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寻觅芳踪(上)
更新时间2010-1-7 12:17:07 字数:3465
张敏儿的突然离去,让我忧心如焚,朱允文派人四处打探,但始终没有她的下落,几日来我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杨月时刻陪在我身边,也一样愁眉不展。
另一方面,朱允文采纳了我的计策,以清明节祭祀为名,下圣旨请朱棣前来应天祭祀。
如此过了近一个月,各方探子回报,均说没有找到张敏儿。这一日,我和朱允文,杨月在朱允文的书房内,正焦躁间,忽见方孝儒急匆匆地赶了进来,我一下站起,道:“怎么样了,方兄,有没有……”方孝儒道:“张姑娘的消息还是没有,却另有一个更大的消息要告知皇上。”朱允文脸色一变,道:“可是我四叔不肯前来?”方孝儒道:“正是,燕王推说北平事忙,未能前来,只在北平王府内设衣冠冢拜祭,皇上,你看……”朱允文颓然坐下,道:“阳贤弟说得不错,四叔果然心头有鬼。”
我道:“燕王狼子野心,单是这抗旨不遵,便可将其定罪,大哥,别再犹豫了。”朱允文道:“可是他……他终是我四叔呀!”方孝儒道:“皇上,你当他是四叔,他可没认你这个皇侄,当此情景,须得当机立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呀!”
朱允文犹自犹豫不决,我心急张敏儿,道:“大哥,此事十万火急,须得早作准备,要是被他抢了先机,那便不妙了,俗话说:防患于未然!早作准备,才是万全之策!”朱允文一咬牙,道:“贤弟说得是,备而不用,也无不可。”
我吁了口气,心想一个月来未探得半点张敏儿的踪迹,想是她故意躲开人多之地,再等下去终究不是办法,于是我道:“大哥,此事须得慎重,只是小弟私事未了,我想自己出去找找。”朱允文道:“你的心情我理解,我派的人已在应天周围找过,连苏州,无锡等地也曾派人查探,但均无消息,我想张姑娘定是离开这里了。”
我道:“大哥,敏儿姐姐身世特殊,江湖人心险恶,我真是一刻也放心不下。”向杨月望了一眼,道:“月月就有劳大哥多照顾了。”朱允文还未开口,杨月道:“不,我要和你一起去!”我一怔,道:“江湖上很辛苦,你又不会武功,和我一起闯荡江湖,诸多不便。”杨月眼圈儿一红,道:“你怕我成了你的累赘,但敏儿姐姐是因我而走的,找不到她,我心里不安。”
我心头念转,有心要带上杨月吧,又怕她吃不得苦,再说江湖多险恶,万一有个闪失,那可如何是好?可是看她神情,似是主意已定,只得道:“好吧,但有一点一定要注意,不能离开我太远,否则我保护不了你。”杨月满脸喜色,自是点头不迭。
朱允文和方孝儒极是不舍,我握住他俩的手,道:“阳阳能得有如此两位兄长,此生足矣。”朱允文道:“贤弟一定要多加保重,他日再相见,希望贤弟一如今日。”我道:“大哥也是一样,凡事不要太过强求,切记!”这话莫名奇妙,我想他也听不懂。方孝儒道:“阳兄弟,他日归来,咱们再上太白楼吃鲤鱼去!”我道:“好,方兄,大哥,小弟告别!”他二人挥手作别!
我和杨月走出皇宫,回房收拾了一下,于大山还在那客店,我道:“于大哥,我们要去寻敏儿姐姐了,你要不要和我们同去?”于大山胸口一拍,道:“我对道路熟,由我来带路吧,不知咱们往哪儿去找?”我一愣,说实话,还真不知往哪儿找?
杨月忽门:“阳阳哥哥,你和敏儿姐姐是在哪儿认识的?”我灵光一闪,道:“对了,她会不会到蝴蝶谷去了,咱们先去那儿看看吧。”
一路上快马加鞭,赶到蝴蝶谷,可蝴蝶谷景色依旧,却是空无一人,房间里到处灰尘,显是无人来过,我怅然若失,到胡梭的坟前拜过,却一天也不想停留,但不知往何处寻觅,又见杨月一脸风尘,颇显憔悴,但她不发一言,显是怕我担心。我心下怜惜,虽忧心如焚,可也不能累坏了杨月。
于是我道:“大家都累了好几天了,咱们就在这儿休息两天吧。”杨月却道:“阳阳哥哥,我们还是不要休息了,休息一天,敏儿姐姐便离我们远一天。”我笑道:“找到了敏儿姐姐,却累坏了我的月月妹妹,那不是一得一失吗?”杨月道:“你对我真好,可惜我不会武功,帮不上什么忙。”我道:“一路上没你和我说话解闷,只怕闷也把我闷坏了。”
于大山自去生火烧水做饭,我和杨月坐于房内,杨月忽问:“你说敏儿姐姐会去哪里呢?”我道:“这个我可不知道了,她以前说要去找张无忌大侠的足迹,但昆仑事后,便没了下文,因此我也不知道她能往哪儿去?”杨月道:“阳阳哥哥,敏儿姐姐的身世你清楚吗?”我道:“你没看过《倚天屠龙记》?她爸爸乃是一代大侠张无忌,她妈妈却是蒙古郡主,她妈妈叛父叛兄,终和张大侠成了眷属,实在是可敬可佩。”杨月悠然神往,道:“古人能为爱情,不顾一切,可比咱们现代人可敬多了。”我点头称是。
过了一会儿,杨月忽道:“阳阳哥哥,你说敏儿姐姐曾经找寻张大侠的踪迹,那你看她现在会不会去找寻她母亲的踪迹?”我一拍脑门,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她一定是去大都了。”杨月问道:“大都是在哪里?”我道:“大都是当年蒙古的国都,也就是现在的北平。”杨月喜道:“那我们是要去北平吗?太好了,那我也可以见到我妈妈了。”
我心头欢喜,虽不能确定张敏儿确是去了大都,但又有了希望,总是比没头苍蝇般乱转要好。杨月道:“那我们现在就走,我真想快点见到我妈妈!”我笑道:“傻妹妹,先休息一晚吧,我可不想累坏了我的好月月。”杨月笑靥如花,当下各自入房安睡。
第二天一早又即赶路,路上倒无大事,杨月虽无武功,但身体还挺得住。这一日来到河南河北交界之地的一个小镇,忽见镇上一群人蜂涌而至,衣衫褛褴。
我心觉奇怪,拉住一个穿得还算整齐的人,问道:“这位大哥,请问发生了什么事?有这么多乞丐?”那人打量了我一下,道:“兄台是从南边来的吧?难怪不知,燕王起兵造反,十天之内已攻占了直隶二十多个市镇,这些都是从北边来的难民,唉!天下又要大乱了。”我大吃一惊,道:“什么?这么快朱棣便起兵了?”那人看了我一眼,道:“我劝兄台还是回南边去吧?再往北去,那都是燕王的地界了。”我心下着急,道:“多谢大哥,只是我身有要事,必要往北平一行。”那有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随众南去了。
燕王起兵造反,这本早已在我预料之中,但这时亲耳听到,却还是使我心头大震,知道未来三年多时间里,兵连祸结,百姓民不聊生,几家帝王争霸,千万百姓受苦,唉,世道如此,我不禁又一次感概到了社会主义的好处。
杨月见我呆立不动,劝道:“你也别想太多了,咱们找敏儿姐姐要紧,打仗的事咱们就别管了,何况想管也管不了。”于大山道:“再过去就是河北境内了,到北平只两日路程,但那人说燕王举兵谋反,只怕大路上有大军把守,咱们只好走小路绕道,那便三日可到。”我道:“有劳于大哥了。”于大山笑道:“阳兄弟太客气了。”
一路上又碰到了好几批南下的难民,均是衣不蔽体,面黄饥瘦。我都不忍多看,将三人身上的干粮银子都给了他们,却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不禁更加痛恨朱棣的野心,但偏偏我又知道最后是朱棣得胜,只有内心暗叹。
北平即是今天的北京,燕王朱棣十一岁封王,便即镇守北平,他乃一代枭雄,自是要巩固自己的根本之地,因此在朱元璋时期,北平已初具规模,比之南京应天,又是另一番风景。
此时燕王举兵作反之初,北平之内人人均惶惶然,但见行色匆匆,遇见相熟之人,也是点头即过,唯恐大祸临头般,所以倘大一座北平城高楼蓝瓦,气氛却显得异常紧张。
青石大街上经常有人快马加鞭地来回奔驰,显是向王府内朱棣报告最新军情。
我三人找了一间客店住下,却见店内生意清淡,就只我三人吃饭。我不禁问那掌柜的道:“掌柜的,你这店的生意怎地如此萧条?”那掌柜的四处望了望,走过来小声道:“唉!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谁还敢往北平跑呀?客官是从南边来吧?那可得小心了。”我道:“小心什么?”那掌柜的道:“城里官兵盘查南方来的客人查得严,稍有可疑,便关进大牢。”
我摸出一锭五两重的银子,递给他,道:“那我们先上楼去,要是有人来问,就说没人住你店里,可好?”那掌柜微一犹豫,但终于还是挡不住银子的诱惑,点头答应。
我三人进了房门,果然便听见楼下有官兵开始进来盘查,那掌柜的巧舌如簧,骗得那几人信了,我才放下一半心。
我道:“此处就是北平,也就是元大都了,但先前走来,也未见过敏儿姐姐,我想今晚往燕王府一探。”杨月道:“朱棣新反未久,肯定防人行刺,你一个人去太危险了。”我笑道:“我的武功虽非天下第一,但自保应该没有问题,你别忘了,还有燕王妃呢。”杨月一愣,随即道:“那我和你一起去。”我道:“今晚我先去探探,若是探明白了,明晚才好相见,你可也得作好准备。”于大山听得一头雾水,茫然不知所云。
我对于大山道:“于大哥,晚上就辛苦你保护月月了。”于大山道:“阳兄弟放心,我于大山就算性命不在,也要保得公主安全。”我笑了笑,谢字也不用说了。杨月道:“那你一定要小心,我在这里等着你。”我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