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心慌的折家,闭关的沈安
折家不干了!
“宰辅们都慌了,开始还矜持着不去找我叔父,可这两天都上杆子……哎!我叔父只说不行,还请了汴梁城最好的郎中给自己看病,对外说怕是活不了几年了。”
折克行一脸的痛快,“后来有人不信,我叔父就躺床上,没人敢去看。”
天气热了,果果昨晚没睡好,沈安正抱着哄她。
“小声些!”
沈安小心翼翼的把果果抱进去睡下,出来后指指外面,两人一起出去。
天气很热,树上的蝉在拼命的嘶叫着。
沈安走到屋檐下,说道:“此事只是给宰辅们和官家提个醒,你想换人就换,可别在背后折腾人。”
折克行只觉得胸中畅快,“折家从未这么畅快过,多谢安北兄了。”
“但是要见好就收,想来你叔父会把握分寸。”
沈安觉得这算是一件好事,也开了一个好头。
可此刻的折继祖却有些顶不住了。
是的,作为世代武人的折家,从未有过善于谋身的家伙,否则折家也不会混的那么差。
一双锐利的眼睛里多了颓然,折继祖拍打着桌子骂道:“都是一群老狐狸,说是折家尽管在府州呆着,以后要钱有钱,要粮有粮,亲热的让我脊背发寒,这群家伙,他们肯定是在谋划着秋后算账。”
“怎么办?”
折继祖是真的急了。
但他并未后悔,只是担心以后会被朝中给小鞋穿而已。
“好日子给你过一过,以后寻机就收拾你,那些文官们最擅长的就是这个,玛德!实在是不行,折家就真的全搬来汴梁城,大家做富家翁好了。”
这就是金杯共汝饮,背后捅一刀。
折克行也有些无措。
“要钱给钱啊!这倒是不错,只是折家得了好处,旁的将门会不会拈酸吃醋?到时候折家可就孤立了,遇到战事时,上官会不会使绊子?同袍会不会见死不救?”
沈安一边说着一边喝着茶,有滋有味的模样。
折继祖叹道:“就是担心这个啊!”
沈安笑道:“此事倒也简单……”
“简单?”
折克行苦着脸道:“安北兄,这几日在京的折家人绞尽脑汁也没想到一个办法,您这个简单……”
他渐渐的有些明悟了,狂喜之下,一把就揪住了沈安的手。
“放手!”
沈安喝住了他,然后揉着手腕道:“要稳重,不然以后怎么做名将?”
折克行少年心急,说道:“都没了以后,还什么名将?”
折继祖也觉得这个局面有些僵,虽然达到了目的,可却也带来了些恶果。
但他却对沈安的谋划没话说,起身道:“安北大才,我这里过几日就回去,到时候让人带些土产过来。”
咱折家从不让自己人吃亏!
这份豪迈倒是很对沈安的脾胃,所以他说出了自己的谋划。
“此事倒是不急,若是快的话,再有两三日就出结果了。”
折继祖看向了沈安,目光炯炯。
“安北……是何东西?”
沈安笑道:“到时候就知道了。”
不是他卖关子,而且这东西……需要保密。
沈安叫人分开采购了些东西,甚至一些东西是让郡王府去采购的。
东西买来了,杂七杂八的,甚至还有不少木料和铁料。
折克行不知道他究竟要弄什么,可却恪守规矩,不去窥探。
沈安随后找到了郡王府,七转八弯的,最后还是找到了皇帝那里去。
“他要制作弓弩的老匠人?”
赵祯有些头痛的道:“他最近安生了一阵子,这又是要闹什么呢?”
陈忠珩赔笑道:“官家,沈待诏最近可是很老实啊!”
“他老实……”
赵祯突然生出了一些想法,“我怎么觉着自从他上了朝堂之后,这朝中的事就多了呢?”
这话要是让沈安听到了一定会大喊冤枉。
这不是我找事,而是我一未来的好青年,在诸多事情上和你们有些格格不入。
陈忠珩一想也是,于是就说道:“官家,那小子就是个奸猾的,臣都吃过他好几次亏了。”
赵祯点点头,却又想起了沈安的好处:“他至少还知道忠君,那香露价格低不说,还比外面的多。”
后宫之中就相当于是花丛,而他就是唯一的一片绿叶。
花丛中得有花香吧?
以往的花香闻着不怎么地,自从暗香进宫之后,赵祯才觉得有些意思了。
所以他近来多有流连,然后有御医提出了告诫,宰辅们也在奏疏里隐晦的提及了一番。
官家啊!咱们悠着点来行不?
你都大把年纪了,别哪天栽倒在女人的身上,那可就从仁君变成了子孙的反面教材。
哎!
赵祯突然想起了当年的那位宠妃,就叹息道:“大宋目下最大的对手乃是辽人,而沈安和辽人不共戴天,给他。”
陈忠珩谄笑道:“是啊官家,旁人都能和辽人亲近,唯有沈安不能,否则死后可没面目去见祖宗了。”
随后一名老工匠就出现在了沈家。
沈安对折克行交代道:“看好这里,不许人进出。”
沈安带着老工匠还有材料工具进了密室,随即折克行就站在了门外,从现在开始,他除去上茅厕之外,将会寸步不离。
折继祖觉得希望不大,就开始了在京城里的金钱外交。
可折家这次一棍子打蒙了许多大佬,所以谁都不肯给面子。
而宫中的皇帝据说也不大高兴,觉得折家这是在用撂挑子来威胁他。
这事儿麻爪了啊!
折继祖灰头土脸的来了沈家,见自家侄子守在厢房外面,就问道:“里面在弄什么?”
折克行只是摇头。
折继祖笑道:“你倒是知道守密了。”
两个少年私下能弄出什么来?
折继祖觉得沈安的头脑好用,以后弄不好就会慢慢的飞升进政事堂。
但是做东西……
折继祖摇摇头,继续去奔波。
而赵祯压根就没关注这个事,日子照样流水般的滑过。
折克行就守在门外,谁来他都是警惕的盯着。
第二天,折克行的眼睛里多了血丝,但他依旧拒绝了姚链换人的建议。
他拦截了所有人,但是果果却不在这个范围。
果果站在门外嚷道:“哥哥。”
房间里传来了沈安的声音,有些沙哑:“哎!哥哥在做事,就快好了。”
果果嘟嘴道:“哥哥,我想你啦!”
里面的沈安笑道:“哥哥也想你了,明早,明早上哥哥就出来了。”
于是当晚果果早早的就睡了,还叮嘱陈大娘早些叫醒她。
第三天,天刚亮时,里面的门打开了。
早就等在外面的果果欢喜的冲了过去,就见到一脸疲惫的哥哥,还有那个一脸兴奋的老工匠。
三天没睡的折克行回身,看到老工匠的手中拎着一把弓弩,就好奇的问道:“安北兄,是弓弩?”
沈安打个哈欠道:“对,咱们马上就试试。”
上架感言
18年的最后一天了,岁月消逝的惊人的快。
正如同我码字开始的那一天,恍如昨日……
爵士加入这一行是个偶然的机会。
我喜欢看小说,这是个长久的爱好。开始是看武侠小说,看了多年。然后就是网文,一直看到码字之前……
看啊看的,最后发现无书可看了,于是某天正好闲着,就抽了一下,写了个一百字的小开头。
还是玄幻的……
然后就丢在那里没管了,直至半年后的某一天又抽了一下,想到了这个事,于是就把那个开头弄出来接着写。
写啊写的,当做是练笔好玩,并不算是入行。
那一段时间正好比较清闲,可人不能闲着,闲着就会觉得无聊。
于是穷极无聊的我干脆就开了一本书,都市的。
那本小说扑街的程度堪称是史无前例:写到一百万字了都没签约。
菜鸟啊菜鸟,你完蛋了!
但我很认真,觉得做一件事不做则已,一做就要认真。于是我继续开新书,然后签约,然后继续扑街……
这是许多人都经历过的过程。但我写下这些并不是为了纪念自己的过去,而是想告诉大家,我很认真的在码字,在讲故事。
我想把自己心中的那些故事和大家分享,把那些喜怒哀乐诉诸于小说里,和大家分享。
而我现在正准备和大家分享一个来自于北宋的故事……
…………
北宋是一个有些古怪的时代。
火树银花不夜天,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这是一个让人目眩神迷的时代。
这是一个让人在梦里都想融入其中的时代……
但它即将破碎……
皇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是一个保守占据主流的时代,也是一个富贵的时代……畸形的时代!
北宋有外敌,很厉害的外敌,前赴后继的外敌。
外敌万千,我自巍然不动,问题是……他们是真的不动,还把想动的那个人给按住了。
沈安就身处于这个时代和环境里,他能怎么办?
…………
这个时代有许多璀璨如漫天星河的名字。
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苏轼、富弼、韩琦……
北边的辽人正渐渐耽于享乐,可哪怕是如此,大宋依旧不是他们的对手。
西北的西夏人正在内斗,每次内斗都会产生一位狼王。这位狼王会带着万千饿狼扑过来,撕咬大宋。
远方的草原上,金国正在酝酿着自己的未来……
无数部族正在酝酿着自己的未来,然后踏破世界。
沈安就在这个当口来了,背着自己的妹妹。
他发现了危机,可太平无事的氛围就像是巨石压在了汴梁和大宋的上空,他能掀开这块巨石吗?
这是个危机和机会并存的时代,辽人和西夏人讥讽汉儿无丈夫,全是软骨头。
沈安会去告诉他们,用手中的长刀去告诉他们:汉儿有大丈夫!大宋有大丈夫!
我会去演绎这个故事,我保证自己会倾尽全力,把这个故事演绎的更加精彩!
上一本书我花了两年的时间写完,结束后身心俱疲,身体出现了许多问题,精神上也出了许多问题。
这是作者代入进去的代价。
新书我依旧会努力,但我需要支持和激励。
订阅!
每一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小说能够被更多人喜欢,而这个喜欢的标志就是订阅。
没有订阅,作者的所有努力都会化为乌有,再多的情节构思也会消散在那苍白的成绩面前。
仓库的盟主加更还有四十余个,会在上架后一一加更。
上架之后,算上加更的话,每天我会尽量保持五更的更新量,直至完成全部盟主加更。
后续的情况到时候看我的状态和身体情况,但我想有着书友们的支持,我会不懈的继续努力。
马上上架了,兄弟姐妹们,在此我恳请大家用订阅来支持咱们的新书。
——爵士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