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昆仑之踪(上)
更新时间2009-9-26 12:17:32 字数:1396
按原定计划,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开始了赶路。
一路上张敏儿将武当派的入门内功和一套“武当长拳”传授了我,这是她家传武功,当年的张翠山是武当七侠之五。武当派武功讲究的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所以入门也不是很难,加上我“聪明”过人,所以仅用了半天时间便学会了。
张敏儿赞道:“没想到你还是个练武的好材料?不过根基可要打好,以后每天练功要勤。”我第一次学武功,心头喜翻了天,连忙点头不已,张敏儿笑道:“才传了你最基本的,就把你乐成这个样子,我还有很多好功夫呢,你慢慢学吧。”我道:“我知道张大侠最得意的是三大神功: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心法和太极拳剑,敏儿姐姐可都会?”
张敏儿道:“爹爹说那九阳神功的内功至刚至阳,女子修练不宜,因此并未传我,乾坤大挪移和太极拳剑我倒可以教你,不过那乾坤大挪移全凭内力而定,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凶险无比,我也不过才练到第三层,要练到第七层,非得借助九阳神功的浑厚内力不可,但我爹爹既死,当世再也没人知道九阳神功了。”
我叹息不已,这么神奇的武功就此失传,岂不可惜?但没办法,只有把能学的先学好再说。
一路无事,这一日进入了陕西境内,滚滚的黄沙扑面而来,让我领略到了黄土高坡的威力,我俩高价雇了一辆马车,免受风沙侵体之苦,说也奇怪,自从那天晚上之后,雷鸣等再也没有出现过,也许是怕了张敏儿了。
我和张敏儿一路上切磋武功,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寂寞,又走了十几天,到了甘肃,又是另外一翻风景,成片的沙漠比黄土高坡更让人难受,还好有丝绸之路,要不然非迷路不可。这一个多月来我的武功也是渐有长进,武当派的武功也学得差不多了,差的只是火侯而已。偶尔有几个小毛贼想打主意,张敏儿也不用出手,都是我打发了事,我心头暗喜,原来有武功这么好,我体验到了一种现代人体会不到的快乐。
昆仑山终于到了,果然巍峨无比,连绵数百里,这里地势偏高,颇为严寒,幸好我们早有准备,在山下买了两件皮裘裹在身上,宛若一对富家子弟结伴出游,我虽说不上是玉树临风,但也眉清目秀,张敏儿就不用说了,天生一股高贵的气质,也许是遗传了她母亲蒙古郡主的血统,骨子里就给人一种不敢逼视的感觉,一路上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
我们把马寄放在山下一户农家,给了他十两银子叫他把马照顾好,那人自是喜出望外,连声称谢。
看着连绵不断的昆仑山,我心头不禁一片茫然,问道:“敏儿姐姐,我们先到哪儿?”张敏儿道;“据我爹讲,当年他送杨逍的女儿杨不悔到昆仑山,先是到了昆仑派,我们先找到昆仑派再说吧。”我点点道:“那为人狠毒的何太冲夫妇已经死了,不知道他们的徒子徒孙怎么样?到了昆仑山不去昆仑派,那也说不过去。”
可要在倘大一座昆仑山中找昆仑派,未必是件容易的事儿,问了几个上山砍柴的农户和打猎的猎户,都说不知道,看来在这茫茫大山中没头苍蝇似的乱转也不是办法。
真是“船到桥头自然直”,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际,树林之中传来一阵刀剑交鸣之声。张敏儿道:“走,过去看看。”我俩循着声音走过去。走了片刻,眼前豁然开朗,只见老大一片空地上,三男两女,一共是五个人,两个黑衣人和一男一女斗得甚紧,另外一个女子在旁观战,模样甚是清闲。两名黑衣人使刀,一男一女使剑。
我学了一个多月武功,倒也不难看出,两个男的斗了个旗鼓相当,另外一个女子却颇占上风,着着进逼,剑招颇为狠辣,看来那负手观战的女子和相斗女子是一路的,否则她不会如此悠闲。
我和张敏儿站在一旁,惬意观战,倒也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