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8 章(1 / 1)

崛起于帝国时代 吐槽是福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人百姓对满清帝国的忠诚是很麻木,但不代表来自海外的汉军就能获得多少汉人百姓的支持

而汉人新军的兵员都是从汉人百姓中招募的,且分发汉人百姓十分看重的土地,自然也就能获得新军士兵家属的拥护

至少,这些获得土地的汉人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庭,会为了守护自己的田产跟汉军站在统一战线上

就这样,汉国渐渐在中华大地开始站稳脚跟

当然,满清帝国那面也不是坐以待毙的应对,干隆皇帝毕竟还算是一个头脑清晰的帝王,现在也没有到老眼昏花的地步,床事什么的还是很给力的

在干隆皇帝的大兴团练之下,那些有野心,有财富的地方乡绅,纷纷开始响应

这些地方上有威望的人群,拿着家族里世世代代积累的财富,和干隆皇帝圣旨的宣传副本,在官府里走个过场报备一番,就可以回乡将自家的佃户,亲朋好友,私塾学生,还有学生的学生,好友的好友,佃户的亲戚等等,凭借着这些乡亲的关系纽带,地方上有威望的乡绅很快拉起了小到数百人,大到数千人的团练来

这些地方乡绅也知道他们面对的敌人不好惹,所以那些力量较小的乡绅,一般都会几个人联合起来组织团练,或者是干脆投靠到大的团练里,混个一官半职

当一个普通的乡绅,和当一个团练里的大员,可是大大不同的

团练里的将领大多是封建儒生地主,实际上,在满清帝国,地主家里基本上都是儒生,都读过书,在这个科举是王道的社会里,只要家里有钱,都会供养自己孩子去念书,寒窗苦读十年,只为金榜题名

自然而然的,越有钱的地主,培养出来的读书子弟越多,甚至不少士绅自己开办私塾,教育出一大批以师生情谊链接的贫苦人家高材生

在满清时代,师生的关系可是仅次于父母血脉关系的纽带,要是学生对老师不尊,那是要被街坊邻居戳嵴梁骨戳到死的

就连皇帝这种高高在上的人,都不敢对自己小时候的恩师不敬

不少皇帝登基后,都会将自己的老师放在一个位置很高的地方,高高的供起来,先不说这位皇帝老师的权利多大,单单帝师二字,就能让他的逼格凭空涨好几倍

因此,这些士绅自然而然的大多数都是当地儒生,起码考个秀才还是不成问题的

再就是,这人有了文化,头脑就灵光,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的人,有着本质区别

这种区别在后世里那种全民教育的社会里看不出来,再不济的人也能小学毕业,所以老百姓在后世里基本上都被开了民智,不过在满清帝国,拥有后世小学毕业标准的人,可个个都是标准的读书人,也可以勉强称之为儒生

这些当地儒生本身就是士绅地主,他们在成为团练将领后,开始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招募士兵

每一个大地主小地主士绅都有自己的佃户,团练可不单单看威望,还看你能招揽到多少士兵

这些士兵可不是朝廷拨款,而是招募那个团练将领供养

充当将领的儒生跟上面的老大有着同学、师生、亲友,然后这些将领又各自通过关系招募到士兵,由于士兵的招募和粮饷完全自筹,这些儒生将领的兵,基本上跟私兵没啥区别,再加上都是通过自己人脉召集起来的,可以说天然就有着亲切感,个个都是堪比家丁的存在

团练以儒家三纲五常的礼教、尊卑上下的等级制度与同乡共里的乡土观念维系官兵,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426章 曾光头

湖南长沙首府乡下某地,一群穿着得体,后面拖着一条大辫子的儒生士绅,在家丁护院的护卫下,押运着一个个沉重的箱子来到这片荒无人烟的地界。

这群乡绅中,隐隐以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孔武有力的大光头为首,在满清帝国不留辫子敢留光头的人,不是和尚就是关系门路很硬的,可以假借和尚之名将自己剃光

相对于男子留长发来说,将脑袋剃光这点,满清朝廷的法令还是比较宽裕的,毕竟和尚这类人群基本上都是一个个大光头,满清朝廷又不是要跟佛祖过不去,自然不会对光头这方面太过严格。

这就给那些有权有势,但却不想留长辫子的土豪们一个有利的途径,这些身份地位很一般,但在本地上属于地头蛇,黑白俩道通吃的乡绅,就会伙同官府,给自己伪造一个和尚的身份,然后光明正大的顶个大光头横行。

自然而然的,能顶着大光头四处转悠的,也在侧面昭示着这个人在当地的权势人脉有多么硬朗

在以光头为首的乡绅群对面的人,则显得很单薄,除了抬箱子的苦力外,只有俩个包着头巾的印度阿三奴仆和一个穿着绅士服饰,带着宽檐三角梅的大胡子白人。

“约翰先生别来无恙啊,这一次又带来了什么好东西”为首的光头乡绅笑着对这位白人男子问道,眼睛不时飘向那十数个大箱子,显然,对里面的东西十分期待。

“啊哈,我中国的朋友,这一次我带来的可是大英帝国最新列装的好东西一个人就能使用的手榴弹”

“手榴弹”大光头和身后的乡绅不禁流露出疑惑的神情,显然没听过这个名词。

被叫做约翰的英国白人男子,来到一个箱子前,让搬运的苦力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早期的木柄手榴弹,样式与汉军使用的完全不同,加长的木柄更适合人力用手投掷,但却无法用掷弹筒发射

实际上,这种木柄手榴弹在大汉帝国的科研院所早已经研发出来,只不过赵杜天为了追求手榴弹与掷弹筒的标准一体化,没有对其进行量产。

木柄手榴弹的远离远比掷弹筒发射的手榴弹简单的多,在美洲大战中感受过手榴弹威力的英国人,加大力度重视研发的话,很容易就能仿造出实用的手榴弹,甚至为了让士兵方便投掷,还加了个长长的木柄

大汉帝国在满清帝国国土上的战争,英国人自然早已知晓,他们对赵杜天不管不顾欧洲战场,擅自开启满清副本的行为极大不满,只是英国人的精力被那个法