑衅,希望宋人中有人能站出来回应,然后斩杀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