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8 章(1 / 1)

重生之官路商途 更俗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笑,说道:“该有的阵痛,还是要忍受的。”

李毅华倒是放心了一些,继续说道:“一边精简人员,一边将效绩考核制度逐步的推广开来,实业客户经理制度,将存、贷款利差化解为模拟利润,客户经理可以按比例提成,使得客户经理的收入与存款联系起来;柜台人员的工资收入也分解成基本工资、存款、业务量三部分,柜台人员若是主动拉来存款,可参照客户经理提成;分社主任,他们的收入必须与分社利润挂钩,将分社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即使年收入差距数十倍,也没有问题;联社管理人员与联社部门员工的收入,也要与全社利润挂钩,按岗位点值与全社利润完成情况计算收入。除此之外,在银行内控和组织架构上也实施改革和优化,对会计、稽核、现金等主要业务实行集中、垂直化管理,特别是信贷审查管理”

张恪合掌放在胸前,边听李毅华侃侃而谈,边思考着,等李毅华说完过了会儿,才动了动身体,没有说话。

唐学谦走过来与李毅华握了握手,说道:“你的这番话,对我们很有启用,谢谢你下午特意过来。”让许瑞平送李毅华出去。

看着李毅华出去,唐学谦摸了摸脑门,笑着说:“想要把信用联社几十年养成的惰性一下子割掉下啊,不要说那些给精简下去的人员,那些在岗的员工也会跳起来啊。即使年收入差距数十倍也没有问题,他是没问题,我这里就头大了。”

张恪舔了舔嘴唇,依照李毅华的效绩考核制度去实施,同一体系内,同等岗位的收入差距将可能极大,十年后还好说一些,在九六年还是会造成很大的冲击,他笑着说:“唐伯伯,人我帮你找来了,用不用,还是市里决定”

“你有这么好说话我看先把他吸收进筹备委员会里再说,组建城商行不容易,谁都想往里塞私货,锦城也提交的参观意向书,周富明的意思,既然盛鑫都参股了,没理由不接纳锦城。”

“没有问题,锦湖、海裕、盛鑫做出的承诺,锦城要能接受就行。”张恪撇撇嘴,无所谓的态度。

国家九五年督促各地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城商行,允许私有资本参股,但对参股股东从城商行贷款有着严格的限制这条限制没有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而锦湖、海裕、盛鑫均做出旗下企业不从城商行贷款的承诺。张恪是想将城商行做为发展与凝聚海州民营资本势力的重要工具,并没有将城商行当成直接的融资工具城商行此时的规模,还不足以给锦湖旗下的企业发展提供足够多的融资,张恪想赵锦荣想参股城商行,一方面投资银行业利润颇高,第二则是参股城商行之后可以方便的融资,杜绝他的融资方便门,看他还剩下多少热情。

“这个事情,还要扯牛皮,各有各的说法,筹备组无法强制要求他们做出国家规定之外的承诺,不过倒可以拿这个做借口阻止锦城派人进入董事会。”

“这样也行。”张恪笑了笑,“城商行倒是不会嫌资本金太多。”

国际惯例,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不得低于8,根据初步评值,要对眼下海州城市信用合作联社的不良资产进行损失计提的话,信用联社的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的资本总额为负,也就是说信合联社的资本金充足率为负,净资产为负,这倒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城商行刚刚组建之初,还没有不良资产剥离当时地方政府还没有信托投资管理公司之类的机构来接手、处置不良资产一说,全国城商行平均不良贷款率水平在30以上,除了营业网点资源与进入银行业的渠道值得眼馋之外,其他的还不如直接破产算了。

眼下各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城市信用社长期形成的不良资既然不能剥离出去,那要打多少折扣后再计入城商行无论谁都不会为不良资产完全买单,锦湖、海裕、盛鑫是如此,就算想进来的锦城也是如此。

张恪乐观的估计,对城市信用联社的两亿多不良资产进行损失计提之后,其资本金充足率极可能会清零市里多半不会为城市用联社的亏损再掏钱出来,这是市里的底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要争取只能是其他条件,注入一个亿的资本金,勉强能让城商行的资本金充足率达到8,更充足的资本金,无疑能促使城商行更迅速的发展。

“争取城商行能在明天春末之前挂牌,也算是完成一桩心事。”

“能提前到今年挂牌最好。”张恪说道。

“锦湖又不依赖城商行的资金,是不是这次去省城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唐学谦回头看了张恪一眼,“听唐婧说,你这次去省城,与陶晋书记的秘书柳志军见面了”

“嗯,”张恪点点头,说道,“第二天还一起与叶臻民见了一面,他们对海州的经济发展,都很称赞,有一些好话,要不要我复述一遍给你听”

“呵呵,”唐学谦笑了笑,柳志军说的一些话能代表陶晋,只要陶晋对海州市目前的情况满意,就不会有太大的危机,“不会光聊这个吧,聊聊你的新想法。”

“叶臻民的那篇文章,过两天便会登内参吧,唐伯伯你不是已经在看了”

“是有在看,这次倒是享受超级别待遇,这篇文章抛出来,会掀起一些波浪吧。”唐学谦问道,“你们是在讨论这个”

叶臻民是国内对东亚各国贸易的重要决策人之一,突然抛出与主流思潮相逆背的观点,就算是发表在内参上,也注定会掀起些波澜的。在叶家老宅讨论过之后,叶臻民很快就写出篇文章来,将稿子传给张恪先读,张恪自然不会再指手画脚说什么,将手头的稿子转给唐学谦看,又提醒叶臻民记得传一份给陶晋。

“我们对东亚各国今后几年的经济势态都不大乐观,”张恪说道,“不过东亚各国经济动荡,对国内来说是个很好的机遇。”

“怎么说”唐学谦刚看文章,还没有看透。

“东南亚各国金融体系的缺陷所导致的金融动荡很容易波及到制造业,产业资本要是有先知先觉的本事,这时候应该逐步的撤出这些国家与地区以求稳妥;这些国家与地区意识到金融上存的风险,正确的做法也是采取措施将投机资本驱逐渐出境,也不可避免的提高产业资本在这些国家与地区的生存压力,产业资本从这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