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7 章(1 / 1)

重生之官路商途 更俗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就是占地超过三千亩的湖东商圈建设项目,将由高新区出面邀请省内外有资格的地产商参与湖东商圈项目的规划设计竞标。

这是建邺房地产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大型地产项目,国内同等规模的地产项目也极其罕见,一经提起就引起极大争议,反应最激烈的无疑是那些自以为没有能力承接如此超大型复合型地产项目的国有或民营地产商们。

之前的高新区龟缩于江北岸新浦的一角,启动数字长廊构想之后,高新区地位陡然提高一大截,管辖地域也从江北岸新浦一角扩张到江南岸的燕归湖地区,地域增加了倍。这个改变的时间很短,政府行政权力与建邺市广泛的资本势力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融合。另一方面,王维均以市委常委成员的身份兼任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任等党政要职,使他在高新区内部大权在握。这个开发计划的提出,在高新区内部没有遇到任何阻力,所有的质疑与矛盾都直接集中到市委常委会议这一层次上来。

真正到市委常委会议讨论的这一天,这些矛盾却没有机会激化,事前外界猜测最可能、也最有资格去质疑这项计划的肖明建、胡宗庆等人在市委常委会议讨论时质疑的声音并不是那么的坚决,第一次常委会议讨论就通过了这项庞大的开发计划。

同一天,在肖明建、胡宗庆等人的支持下,海粟科技联合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东海省科技厅下属的金鼎科技公司直接向市委提交在燕归湖南岸建设软件产业园的立项方案。

软件产业园的立项方案虽然是在肖明建、胡宗庆的支持下提出来的,会让肖明建、胡宗庆在数字长廊构想计划中拿回一定的主导权,但整体上会促动数字长廊构想的发展,罗君的态度自然是欲拒还迎。

张恪也是到此时才晓得这软件产业园还在纸面上规划的阶段就人为的给吹胀了三倍,虽然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这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而且海粟科技在方案提交之前就联合了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与省科技厅的金鼎科技,应该是葛建德亲自在背后推动。

种种迹象表明,肖明建与胡宗庆并没有特别深的交往,但在共同抵抗来自罗君的压力同时,肖明建与胡宗庆的利益是一致的,胡宗庆请求肖明建的助力、肖明建答应共同推动软件产业园项目都不是意外的事情。

张恪担心软件产业园最后会给葛建德、胡宗庆、王海粟这些人搞成无法收拾的残局,手里的棋子似乎沉了一分,落子时倒没有什么犹豫,说道:“就算他们再混蛋,对建邺、对东海的软件产业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整个电子信息产业,软件这一块向来都是短板,也有些吃力不讨好,未来也是如此,但是总归要有人去做”

下午的酒吧里,没有其他人,张恪与回到建邺的许鸿伯在角落里落子对弈,桌角摆着清香扑鼻的山茶,孙静檬坐在吧台里看着张恪,午后的阳台从穿街骑楼的缝隙里落在吧台前的地板上。这不是1978营业的时间,打工的学生还没有过来,令将自行车锁在酒吧门前,她提前赶过来,是因为孙静檬等会儿要回学校去上课。

看到令进屋来,张恪想起一件事,胳臂搁在椅背上侧过身对她说道:“杜飞有事要找你,你给他打个电话过去说你到酒吧了。”

“杜飞能找令什么事”孙静檬将工作制服脱给令,听张恪这么说,有些疑惑。

“他们的公司需要外聘一名听话的、能负责日常事务的总经理,具体的事情等杜飞过来你们直接问他。”

“他们是要求听话的,还是要求有能力负责日常事务的”令问道。

“应该是要求听话的吧”张恪说道,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孙静檬说道:“他们几个屁大的孩子搞出这么一家公司,不晓得会不会比1978更有前途”

“谁晓得”张恪跟许鸿伯的棋还没有下完呢,“你快打电话给杜飞吧”转过头去认真的与许鸿伯下棋。

令、许维、林冰、江黛儿,仅从专业能力来说,还是令最为出色。林冰读研,江黛儿走了演艺之路,许维去做经纪人,令帮孙静檬经营1978。

1978更多是寄托孙静檬个人梦想的场所,酒吧的闲淡风格也从来都没有考虑到营利的因素,也从没有过要往连锁经营的方向去考虑,这是孙静檬的1978,不是令的1978,孙静檬当然希望令能有更适合她自己的选择。

孙静檬拿起手机帮令拨通杜飞的电话:“你小子要从1978抢人可以,不过下周公共区域的清洁,你要都包过去。”

“这点我赞成。”张恪在角落听到忙附和了孙静檬一声。

未完待续

------------

第728章 归来前夕

创域投资有限公司与大学生创业协会寄托了杜飞、蒙乐、时学斌、董跃华、施新飞、席若琳等人学生时期的创业梦想,他们努力的将色彩斑斓的梦想投射到现实的世界中,转变一个个具体而繁琐的项目,最终变成营运的企业实体。

精力总是有限的,还不能耽搁学习。施新飞、席若琳都是毕业班的学生,功课倒是轻松下来,但是席若琳还兼着国商院九七级年级主任助理的差事,要分一部精力过去;施新飞主要带领虫俱乐部成员进行软件开发、给网吧提供技术坚持,等计算机网络培训学校开办之后施新飞与虫俱乐部成员还可以客串讲师,但是日常的管理工作帮不上多少忙,杜飞、蒙乐也不会让日常繁琐的管理工作去纠缠施新飞。蒙乐、时学斌、董跃华三个人都读大三,功课稍轻松一些,但是他们承担的工作量要比一个寻常的公司白领要繁重得多,杜飞更不用说,何况他刚进大学的学习压力最大的,他又不能像张恪那样几乎连教室门朝哪边开的都不知道。寻找一个合适的、能默契配合的人来负责创域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是相当迫切的。

杜飞早就瞅准令了,作为国商院刚毕业出去的师姐,蒙乐、席若琳都与令认识,令在工作上的能力也是值得认同的,只是杜飞有些忤孙静檬,1978也刚重新营业没几个月,就将令从1978挖过来,还真怕孙静檬发飚。

原来只需要包下公寓公共区域一星期的清洁工作,接到孙静檬替令打来的电话,杜飞松了一口气,拉着蒙乐他们就赶到1978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