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可怜天下后妈心
在为人父母方面,柳涵知要比高闫称职许多,也要高明许多。他在高天宇的成长中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也会在必要的时候不容置喙,他有耐心循循善诱的教导,也会严词厉色的敲打惩戒。
但无论他是何种姿态,他的心愿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作为交待出生的高天宇健康安稳的长大成人。这个心愿在他带着难以言说的亏欠接近这个孩子时萌了芽,在被发着烧的孩子抓住衣角呜咽着喊妈妈时破土而出,之后逐渐长成了一棵为孩子遮风挡雨的树。
亏欠,补偿,血缘,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心血没有白费,那个被咄咄逼迫时像狼崽一样嘶吼我有娘生没娘教的孩子长大成人了,他懂得感恩,学会了释怀,他的内心比那些由父母陪伴长大的孩子更加乐观自信。
他会勇敢的拎上行囊去追寻他想要的生活,也会汲汲皇皇连夜赶回来,守在病床边,悄悄地怕人听见似的呢喃:我不是真的天不怕地不怕,您别这么吓我,快点好起来。
曾有好心的长辈规劝柳涵知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以防老无所依。还有人丁兴旺的亲戚主动提出将幺子过继给柳涵知,也是同样说辞。柳涵知全都拒绝了,孩子他有,只这一个便能保他老有所依。如果有朝一日会多上一个,那就是自家孩子选定共度一生的人。
这一天真的来了,比柳涵知预想的要早一些,被带回来的人也和他预想的不大一样。倒也说不上失望,只是有些担忧,孩子带回来的人看起来并不适合共度一生。他无意强加干涉,但也不能仅凭自家孩子的一面之词就稀里糊涂点头,所以他派人去了苏州。
自家孩子选定的人自有优秀过人之处,他勤奋刻苦,智力超群,凭借奖学金和助学金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在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也甚于同龄人。可在这些优秀背后,是一个因生而不幸缺乏乐观自信的人,想要与其为伴不得不付出更多耐心和热情。
为人父母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的太辛苦,再者,见多了自家孩子一时兴起,半途而非,柳涵知也担心他招惹了人家,却不能善始善终。对方不是他买来练习几天就能抛诸脑后的钢琴,也不是他忽然厌烦了成员争吵就负气解散的乐队。人家没理由为他的兴起兴尽买单,也不是一个能经得起更多感情伤害的人。
可感情毕竟是两个人的事,即便是亲生父母也不好干涉太多,所以柳涵知没有阻止他们继续交往,只分别提点了下两人,婉言善诱,点到即止,余下的就看他们有多重视这段感情和彼此了。
他给了两人足够的尊重和恰当的指引,未承想,不管还不行了。
也不知是小季回去以后态度有了转变,又或是自己那番提点之言点开了混小子哪一窍,隔了不两天,那小子就跑来了,央着他给两人操办婚礼。
他说小季是在抛弃中长大的,渴望关怀陪伴,又怕重蹈覆辙,他要给他一个能安下心来的承诺。
看的出他真的很喜欢小季,喜欢到可以为了安对方的心,苦苦央求自己,为两人筹办一个在他自己看来至多是锦上添花的仪式。
臭小子恨不得把心挖出来给人家吃了,哪用的着敲打?我说那些不过是想让小季知道,天宇有多在乎他,为了他可以做到什么地步。柳涵知不否认自己有私心,可哪个为人父母的不心疼不偏向自己的孩子?他只是不例外而已,天宇骨头多硬啊,他宁可拿酒瓶子砸自己脑袋,也不让膝盖点地。他能为小季跪下来求我,我为什么不能为了咱们的孩子把这些透露给小季?他应当知道不是吗?
柳涵知不是一个絮叨的人,更不是一个会把心里话照直说出来的人。高闫估摸着他是被混小子那句有口无心的玩笑话刺激着了,吃晚饭的时候又多喝了两杯,这才如此反常。如果任由他这么坦率下去,难保他明天醒了酒恼羞成怒,找茬儿骂自己一顿撒气。
拿酒瓶子砸自己脑袋?什么时候的事儿?高闫转移话题,神情口吻都很自然,丝毫看不出是为了规避挨骂的风险。
柳涵知未察觉丈夫的意图,顺着他的话道:他上高中的时候,和几个同学去秦皇岛玩儿,把一家混混开的饭店砸了。老板也不是个东西,宰客在先,讹诈在后,讹到钱还不放人,非逼着几个孩子跪下认错。他们是地头蛇,人多势众,一起去的几个孩子都吓坏了,只有你儿子,说什么都不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